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莱夷自从在一个半月前就找到了风氏族人,并立即以象兵开路对风氏族人的营地发起了攻击。莱夷人明显从大元族的战马那里得到了启发,战象身上覆盖了大块的藤甲,风氏战士投掷的木矛对战象毫发难伤。
很快,风氏族人的帐篷、畜栏就破坏殆尽,牛羊和族人被赶出草原,逃入丛林。
更让风氏族人无奈的是,莱夷族人有用于远程攻击的弓箭,而他们的战士则只能用长矛进攻,十来天下来,死伤惨重。
丛林中,风氏族人发挥了地形熟悉的优势,开始可以跟莱夷人互有进退。
但离开了草原的风氏族人,就像断了根的草,不仅长不大,连生存都很快就出现了问题:牛羊一天天瘦下去了。
这一任的族长见族人已经难以为继,忍不住率族中战士偶尔出动,乘夜向莱夷族人发起偷袭,给莱夷人造成了一定的损伤,迫使莱夷人向后退却了一段距离。
但就在前几天的袭击中,族长不慎被一支箭贯入胸部,未及回来便死了,就在日前,莱夷人还挑着那位族长的头颅前来挑衅。
现在族中群龙无首,只盼能挡住莱夷人的下一次进攻,不致灭族,就是多得祖神庇佑了!
“太昊祖神在上,终不灭风氏一族,让元齐族长来解救我族!”风余和几名长老又向墨龙旗跪下,喃喃祷谢。
看这般模样,已经无法再等着风氏产生新的族长了,我直接下令让全族向我们的骑兵基地方向迁移。
莱鹰,该我们再次直接面对了!
近70名风氏战士坚决要求参加我们对莱夷族人的战斗。
我让所有侦骑和后勤保障骑兵共约100人承担起卫护风氏族人的任务,那70名风氏族人,则充当我们的诱兵吧。
中午时,200骑作战主力隐藏在林间,70名风氏族人开始走出森林,向莱夷人那边呐喊。
莱夷人显然对风氏族人的搬迁有所察觉。战士们早已经作好准备,以十一骑战象开路,共约200名战士向风氏这边压来。
每头战象背上都驮了一个大藤筐,里面有四到五名战士。地面上还有100多名战士跟随。步行的战士基本上都拿的是长矛。但藤筐里的战士都持地是弓,看来是欺负惯了没有弓箭的风氏族战士。
森林的位置略高于草原,当莱夷人已经接近到300米左右时。我大叫一声“驾!”率先骑马冲出,木驼哈哈大笑,双腿一夹,紧跟在我身后。
两百骑战马马蹄撞击地面的声音如巨雷突然震响,莱夷人闻之色变。
对付象兵地办法,我和木驼已经预演过多次,都觉得只能用骑射这一个法子。我曾想过用后世的火攻,但森林和草原易燃的特点让我放弃了这个诱人地想法。
那另一个办法就只能是骑射——少攻象,多攻人,先消灭地面的步兵!
当地面部队已经丧失战斗力的时候。区区几头大象还能成什么气候!
所以我们明智地选择不和战象硬冲,而是利用马匹的速度优势,轻轻地从距离战象约50米的地方掠过,其间每名骑兵至少发出了两箭,我和几名战士发出了三箭。
但同时,象兵的优势也得到了体现,在藤筐内的莱夷也发出了至少一箭。造成我方七人三马带伤。但由于有藤甲保护,伤势都不重。
莱夷步兵就惨了,数息之内,被400多支箭覆盖,造成了至少一半地战士退出了战斗,躺在地上呼天抢地,或一动也不动,估计没得气了。
象背上的莱夷人也至少死了一名,但伤者并不多。看来藤筐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尽管我们的弓箭明显比莱夷人地要好,但象兵则在近距离内有高度优势。
总体上是我们占了一点便宜。打了莱夷人一个措手不及,风氏战士站在坡上欢呼起来。
被激怒了的莱夷人赶着战象,冲向了我们的骑兵队伍,但战象从速度还是灵活度上比战马都低了不只一筹尤其是在我们有广阔的迂回空间的情况下。
按事先制订的战术,我和木驼等几名领头的分别带50来人分散向不同方向遁走。莱夷人地象兵显然没料到有这一手,等他们也将群象分开追来时,又一批莱夷步兵倒在了草地上。
在步兵消灭之前,我们打不定期了主意不靠近大象!
三个回合后,地面上已经没有了可以跑动的步兵,一头大象也因为中箭过多而倒下了。
我方有9骑退出了战斗。
剩下的就只有10头大象和191骑在战场上相互追逐。
这下子可以专心对付象兵了。
骑兵们将大象分散弓开,并形成了分别包围的局面。
“放箭!”
五倍于敌箭的优势将藤筐内的敌人压得抬不起头来,大象未能得到藤甲保护的地方则不断中箭,奔跑中疲态越来越明显。
不到一个小时,战斗就结束了。
我实在有点心痛那些战象,最后只有三头战象上的战士选择了放弃抵抗,其他的战象已经不可能活下来了——这是多么强大的运输机器啊!
莱夷人地步兵基本上覆灭,死者比伤者要多。
莱鹰被骑兵们从一头倒毙战象背上的藤筐中拖出来时,已经身中五箭,不用打招呼了。木驼对着他的尸体狠狠吐了一口唾沫,还嫌杀得不够解恨。
风氏族战士看到强大的莱夷人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也很出乎意料,但大仇得报,总是欢呼雀跃。
我们的骑兵中,有三名伤重不治,两匹马也被放弃。
我让风氏战士去接收战败的莱夷族人和牲畜,打算路过少昊时将人还给他们,希望这可以算是对盈伯所作承诺的兑现吧。
风氏长老们喜上眉梢,合族老小欣喜若狂!
迁回温暖的南方草原,祭祀祖神所在的太昊神山,是风氏100多年以来的梦想,祖上辈辈传下来的说法中,那个地方天上也不如。
现在终于可以回归了!
次日一早,这些漂泊了百年的游子,终于在我的带领下,走上回“家”的路。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