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媒体战

  “说的好!”一位斗争年代过来的老记者再也忍不住,鼓起掌来。}

  年轻的记者也暗暗点头,将手中的摄影机和摄像机举高。

  中国人自己的XX,是一句非常响亮的话语,曾经并将继续流行。随着亚运会的召开,中国的民族情感早被渲染到了顶峰,别说是LNG船这么高端的东西了,就是一坨中国人自己的翔,也能得到如cháo的掌声:拉的漂亮!

  苏城自知实力逊sè。大华和中船这样的庞然大物根本没有可比xìng,它可是能与石油总公司相提并论的巨兽,更何况对方还有远洋集团的帮衬。

  以退为进是大华实业唯一的取生之道。借着有记者们在的时间,苏城代表大华实业,正式宣布:我是受害者。

  仲厅长则被苏城一番教科书般的爱国语言给骂闷了,再看下面两三支长枪短炮,哪还不知道自己落入了陷阱。

  他踉跄了两步,又稳住了身子。}他也是久历风霜的干部了,知道此时是多说多错,多做多错,于是避开记者,轻声对苏城道:“你别以为几家媒体就能扳倒我,这事没完。”

  苏城仍然是一脸委屈的样子,道:“仲厅长,我不是针对什么人,大华就是想做点事罢了。”

  这句话半真半假,倒是说的情深意切。

  仲厅长哼了一声,趁着其他人没上来,靠着苏城道:“你能找来媒体,我们也能找来媒体,告辞不送。”

  他拱拱手,利落的避开下面的镜头出门。

  苏城撇撇嘴,换过一个面孔,笑着下楼道:“不好意思,让你们看了一场闹剧。”

  记者们来的时间,是大华实业确定的。有jīng明的,多少能看到yīn谋的影子。但yīn谋这种东西,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是不能拿到台面上说的。另一方面,人们通常都是同情弱者的。大华实业和中船重工,一个是国内名声不错的私人企业,一个是正部级的央企,两者若是有了什么冲突,想来也不会是大华实业挑起的。

  靳燕柔稍微犹豫了一下,就出声道:“苏董,我刚才听你说到中国人自己的LNG船,能给我们详细说一下吗?”

  “当然,LNG船和油轮,可以说是当代世界的血管。}一个国家的经济要发展不能没有血管。现在,咱们国家的天然气血管,仍然掌握在外国船东手中,中国不光没有建造LNG船的能力,甚至连维修的能力都没有,对于一个大国来说,这是不合情理的,太容易受到威胁。大华实业有志于弥补这块短板……”苏城也接受过许多次采访了,侃侃而谈,非常熟练。

  他比其他人站的高了两个台阶,手扶着仿木的扶手,倒是凸显出一点高屋建瓴的意思。

  记者们觉得位置不错,纷纷拍照,一下子把气氛给烘托出来了。

  他们不知道,就这个姿势,还是李琳找公关部的专家来临时教授的。

  靳燕柔将话筒也拿出了,当场就问:“那苏董认为,大华实业目前的困难是什么?”

  “主要是工人不足,尤其是有经验的工人,国内只有少数几个企业有培养,我们大华期望的劳务合作遭到各方拒绝以后,现在的处境很艰难。}

  靳燕柔又问了一个问题,然后将位置让给了后来者。

  因为人不多的缘故,苏城认真的回答了所有人的问题,才令人很有好感的说道:“各位记者朋友请先休息,我着人安排好了房价,大华的问题,大家其实看到了,新闻能放就放,不能放,也没关系。”

  一个报社记者一听,傲然的道:“苏董不用担心,我们要放的新闻,不是谁想禁就能禁的。”

  90年代的记者的牛气是后世的媒体工作者羡慕不来的。他们的直接管理部门往往是党委宣传部门,而党委宣传部门又往往处于地方或zhōngyāng的直接领导。换言之,此时的记者就是享受着言论zìyóu的天子门生。

  除了直接管辖他们的一些官员以外,记者对普通的行政部门一点都不虚。而且,一个地区的记者,经常不在乎跨区域的行政部门。行政规格高的地区更不用说了,京城的记者即使到了2000年,还拥有相当高的zìyóu度。

  无冕之王们的鼎盛时间,大约就是“焦点访谈”刚刚出炉的时代。}每天一个报导,掀翻一锅老鼠汤的威力,令无数地方zhèngfǔ闻风丧胆。

  随着焦点访谈的弱化,无冕之王的美好时光就一去不复返了。

  而在1992年的今天。记者的力量仍然处于缓慢的上升期,这些有编制,不在乎广告业务,几乎无人监督的记者们,确实不用太在乎一家央企。

  那报社记者说话以后,其他几人也笑着让苏城宽心。

  靳燕柔也说:“我们也许不会提到其他的公司和人,但帮大华实业说说话,还是能做到的。”

  苏城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一副没有办法的样子。

  众人在一片同情中告辞。

  与此同时,大华公关部也没有闲着,纷纷联络有关系的媒体,将LNG船的各种介绍和评论给了放出来。

  制造LNG船本身确实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一点只要看后世的韩国就知道了。苏城上学的时候,韩国造船业所带来的庞大价值,引起许多国家的经济人士的关心,并为之著书立作成百上千。

  液化天然气船作为附加值最高的船型,将韩国造船业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峰。由此带来的是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从冶金到动力机的制造,全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这还是韩国小国寡民,缺乏完整工业的情况。

  放在中国这样一个工业门类齐全,山寨能力高超的国家身上,每年上千万修正吨的船舶制造量,所带来的好处两倍于汽车制造体系。

  大华实业若能抢在2000年以前完成布局,进入LNG船的制造领域,一个世界前三的造船厂是跑不了的,那意味着上百亿的销售额,比普通的油田还赚钱。

  无论是收到好处还是没有收到好处的媒体,在报导事实的时候,总归都是很轻松的。

  仲厅长那边自然也不甘示弱,新闻稿发了一篇又一篇,又是倒苦水,又是谈技术,还有专家jǐng告“贪多嚼不烂”,俨然打起了媒体战。

  然而,苏城每年用数千万元培养出来的公关事业部,又哪是一群宣传科干事们所能力敌的。就连大华实业公关部收纳的诸多关系户,耳濡目染之下,也不容易对付,何况那些年薪数万乃至十数万的公关骨干。

  在下海cháo风起云涌的90年代初,拿着中船集团一年千儿八百块薪水的宣传干事们,哪个要是有抵抗大华实业公关部的本事,早就跳槽来赚百倍的高薪了,又岂会将时间浪费在rì复一rì的“抄”稿件上面。

  加上大华实业严阵以待,短短几天时间,中船组织的媒体大军就被李琳的层次进攻打的溃不成军。

  在记者编辑的私人关系方面,中船重工自然是全面落败;但在高层关系上,他们也没什么积累。论及单位间的关系,手握重金购买广告的大华实业,也不比介绍信走天下的中船重工落后。

  一来二去,本来是讨论LNG船项目的媒体,也开始一面倒的支持大华实业建造LNG船。

  靳燕柔更是在节目中,将之比喻为新时代的两弹一星,并称其为“中国工程”。

  一片纷纷扰扰中,仲厅长不得不再次上门,提出新的改良方案:以4000万美元、价值5亿元人民币的港口土地和熟练工人入股,占有大华船业30的股份。

  应该说,这是一份相当合理的报价。假如他们最初提出这个方案,苏城说不定就会同意。

  但在胜券在握之际,苏城不想再分薄股份,干脆利落的给出了拒绝。

  仲厅长无奈之余,又有些幸灾乐祸的道:“你挑动媒体施压,中船最多就到这个地步了。你不答应,我只好回去报告了,但工人你是别想了,中船更不可能让给你了。其实我没什么损失,继续回去当我的国资委厅长就行了。”

  说到得意处,他还嘿嘿的笑了几声。

  苏城既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冷静的说了一句“送客”,就坐回了办公室,抽出一封信,细细研写起来。

  ……(未完待续。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超级能源强国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