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孟德中军升帐,传令兵分五路而进。点大将夏侯惇为第一路,领兵马一万五千,攻取金城。
点大将夏侯渊为第二路,领兵马一万,轻兵倍道而进,先取苍松。
点徐晃、于禁各领一路兵马,由苍松以南渡河,分取番和、张掖两处,截断董卓退路。
曹操自领大军为第五路,长驱直入,直取武威。
五路大军,二十万兵马,齐头并进,声势惊天动地。
董卓这时候是真怕了,马腾韩遂一走,董卓手底下就剩下一个李傕,带着五万來兵马。要抵挡曹操二十万大军,那无异于以卵击石。
董卓再蠢他也明白,自己这些罪过,那要是被逮住,绝对是十死无生,赶紧找李肃商议。
李肃心里也明白,自己造的孽也不少,董卓要是败了,自己保准儿也活不了,所以力劝董卓道:“主公莫急,眼下我军尚有兵马五六万,大将军李傕又勇武善战,曹操不足惧也。如今曹操举兵西进,必得先过黄河。兵法云‘兵半渡可击’,主公可速使李傕将军领兵东进,屯住黄河口岸,必可使曹军不得而进,此围自解矣,”
董卓连连点头,口称妙计,急忙下令,让李傕领三万兵马出城,往黄河沿岸拦截曹兵。
其实李肃真懂兵法吗。懂个屁股啊,他不过是个会见风使舵的奸臣,平常在朝堂上使使阴谋诡计,陷害个忠臣良将还行,要说行兵打仗,那就是个纸上谈兵。
虽然说武威这一段儿黄河比较崎岖,但是黄河又不是长江,宽度有限,曹操二十多万兵马,不说掷鞭可渡嘛,也差不多。再说了,凉州境内的黄河,从西平经金城再到武威,绵延好几百里。李傕三万兵马,拦哪一段儿的是。
李傕听了这个将令气的直想骂娘,但是又不能抗旨,只好气呼呼的领兵而去。
但是曹操是什么人呐,小小李肃能想到的,曹操又岂能想不到。故意发一队兵马到黄河沿岸,假装准备船筏,做出一副要渡河的样子,以麻痹李傕。
真正的作战部队,早就从别处悄悄渡过黄河,一路西进了。
李傕完全不知道,曹军已经到了自己身后,都去掏他们老窝去了。还依旧在黄河岸边监视着曹操故意安排的那一队兵马,天天儿的还给董卓写汇报。
汇报自然要夸大一番,不能说曹兵一直在准备渡河,而是曹军屡屡渡河,都被自己被打退云云。
董卓看着李傕的战报,还觉得挺宽心,连连夸赞李肃,用兵得当。
正夸着呢,突然门外侍卫闯入來报,“报,禀报太师,曹军破了苍松,守将杜里被夏侯渊所斩,”
董卓一时沒反应过來,刚想再问一遍呢,门外又闯进一人,“报,夏侯惇破了金城,金樊将军被杀,”
董卓这会儿有点儿明白了,吓的话都说不出來了,还沒回过神儿來呢,又一斥候來报,“报,启禀太师,曹操大军杀來,离城已不足十里,”
董卓这下不敢愣神儿了,把战表一扔,“快,召集人马,速去张掖暂避,”
话音还沒落地,两路斥候同时跑上殿來,“禀报太师,曹军战将于禁占了番和,徐晃破了张掖,”
董卓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完了,完了……”。
董卓知道,这回是真完了。曹操兵临城下、自己后路被截、城中无将、兵马又少,无论怎么算,都沒有一条活路了。
曹操亲领大军,兵临城下,片刻不停,传令兵马将武威团团围困,先震其心。
接着又派人四门喊话,大军伐罪,只诛国贼董卓,其余不咎,奉劝各城守军,早早投降,免其死罪。
武威四门守城兵将一听还有活路,哪个愿意陪董卓送死,呼啦一下子,四门齐开,献城投降。
曹操安排收缴俘虏,领大军四门而入,围住内城。
此时,董卓李肃两人带着两千多亲随恶仆,都龟缩在内城里面。这些人都知道自己罪大恶极,绝沒有免死的可能,所以倒是心齐的很。死死的守着内城门,做困兽之斗。
但是内城城门,那基本就是个摆设,曹操大军冲车一上,三下两下就给撞了各七零八落。
吕布奋勇当先,领一队兵马突入城内。董卓手下那些恶仆虽然平日里耀武扬威,但究竟不过是些阿谀小人,欺负良善个个在行,但碰到真正的作战部队,那根本不挡刀。
更何况还是吕布领兵,片刻功夫,就把这些恶奴杀了个片甲不留,一个也沒跑掉。
吕布手提方天画戟,带着一队刀牌精兵,把董卓和李肃逼在大殿的一个角落里。
董卓哆里哆嗦,跪地磕头,求吕布道:“奉先我儿,为父不曾亏待于你,今日何故逼我太甚。祈救为父一名,翌日必当重报,”
吕布吐了口唾沫,“我呸,汝乃弑君之国贼,人人得而诛之,焉敢乱言,。”
吕布话音刚落,殿外哈哈大笑,曹操领众将步入殿堂,笑道:“奉先何如此无情也。”
吕布唯唯诺诺,站到一旁,不敢多言。
董卓见了曹操,连连磕头,“孟德公,昔日在洛阳之时,我亦曾多次擢升足下,望孟德公看在昔日之情,饶我一命。大恩大德,永世不忘,”
曹操哈哈大笑,“仲颖公,时至今日,犹望生耶,。”
董卓顿时愕然,曹操又笑道:“吾起大军,辗转千里,专为杀汝而來,又岂肯放过。汝此次必死无疑,何太懦也。”
要说曹操话都说的这么明白了,就沒必要再求饶了。但是董卓这货,死到临头,还真是怕到了极点,哭爹喊娘的哀求,一点脸面都不顾了。
曹操实在看不下去了,这也太丢人了,赶紧传令左右,把董卓和李肃拉出,暂且收监,待回许昌,再行发落。
有道是:“覆巢之下无完卵”,董卓和李肃既然逮了,又犯下这滔天罪行,他的家眷自然难免。
曹操安排十队人马,分头行动,将董卓和李肃家眷族人七百余口一并擒获,悉数收监,不曾逃走一个。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