在执行樱花计划的坦克车队的工程师名叫郑树明,是陕西战车公司一名高级工程师,他虽然没有副总工那么的纵览全局,却对坦克动力系统是最为了解的,他本身就负责这一项的,320马力的装甲车动力系统,本身就是在他的主导下完成,他也因此,负责一个体系而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在中国,伴随着产业结构的精细化,在中高级工程师这一个级别,7级以上的技师这一个级别,已经不是单独考试,就可以晋升的,除了对成果和生涯任务做一个总评,再经过一定委员会的评估才能够晋升。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普通的工程师,初级工程师,甚至是助理工程师,这只是一个助手的角色,只有中高级工程师,7级以上的技工,才是国家工业体系的中坚,前者可以负责单独的一个研究体系或者生产流程,后者甚至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手工锻造一些超过目前机械加工能力零件。
后者在大生产的时代,没有多大作用,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解决的只是一个有无的问题,一旦这些技工退休或者水平下降,这个部件将会无法继续加工下去,手工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既可以创造奇迹,也会让奇迹因为人而消失。
可偏偏,中国拥有一个逆天穿越者,杨元钊不但可以看到科技发展的进程,更拥有一体机这么的逆天神器,只要是手工可以加工出来的,都可以通过一体机廉价的复制,在某种程度上面,对于高层而言,高级技工的重要性更高,一些现在科技水平和加工能力无法解决的东西,依靠大量的高级技工,纯粹手工生产出来,然后从10件,100件,甚至是成千上万件之中,找到合适的部件,把一连串合适的部件,拼凑出一台机器,这就是目前中国最高精尖机器的生产方法,这些都离不开高级技工的手。
当然了,到了高级工程师这一级别,已经做到行业的巅峰的,再往上就是总工和工程院院士,这些不但在一个行业里面做到了巅峰,并且是一个行业的带头人。此时的郑树明才不过27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经过认真的挑选,最终他从10名资深工程师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随队的最高的军官。
陕西战车工厂,本身就是隶属于陆军,以前只是半军管的状态,军品生产由军代表监控,在整个国家进入到战争状态之后,作为陆军最重要的生产单位的战车工厂,也被编制为军管,一个拥有17000名工人,超过200套大型机器,日生产重型坦克的速度在5辆的工厂,是正军职单位,作为高级工程师,动力系统的负责人之一,郑树明也挂上了上校军衔,在他的这个年龄,除了最早加入到西北军体系的那些高层军官之外,已经算是相当高级的军官了。
作为中国派遣部队,只是一个维修的团队,因为中国承诺过,不介入到美日之间的战争之中,在加上这一次,可能真的是九死一生的,这部分文职人员,还可以通过投降,或者是通过水上飞机去接回来的方式回归,大量的武装人员,真的很难。
在组织研究整个计划的时候,中国的侦察机,已经地毯式的搜索了,已经精确地绘制出了美国的地图,并且把所有能够起降水上飞机的水面都给标注了,抛开了一些人流密集的,剩下的,可供使用的并不多,其中靠近落基山脉的几个,会被用作支持陈仓计划。故而水上飞机迎接,已经是最后的方法了,人员不必很多,最终,中国还是没有派遣作战部队。
作为随队工程师的郑树明,在临出发的时候,也临时升了两级,挂上了少将的军衔,成为这一只不足500人中国团队的最高指挥官,也算是跟日本有些相对平等的交流,新一军的军长川崎美景才是中将。
郑树明不单单要记住,有关坦克维修和故障上面的数据,也必须记住各种消耗,一些很不常见的消耗,燃油,或者是非战争和战争损耗,虽然对于郑树明而言,他不知道要记录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却还是按照后方的命令,把这些数据一一记录在案,接下来,会在每天的日报之中,形成报告,把这些东西送回去。
让郑树明记录这些东西的原因非常简单,这些记录代表着某些一般规律,或许非专业的军官看不出来,可是专业的军官,特别是装甲方面的军官,就可以从中间看出一些问题,一些可能在演习之中,按照导演组设计,不太可能出现的东西,说不定会在这些记录里出现,演习之中,出现问题,调整和终止演习就可以了,以后吸取教训就可以了,在战争之中出现问题,那就是巨大的代价了。
樱花计划这样,完全是拍头空想弄出来的计划,容错率极低的计划,更是如此,他们必须要认真的对付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任何一个疏漏,都可以步入万丈深渊,这种小心和高压状态下真实表现出来的东西,对于中国装甲部队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经验。
打个比方吧,在目前的状态之下,一个猎户,在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坦克车队,这种几率不高,却不是不可能,哪怕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十万分之一的机会,在战争中都有可能出现,多少完美的计划,就是因为某些乱入,而最终功亏一篑。
这名猎虎又恰好懂得辨别,去通知了美加联军的话,对于川崎美景而言,最好的结果就是通过原路返回,一旦被美加联军,通过种种方法,分割包围,或者是集团包围的话,除非中国方面出动战略轰炸机,在轰炸和空投相结合的前提下,可以把他们从泥潭之中救回来,否则的话,他们就只有一个结果,全军玉碎,连逃出来的可能都极低。
坦克就如同冷兵器时代的骑兵,他们的攻击力强大,移动能力也很强,可以在步兵薄弱的地方一口咬下去,占到便宜就远遁,灵活机变的攻击对手,当这个灵活机变变成了泡影,又被围困的时候,他只能够跟对手硬拼了。
如果新一军真的落入到了,被美加联军团团围住的前提下,中国绝对不回调动战略空军,为了一个明修栈道的计划,动用了战略空军,如果是秘密状态下是可以的,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生生的把一只被彻底包围的部队给救回去,这不符合中国的需要,这一个师团,充其量是5000辆坦克,在日本看来,或许比较重要,可在中国看来,这样低档次的坦克,可能制造一个生产线,一个月可以生产出来的,就比这个多几倍。
熟练的坦克手是难得,可是这些坦克手,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之中训练出来的,为了这个,动用中国最大的秘密之一,肯定是不可能,一旦当事不可为,中国会命令郑树明这部分投降,在中国手中,还有一部分美国的高级战俘,还有一部分英军和法军的,只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情况下,换回他们是没有多少问题,至于日军的死活,没有人会去在意。
这点日本人不知道,即便知道了也说不出什么,毕竟,就目前所了解的知识来看,一旦这部分的装甲力量,在距离日本控制区域数百公里之外,陷入到了敌人重兵集团的围困之下,除了拼死玉碎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
新一军在做空投之前的最后准备的时候,郑树明也检查完了车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一些小毛病也经过了检查,不会对今天晚上的行军产生影响,他记录了所有的资料,记录了基本的战场态势,从扎营,到行进之中的控制的,作为中国派出的最高档次的人,他是刺探这些数据最佳的人选,越境作战的关系,除了几百名维修人员之外,就只有一个排警卫力量,专门保护这些维修人员,这些士兵的级别较低,接触不到那么深入,也没有那么全面。
这个郑树明不是军人,确切的说,不是职业军人,最多算是文职,可是让他记录的东西也相对比较简单,在出来之前,进行了紧急的培训,记录了一下基本的东西,这对于他而言很简单,只用记录每天行驶的时间和里程,中间过了多少河,走了多少山地,在行进之中的大致队形,然后就是关于坦克的基本,坦克的状态,出现了问题,还有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简单性的东西也是要记录的。
如果有可能的话,郑树明还会记录一些状态,比如说,一晚上行军之后,大部分的坦克乘员,还有驾驶员的状态,在前面的这段时间,只是秘密行军的,每天行进的时间不长的,类似的数据不会太多,到了进入到美国境内,还需要记录,如何绕开城市,秘密潜行,并且简单作战的方面,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全面数据。
数据记录完毕,仔细的检查了一下原始数据,没有任何的疏漏,他就开始准备行军报告,每天下午,临近出发之前,他会把这些形成记录,然后在一部分通讯员的帮助下的,形成完善的报告,通过无线电发到中国那边去,这是他每天都必须要执行工作。。
a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