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晁勇便带着一个望远镜往皇宫而来。
数学一书花了十日功夫便讲完了,一者因为晁勇编写的内容只是一些入门的知识,二者古代算术也很发达,晁勇所讲并没有多少新东西,而太学中的师生又都是才学过人之辈,因此教学进程也很快。
晁勇也选了几个杰出的人,让他们和秦桧继续在太学中传授数学。
晁盖已有旨意,以后太学的考核会增加数学一门,科举则要等到数学在全天下推广开来以后。
不过太学的升舍要看平时成绩,上舍上等更是可以直接授官,因此太学的学生对学习数学还是很有热情的。
晁勇到的皇宫时,早朝已经散了,这也是晁勇刻意避开的。早朝处理的事情多是各地政事,虽然都不能说是小事,但是晁勇对那些事情却是没有什么兴趣,因此一般都不上早朝。
他讨厌别人抢权,但是也绝对不贪恋权利。如果让他做了皇帝,这些事情一定全部交给大臣,只有军国大事才过问,平时则做一个逍遥皇帝。
晁盖也放了不少权,但是递到他这里的奏折还是不少,散了早朝便一直看着奏折。
参见父皇。
晁盖听到晁勇见礼,这才放下手中奏折,看到晁勇手中拿着一个盒子,笑道:你这是又做了什么东西出来昨天送来的银镜你母后喜欢的不得了,回头再送几个给你母后。
晁勇笑道:既然母后喜欢,我就让人多做几个送来。这里面是放大镜和望远镜,放大镜可以让东西看上去变大,望远镜可以让人看清远处的东西。
说着,走到晁盖身旁,拿出一个金柄放大镜,放到奏折上面。奏折上面的蝇头小字马上就变大了许多。
晁盖点头道:这个放大镜可以让目力不好的人看书。
晁勇笑道:有专门的眼镜,不过父皇的视力很好,我就没拿来。放大镜没有太大的用处,这个望远镜才是好东西。
说着,把单筒望远镜拿起来,道:父皇从这里看出去就行了。
晁盖接过望远镜,便放到眼睛上。
远处的柱子突然出现在眼前,仿佛撞过来的一般,晁盖下意识的便往后闪了一闪。
看到柱子还在那里,才知道是这望远镜作怪了。好奇的再次凑上眼睛去看,远处的柱子仿佛大了许多倍,而且就在眼前,看的很清楚。
不由好奇道:能看多远
晁勇笑道:这个很难说,看父皇要看多清楚。我们去外面试试,父皇便知道了。
好。
出的垂拱殿,晁盖看了一阵,这才放下望远镜,赞道:好东西。这个应该也能用到兵事上吧。
晁勇点头道:有了望远镜,哨探便更容易了,想要埋伏我军也会很难。望远镜和飞船配合,看十来里应该没有问题。
好东西。真乃神兵利器,一定不能落到敌国手里。
晁勇忙道:其实这东西很好做,只要学了我写的物理,就能知道这望远镜如何做。也瞒不了人。我想开个镜行,卖眼镜放大镜望远镜,为朝廷增加一个财路。
晁盖把望远镜交给旁边伺候的太监。道:收起来。
太监也看出晁盖有话要和太子说,忙拿着望远镜退开。
晁盖皱眉道:物理这般厉害,可以做出飞船和望远镜来。那怎么能把物理传授给人呢,现在外面都传物理是神学。前面有飞船,现在又有望远镜,不是神学是什么。这般厉害的技艺只能传给儿子,女儿都不能传,更不用说传给外人了。
晁勇也知道物理对这个时代来说还是有些绝学的味道的,虽然不少先贤都已经发现了一些物理知识,比如墨子就掌握了光学的一些知识,发现了凸透镜凹透镜小孔成像的原理,但是并没在著作详细的阐述,只是简单的记录了一下。用珠取火,用冰取火,在管子淮南万毕术中也都有记载。
这些先贤或许以为这些东西很简单,只要留下只言片语,后人便知道了,但是没有详细的描述,很多知识就失传了,也许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会有人再次摸索出这些知识。
当然望远镜对光学的应用又超过了用冰取火,起码以前没有人做出过望远镜。
不过晁勇却是不想藏着这些绝学,他一藏,很可能后世的子孙就会一直藏着,等到其他民族开始走向科学的时候,就真的成了敝帚自珍了。他写的物理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充其量只能说入门的东西,一旦有民族开始研究,那这些东西也就满大街都是了。而中国很可能还是走那条老路,诗书礼仪传家几千年,然后被枪炮也可以说是科学敲开大门。
晁勇有信心横扫世界,但这并不能保证汉人永远站在世界之巅。没有日不落帝国,一旦欧洲冲破宗教的黑暗,接受科学的洗礼,那历史就可能重演。所以晁勇要让科学在中国发芽,率先接受科学的洗礼。这样一来,即使日后做不到独霸世界,但也不会因为落后而挨打。
他要做的便是在他绝强的武力下,推广数学物理,让人们学会客观的认识世界,而不是把不理解的东西就归咎于老天。
当然我们也不缺乏客观认识世界的祖先,但是正如欧洲先贤被宗教迫害一样,我们真正认识世界的祖先也经常会被各种力量剿杀,为了维护皇帝的江山,为了维持某些人的利益,甚至为了维护礼仪,很多知识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不过晁勇也不能和晁盖直说这些事情,只能道:我们其实也很难保密的,飞船只要用多了,大家就会发现飞船只有一堆火。加上有孔明灯的例子,人们很容易就会仿制出飞船来。只是他们不知道飞船的原理罢了,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做出飞船来。再说这望远镜,就是送给敌人又如何我大梁很快便坐拥天下。百万兵马都可轻易聚齐,何须和他们玩诡计,完全可以用堂堂之阵击败他们。其实我大梁利器中威力最大的就是火药和正在研制的枪炮,只要有了他们,我们就可以击败所有敌人。
晁盖想了想,道:你把物理传授给天下人有什么好处吗
可以让天下人更客观的认识这个世界,引导天下人探索世间万物,丰富这门学问,然后造出更多厉害的事物来。
晁盖忍不住好奇道:还能造出什么厉害的东西来
晁勇笑道:可以飞到月亮上的飞船,可以潜到水底的潜艇。比千里马还要快的汽车。
晁盖目瞪口呆的道:可以飞到月亮上
可以,不过那样的飞船需要很发达的科学,几百年恐怕都造不出来。
晁盖听得几百年都造不出来,不由失望的道:那我们是看不到月亮了。
晁勇自然知道晁盖说的看到是看清楚,而不是每天晚上天空挂的那一轮小小的月亮,想了想,道:回头可以让人试制天文望远镜,就可以看清月亮的样子了。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月宫和桂树,更没有嫦娥和吴刚。就是一个坑坑洼洼的星球。
晁盖难以置信的道:月亮上什么也没有
晁勇点头道:什么也没有。
晁盖不会怀疑晁勇的话,但是这个事实还是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半响,才道:这么说,月亮的传说都是假的了。
晁勇无奈道:或许那些故事只是给小孩讲的故事。传着传着大家都当真的了。
晁盖有些无法认同晁勇的话,但是他也找不到更好的解释,道:回头让人做一个天文望远镜送来。
晁勇点头道: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一定送到皇宫来,我想请父皇把禁习天文的旨意也撤了。其实天狗食月扫把星什么的,都是一些特殊的天文现象,根本预示不了什么。天人感应之说。虽然不是完全的胡说八道,但也基本不可信。以后再有人拿星象来干政,一律可以当做妖言惑众了。
晁盖愣了愣,突然道:那你说的星辰下凡呢
晁勇也是微微一滞,马上道:我说的星辰不是人能看到的,就像天上有神仙,但是也绝不会让人知道的,更不会让人类供奉。在他们看来,人类不过是蝼蚁,他们享用我们的香火又能有何用就像我们也不会要蝼蚁供奉我们一样。
还好晁勇要灭教时,就给自己想了一通解释,不然还真要被问住了。如果让晁盖知道晁勇一直在骗他,少不了要家法伺候。想到少年时,晁勇受的家法,他都有些不寒而栗。
晁盖想了想,道:你说的也是,我们又何须蝼蚁供奉。
晁勇继续灌输着他的无神论:父皇你想,历代都有人说什么紫微星下凡什么的,可是紫微星何时消失过可见真的有星君,也觉不是天上那些星星。反过来,拿那些星星干涉朝政,又有何道理天人感应的学说有大半作用倒是来约束皇上的。天象异变,人间水旱灾害都是自然现象,和皇帝的品行根本没有什么关系。
就像今年,父皇登基,免天下农税和徭役,可以说是仁政吧,天下诸路还是水旱蝗灾齐发吧。如果不是新朝刚定,我们手中的钢刀还没还鞘,恐怕很多人都会上书说父皇失德,甚至要父皇下罪己诏了。
晁盖笑道:还当真有人上书说我大梁杀伐太重,要我大赦天下的。
晁勇没想到大梁还在到处斩杀贪官污吏,便有人敢跳出来,不由问道:父皇没有处置他
晁盖摇头道:先前我们定了不因言获罪的律条,朝中才多了一些刚直不阿的人,要是因此治罪,他们恐怕又会变成只知道阿谀奉承的人了。
晁勇好奇道:那有没有弹劾我的
晁盖摇头道:只有私自斩杀李乾顺那一次,张叔夜带头弹劾你,有几人附议,此外就没人弹劾了。你主杀伐,而且遇事又少有后退。他们恐怕都担心被你事后报复。当然这也与赵佶朝中几乎没有真正刚直不阿的人有关,很多不畏权贵的臣子都被赵佶贬到了各地。赵子崧下江南后,便帮着赵子偁请了一批先前被赵佶编管贬斥的官员。他们才是真正刚直不阿的人,现在朝中的人不过都是见风使舵之辈。
晁勇笑道:真正不畏权贵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人是刚直不阿还是趋炎附势,其实都是由皇帝决定的,皇上喜欢什么样的人,他们就是什么样的人,敢不合时宜的人总是少数。赵佶朝中趋炎附势之辈现在也有不少成了刚直不阿的人了吧
晁盖点头道:你说的没错,我翻看了不少人以前的奏折。很多人以前都是或者趋炎附势,或者干脆很少议政,但是现在上的奏折却颇有些见地,碰到见解不同的政事,也敢和吴用等人争论,和以前简直像是两个人。
对我们来说,这些人要比李纲之流好用多了。我们推翻宋朝,李纲之流不会为我们所用,而这些人却能为我所用。他们的才能或许比李纲还要高,只是品格不如李纲罢了。
晁盖点头道:这些人终是小人,不定何时就又会祸害天下,不可大用啊。
晁勇摇头道:儿臣倒不这样认为。他们是否能做一辈子正人君子,完全在皇上。只要皇上喜好不变,为了他们的官位,他们就不会变。就像蔡京一样。赵佶刚做皇帝时,蔡京也是一个能臣,如果赵佶能一直励精图治。那蔡京或许能流芳百世也不一定。只是后来赵佶贪图享乐,蔡京为了他的相位,才变得只知搜刮百姓供赵佶享乐。
晁盖想了想,笑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只要他们有功,我也不能不给他们升官。有功赏有过罚,只要他们不做错事,我也只能看着他们一步步升到高位。不过以后恐怕要吃人笑话,我大梁用的都是宋朝趋炎附势的小人。
晁勇笑道:没有人会觉得父皇不会用人的,唐朝魏征先是在瓦岗军中,后来又做了李建成的幕僚,李世民杀了李建成,他又做了李世民的官员。他和吕布也没什么差别吧,只是吕布最后终究没有成事,而魏征却为贞观之治立下汗马功劳,所以他成了千古谏臣,而李世民也得了一个知人善用的名声。
越是靠赵佶朝中这些人治理好天下,父皇名声就会约好,当然赵佶的名声恐怕也会越差。
赵佶朝中作恶多端的人都已经问罪,现在剩下的人虽然多是趋炎附势之辈,但是他们也不过是明哲保身或者贪恋富贵罢了,并没做什么恶事。父皇任用他们也并无不可。世人又有几个不贪恋富贵的,那些读书人若不是为了黄金屋颜如玉,又有多少人愿意每日费神苦读,还熬坏了眼睛,眼镜主要就是卖给那些读书人。
晁盖为人宽宏,但是性子也是嫉恶如仇,对任用宋朝小人的事却是一直耿耿于怀。和晁勇聊了一阵,也终于消除了心中芥蒂。
这些话,他却是不好和吴用等人说的,尤其到了东京后,吴用和张叔夜一直向晁盖要权,晁盖和吴用难免也疏远了一些。
听得晁勇拿读书人打趣,不由也笑起来:你对读书人似乎意见很大啊。朕出身江湖,也是喜武不喜文,但也没有你这般偏见。我们靠梁山兄弟打天下,但是治理天下还要靠这些读书人。
晁勇摇头道:我不是对读书人有意见,而是对那些读死书,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书生有意见。他们读书也没见他们发明火药飞船望远镜出来,只知道每天吟诗作词,研究那些繁缛的礼节。说近些,他们拿着书本既抵抗不了辽国人,也教化不了辽国人,更可耻的是没有一点骨气。对外拿百姓的血汗钱去向辽国买和平,对内还要拿百姓的血汗钱挥霍无度。百姓三餐都无法温饱,朝中士大夫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当然我也不是完全反对读书人,否则也就不会去太学讲学了。
晁盖听得晁勇这般说,也放下心来。
晁勇又想起先前的话头来,道:南宋都请出了哪些忠臣良将
晁盖道:最有名的便是蒋猷宗泽二人,此二人都刚直不阿,蒋猷曾官至正三品,任过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宗泽虽然官职不高,但却广有人望,殿试时便洋洋洒洒写了万余言针砭时弊,为官后更是不畏权贵爱民如子。后来因为反对联金灭辽被罢官,又被人告发蔑视道教,被编管润州。赵子崧下江南后,便从润州请了二人出仕,然后又陆续任命了一些有人望的官员。这段时日,南宋倒也颇收拢了一些人心。
晁勇对宗泽大名自然不会陌生,笑道:他们请出这些人来,只是给我们做嫁衣罢了。没有精兵良将,便是千古忠臣都云集南宋,他们又拿什么抵挡我大军。未完待续。。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