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这名骑士上马要走,有一位胆大的牧民壮着胆子问了一句,“请问墓碑上写什么呢?”
彦崇想了一想,“就葬在这方园一里之内,碑上就写上莫莫之父。”
看着这些牧民,彦崇又展现出笑容来,“辽国的苦难,不会太久了,你们都会过上幸福日子的。”
马蹄声远去,一众牧民看着抱头痛哭的母子二人,再看那不断远去的黑色小点,不禁议论纷纷。
“他怎么就敢引弓放箭,不怕伤到孩子吗?”
“这人使用的是把神弓,速度比我等普通弓箭快了不少,敌人的神经来不及反应。”
“听说人的后脑是神经的中枢,一旦中枢被破坏,就发不出指令,你们瞧瞧,这箭已将此人的后脑洞穿了。”
……
托克托,是龙门、青涿之后,夹山方向最后一个要塞之城。
完颜娄室偷袭夹山大获成功,萧仲恭战死,额格反叛,夹山的辽军一败如水,丰州、土默特相继失守,整个夹山除了托克托之外已经被完颜娄室和完颜银术可完全掌控。
许王耶律定护着元妃退到托克托,据城死守。
已经没有地方可退了啊!耶律定站在城头,看着渐落的夕阳,只觉得那如血的太阳,都是被辽人鲜血染红的
耶律定今年只有十五岁,是天祚帝最小的一个儿子,由于不是皇后和贵妃所生,只是一位被耶律延禧随意宠幸的宫女所出,所以一直不得重用。
母亲生他时难产,在耶律延禧要子不要母的命令中,生下耶律定后便大出血死去。
从小就没有母亲,耶律定的日子陷入了黑暗之中。
幸好还有元妃萧贵哥,当今皇后的亲妹妹。
元妃萧贵哥性格沉静寡言。待人宽厚,有一次,她白天午睡,近侍入室来盗貂裘,元妃发觉了,并不出声,使得近侍得以存活,此事传扬开来,在后宫中有着相当的威信。
元妃年纪不大,将耶律定看成是弟弟,两人私交甚好,这也使耶律定免去了诸多苦难。
夹山之战,辽军战败后没有大将指挥协调,士兵们都象无头苍蝇一般散乱,虽然兵力不少,但却无法形成合力,在完颜娄室的铁蹄之下惨嚎不断。
关键时刻,耶律定站了出来,放弃了丰州、土默特等较大的城池,选择了托克托这样一个地形险要的小城来作最后的抵抗。
巡完城防,耶律定不自觉又来到元妃的房间。
屋里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契丹女人,正跪在蒲团上,小嘴念念有声,却不知道在念叨什么。
“定儿回来了?”
元妃虽然也只有二十一岁,不过辈份上却高了耶律定一辈。
在耶律定心中,只是将元妃当成了自家的姐姐,两人相依为命了十几年。
“姐姐。”
现在辽国除了托克托这一座小城,几乎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耶律定不用忌讳什么,来到这里后便改了称呼,只叫元妃为姐姐。
在他心中,元妃就是自己的亲姐姐,比亲姐姐还亲。
“定儿,金军来了没有?”
这两人各叫各的称呼,在这样的时刻,也没什么心思去纠正。
耶律定露出微笑,“姐姐,还没呢,估计还在清理战利品,今天又有几百名士兵进了城,我们现在有五千人马了呢。”
“粮食能维持多久?”
听到元妃的询问,耶律定说道:“粮食还有不少,一个月毫无问题,但是派出去的斥侯回报,所有道路都被金人切断,我们现在走不了了。”
元妃听完后点点头,“这是辽国最后的城堡了,我希望你能拿出契丹皇族的血性,就算战死,也要向天下发出我们不屈的声音。”
元妃从来不善言词,在后宫也不太说话,虽然长得美若天仙,天祚帝却并不喜欢,嫌她毫无一丝风情。
在这存亡绝续之刻,元妃的性格才真正展露出来。
宁愿死战,绝不投降。
耶律定点点头,“我在前面修了三个寨堡,和城墙形成三角防守,女真人来了,我要叫他们流血,多多地流血。”
停了一下,耶律定用充满希望的声音说道:“姐姐,你认为父皇有没有可能回来?”
元妃叹了一口气,从蒲团上站起身来,想了一阵,摇摇头说道:“可能性不大,辽国已经败亡,我们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象女真人表明,我们契丹皇族,是有血性的。”
耶律定并不同意姐姐的说法,开口说道:“我大哥在燕京,听说打退了好几次女真人的进攻,耶律家族并没有失败,只是我们这一路败亡而已。”
提到燕京的新辽政权,元妃那沉默的脸上也有了一些笑意。
“是的,我到忘记了,还有燕京,只要他们卧薪尝胆,总有一天会为我们复仇的。”
“萧古力将军来到城下,要求入城,请许王定夺。”
屋外响起了亲卫的声音。
一听说萧古力,元妃和耶律定脸上都泛起了笑容。
“定儿,快去迎接一下,辽国没有统兵大将,天幸萧古力还活着,这样我们也能守得久一些。”
“姐姐,我这就去。”耶律定也高兴地应了一声,便疾步出门而去。
……
完颜宗翰和完颜娄室大破夹山的战报,也传到了大宋和西夏。
兴庆府西夏行宫
崇宗皇帝李乾顺高坐在龙椅之上,那略显富态的脸上有着一丝的忧虑,双手不停地在龙椅上敲击,显示出心中纷乱的情绪。
殿上文武百官,争论了整整一天,还是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
“任得敬。”
“微臣在。”
李乾顺挥手止住了其余大臣,将眼光看向殿中一位清秀丰仪的男人。
“你来说说,要不要让李良辅立即出兵夹山?”
听到皇帝点名任得敬,一众的朝臣心中鄙夷不已。
“一个凭女儿相貌得宠的幸臣而已。”
任得敬并不在意其它大臣的目光,恭敬地说道:“微臣以为,此时出兵已经无关大局,辽国败亡的结局已经决定,谁也无力去更改这个事实。”
李乾顺闻言细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西夏大臣多数也不赞成救援辽国,一听任得敬这言,不禁对他的观感好了几分,几名重臣便纷纷站了出来附议,而赞成出兵的朝臣几乎没有了声音。
“都退下吧,让朕好好想想。”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