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为兵器之一,被称为兵中之君,不过剑到后来多作为装饰而用。
剑,出世于轩辕时代,定剑制杀伐于春秋战国,至东汉淡出战场没落于唐。历经一路传承多有变更,由铜剑转为钢铁剑,趋于定型,并有剑鞘,剑穗等附属饰物,少了凶气多了灵性。为唐代文人墨客所喜好之物,抒以凌云壮志或展尚武英姿。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侯,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持之。历代名剑,世人神往,流传至今,为人喜爱,深植人心,而历传不衰。自唐开始,经道教神说,剑又变为镇凶邪之器。遂家悬一剑,即为祥,虽不谙剑术,却以为剑自可以御敌而胜。而又入辟邪镇宅之途。
既是剑,当是好钢经名师而练,衔金铁之英,吐银锡之精,寄气托灵,蕴精,气,神,成器。亮之,霜锋雪刃。舞之,飘洒轻快,矫健优美。剑入鞘,则光芒内敛,不露锋芒。系于腰,出之有神,服之有威。悬于家,镇凶避邪。剑出鞘,有如龙吟凤舞。点,挑,劈,刺,剑走偏锋一个刚字,顺势而出一个柔字,刚柔相济,吞吐自如。以心使剑,进退纵横,是剑道。以气运剑,坚可裂石,又有霸道之气。用霸道之气行剑道,是王者之道。
帝王亮剑马上,纵横沙场,平定天下,立身立国。武者亮剑江湖,行仁仗义,称霸武林。文人亮剑山川,抒以壮志,可歌可泣。庶民亮剑田野,尚武英姿,强民强国。
亮剑,行王道,其利不可挡,征于战场,有汉高祖仗三尺剑而得天下。抒壮志,展英姿,有唐人杜甫的《舞剑器》“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诗句。行江湖,快意恩仇,有金庸的《笑傲江湖》之“孤独九剑”冠绝天下。
更有剑仙传说,吐白光于千里外,取敌首,快意恩仇。
扬扬洒洒,虽多对剑赞美之词,然剑实不宜于战场作常规兵器使用,故多为礼仪佩器,其精神之义远大于实际之用,国人至今日,也有不少家中挂剑以镇宅,很少用刀,刀为凶器!
前几年,看过一则报导:有一富豪女,入西藏旅游,高价购藏刀一柄,甚喜,挂于厅堂之壁,后一日,有贼入盗,被此女发现,贼走投无路情况下,顺势拔刀,富豪女死于刀下,有人说此是刀为凶器验证。
镇宅之物,挂剑不挂刀,说实话,即使挂剑,最好也不要开锋。
古人说剑,多扩展其义,从剑之本身,说到经世治国之道,典型就是《庄子》中说剑篇,其中精采如下: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秋,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此诸侯之剑也。”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髻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翻译成现代汉语:
赵王说:“愿意听听你介绍三种剑。”庄子说:“有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百姓之剑。”赵王说:“天子之剑怎么样?”庄子说:“天子之剑,拿燕溪的石城山做剑尖,拿齐国的泰山做剑刃,拿晋国和卫国做剑脊,拿周王畿和宋国做剑环,拿韩国和魏国做剑柄;用中原以外的四境来包扎,用四季来围裹,用渤海来缠绕,用恒山来做系带;靠五行来统驭,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遵循阴阳的变化而进退,遵循春秋的时令而持延,遵循秋冬的到来而运行。这种剑,向前直刺一无阻挡,高高举起无物在上,按剑向下所向披靡,挥动起来旁若无物,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这就是天子之剑。”赵文王听了茫然若有所失,说:“诸侯之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之剑,拿智勇之士做剑尖,拿清廉之士做剑刃,拿贤良之士做剑脊,拿忠诚圣明之士做剑环,拿豪杰之士做剑柄。这种剑,向前直刺也一无阻挡,高高举起也无物在上,按剑向下也所向披靡,挥动起来也旁若无物;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序列,居中则顺和民意而安定四方。这种剑一旦使用,就好像雷霆震撼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这就是诸侯之剑。”赵王说:“百姓之剑又怎么样呢?”庄子说:“百姓之剑,全都头发蓬乱、髻毛突出、帽子低垂,帽缨粗实,衣服紧身,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斩断脖颈,下能剖裂肝肺,这就是百姓之剑,跟斗鸡没有什么不同,一旦命尽气绝,对于国事就什么用处也没有。如今大王拥有夺取天下的地位却喜好百姓之剑,我私下认为大王应当鄙薄这种做法。”除此之外,对剑本身精彩神奇的描述当数《列子》的“汤问”中一段:
孔周曰:“吾有三剑,唯子所择;皆不能杀人,且先言其状。一曰含光,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其所触也,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二曰承影,将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际,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识其状。其所触也,窃窃然有声,经物而物不疾也。三曰宵练,方昼则见影而不见光,方夜见光而不见形。其触物也,騞然而过,随过随合,觉疾而不血刃焉。此三宝者,传之十三世矣,而无施于事。匣而藏之,未尝启封,”翻译成现代汉语:
孔周说:“我有三把宝剑,任凭你选择一把。这三把宝剑都不能把人杀死,让我先说说它们的特点。第一把宝剑叫含光,看它时看不到踪影,用它时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剑锋碰到的地方看不到一点剑伤的痕迹,刺过人的身体也感觉不到。第二把宝剑名叫承影,在清晨天要亮还没亮的时候,或者是在黄昏天要黑还没黑的时候,面朝北仔细观察它,看上去隐隐约约似乎有物体存在,但是不能分辨出它的形状。剑锋碰到的地方会发出轻微的声响,刺过人的身体人也不会感到痛苦。第三把宝剑名叫宵练,白天时可以看到它的影子,看不到它的光芒,夜晚时可以看到它的光芒,看不到它的影子。剑锋无论碰到什么地方,刷地一声就砍过去,剑一砍过去,伤口马上随着合上,虽然能感到疼痛,但是剑锋上看不到血迹。这三把宝剑,已经传了十三代,但是从未用它干过什么事情。装在匣子里藏着,从来没有开封。”
编写此文,因小说之中也提到剑术,主角的剑名承影来源于此,宵练亦源于此,让书友明白出处而已!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