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二 皇上皇

  李彦直带了风启并四五百人马,便扣海州城,城门官赶紧出迎,李彦直急问:“太上皇在哪里?”

  “太上皇?”城门官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说:“皇……太上皇暂时住在城西刘员外家……”

  才说完,便被兵将推喝:“带路!”

  李彦直命付远去接管海州官兵,自己直扑城西,在城门官的带领下到了那“刘员外”家,下令将刘府围了,一边高呼:“保护太上皇!”

  然后李彦直才带了倭刀手、鸟铳手要进去“护驾”,却听大门呀的一声,有人笑道:“是李都督赶来护驾吗?”跟着便见一个独眼龙走了出来。

  严世蕃!

  严世蕃方脱大难不久,但经过数日调养,精神面貌已复旧观,李彦直见他脸含微笑,见到自己满不在乎,心中反而打鼓,忙道:“东楼!太上皇无恙吧?快引我去参拜!”

  他说着就要闯,严世蕃举手一拦,脸上笑容不断:“李都督啊,要见景王,何必这么着急呢!”

  “景王?”李彦直心中一揪。

  “是啊。”严世蕃笑道:“陛下早已往南京去了,此刻在府中的只有景王了……”

  饶是李彦直眼下的定力已相当了得,听到这话还是忍不住啊了一声,严世蕃这话真是大出乎他意料之外,但转念一想又在情理之中,他马上就明白了过来,吩咐周文豹“留下保护景王”,自己就要去赶嘉靖。但严世蕃却一句话就把他留住了。

  “没用地。李哲。陛下不是这两天走地。我们到达海州之后地当天晚上。陛下就在家父地保护下出了城。往南边去了。只是景王留在这里等裕王地消息。这会……我看陛下已经到南京了吧。”

  原来嘉靖到达海州之后。只留下景王和严世蕃在这里周旋。让北京方面以为他还在海州。自己却带了严嵩秘密前往南京了---若徐阶李彦直一开始就知道嘉靖已前往南京。那所出地招数就势必现在还激烈十倍。至于如何瞒过海州地地方官。或者干脆就控制了这里地地方官。以嘉靖、严嵩地能耐那可真是小菜一碟了。

  李彦直本已奔出了七八步。这时才顿住了。回过头来看严世蕃。三只眼睛对望了片刻。李彦直便确定严世蕃不是在说谎。若真是如此。则现在再追下去也变得毫无意义了。他手里只有几百人。接掌海州没问题。但要是让嘉靖和严嵩先一步到达南京并控制了局面。那李彦直再到南京也别想进去了。所以在这片刻之间李彦直已知道必须等后续大军都来了。然后再水路两路并进南下。那时才有反复乾坤地可能。

  “李都督。”严世蕃脸上地神情似乎写着“胜券在握”四字:“王爷就在里面啊。你这样过门不入。实在有失礼数啊。而且朝廷派你来护驾。你却不管王爷。回头论起来。却也是个罪过。”

  李彦直哼了一声。真正到了十万火急时。谁会顾得这些礼数之罪?只是嘉靖若真地一到达海州就前往南京。那他现在再追也没用了。不差这一时半会了。便跟了严世蕃入府拜见景王。但李彦直还是担心严世蕃在故弄玄虚。因此仍让风启带了人去追赶。风启追出百余里。没找到半点线索。这才回来。

  拜见完景王只是一个形式。之后严世蕃便邀李彦直在耳房“喝茶”。茶虽是好茶。李彦直这时也没心情品茗。单刀直入就问:“东楼。太上皇是如何脱困地?还请东楼告知一二。”

  严世蕃笑了笑说:“我们离开天津以后。便在海上遇到了一伙倭寇,跟着那伙海盗便到一个海岛上呆了一段日子修船。那伙新来的倭寇,为地却是个叫玄灭的和尚,那和尚倒也识趣,见了陛下以后俯参见,之后又劝说那王贼放了我们。还派了一艘海船将我们送到这海州附近,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此事和李彦直风启等所料几乎一致,至此李彦直才完全确定破山果然来了,他心里牵挂着商行建的生死安危,就想着如何向严世蕃打听才是。

  “怎么?”严世蕃却不住地品啧那他在北京时绝不肯入口的茶叶,好整以暇地说:“李都督不像这么沉不住气地人啊,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着急?”

  其实换了谁遇到这事也不能不急,但李彦直被严世蕃一句冷嘲,却猛地大笑起来:“我急什么!太上皇名分早定!我有什么好急的?”

  这句话是告诉严世蕃:裕王已经登基,嘉靖已变成了太上皇,这名分已经定下了了,所以我不着急。

  严世蕃见他大笑,也跟着笑起来----却是冷笑!他的冷笑似乎是认为李彦直这大笑是色厉内荏。

  “李总督啊李总督,在陛下心目中,你本来也算是个忠臣,可惜这件事情你却大大地做错了!让陛下好生失望啊。君父尚在,儿臣就登基----这是哪门子的法礼?你们得到陛下肯了吗?有君命吗?有传位诏书吗?”

  “君父虽在,但身陷贼手,当今皇上是临危以承天命!”李彦直双手朝北京方向一拱:“唐玄宗奔蜀,则肃宗继位,宋徽宗北狩,则高宗承统,这是危亡之际继绝开泰之正路,虽然没有传位诏书,但天下士民都拥护地。远的不说,就说本朝,不也有这样的先例么?”

  他说的本朝先例指的就是瓦刺南侵期间明英宗被俘虏,于谦辅佐王登基的事,这件事情严世蕃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但他却说:“是啊,本朝是有先例,但后来于谦是什么下场,徐阁老和李总督想必也清楚得很。”

  原来在当年于谦扶明景帝登基以后。到了景泰八年,武清侯石亨等却联合太监曹吉祥动兵变,迎“太上皇”重新登基,是为“夺门之变”。不久拥立景帝的于谦等人统统处死,严世蕃刚才这句话,明着是说于谦,其实是暗指李彦直,李彦直自然不会不明白他的意思,但他这时心想事已至此,什么害怕忌讳也都顾不得了。轻轻哼了一声,说道:“可惜我不是于谦,徐阁老也不是。”说着就要告退。

  他知道自己已没有退路了,这次出去就是要点齐兵马下南京。

  严世蕃却一把将他拉了回来。压低了声音道:“李都督,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有什么话,出你之口。入我之耳---咱们就挑明了吧。如今你是站在悬崖边上啊,走错一步就万劫不复,不但自己,十族性命都不保啊。”

  李彦直打了个哈哈,斜睨严世蕃说:“东楼,你既是明白人,又何必来和我说这废话?我现在是走在悬崖边上,可你也是啊。而且你我二人都已经没有退路了。再说,就算咱们都知道危险。可你我还有退路吗?前面虽是万丈深渊,但我们还是得跳,跳不过去那自然就是粉身碎骨,但若跳过去了,兴许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他这话算说得很明白了:他自从拥立了隆庆皇帝那一刻起便没退路了,因为他明白嘉靖不会放过他的。他明白。严世蕃自然更明白,但这个独眼龙却依然微笑着说:“你跳不过去地。”

  “哦?”

  “你以为自己可能跳得过去,那大概是因为徐华亭在南京是早有准备了吧,可我告诉你,那没用。两京地形势你也知道,一个是冷灶头,一个是热灶头,那帮烧冷灶头的人蓦地见到一个大火团从天而降,还有不扑上去的?这是大势所在。徐阶就算在南京安插了几个亲信也没用的。只要陛下一出现在紫金山下,秦淮河边。南京六部的大小官员马上都会涌过去参拜拥立,这时候徐华亭安插地那几个人如果还不顺应大势出头压制,那马上会被人用口水淹死。没用的,没用的。”

  明朝自靖难之役以后,设置有北京、南京两套中枢系统,北京有六部,南京也有六部,而且南北六部都有齐全的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可以说几乎北京有的衙门,南京都有一套,只不过北京地衙门是实权衙门,南京的尚书侍郎们就都挂个衔头,是闲职,这些尚书侍郎们,品级俸禄虽然都和北京一样,但有职而无权,坐的都是冷板凳,历来都是那些在北京不受待见的贬官才被配到这里来坐体面牢地,能够当上南京六部尚书、侍郎地人,其本身资历年望都不会在北京的尚书、侍郎之下,只要给这些人一个机会,他们摇身一变,一下子就可以从无权闲官变成大权在握地中央巨宦----这就是严世蕃所说地“两京大势”。

  在这种局面底下,南京六部官员的焦躁可想而知,这些人平时都是削减了脑袋想调往北京的啊,当初张璁就是靠着“大议礼事件”,一两年间从南京的一个闲散部门飞身入阁,为此哪怕是与整个士林为敌也在所不惜。现在倒好,新皇才刚登基,龙椅都还没坐热呢,老皇帝就跑南京来了,南京的那帮闲官能不欣喜若狂么?能不戮力拥护么?

  嘉靖是皇帝,严嵩是辅,两人到了南京以后,由严嵩在南京六部里头挑两个尚书入阁,这个中枢就齐全了,南京的闲六部就会变成正六部,所有的尚书侍郎马上就由影子尚书、影子侍郎变成实权尚书、实权侍郎,这事不但名正言顺,而且利益大过天,有几个人耐得住这诱惑?所以李彦直知道严世蕃所言绝非虚语。

  如果让嘉靖顺利掌控了南京的话,那大明天下会如何呢?

  届时中国就会出现两个中央政府:北面是新皇帝隆庆,南面是老皇帝嘉靖。那时各省督抚要听谁的?该听谁地?

  就地望法理来说,北京的合法程度似乎会高过南京政府,因为自明成祖以来,所有皇帝都在这里君临天下啊。

  可就人和法理来说,嘉靖是当了三十年皇帝的天子。他此刻又已不再被强盗所挟持,若朱载是个成年人情况或许会对北京方面好些,但朱载却只是一个少年,又是徐阶趁乱扶立了他辅政,这个辅究竟是周公还是王莽,天下人未免要怀疑,就算天下人不怀疑,严嵩在南京也一定会高唱此调来引导天下人怀疑----所以在这一点上南京政府将高于北京政府。

  双方在法理上各有站得住脚的地方,也各有不足,最后会变成什么局势就要看双方的博弈了。也幸亏之前徐阶当机立断扶朱载登基。否则这时都不用再交手,只要嘉靖一到南京出一道诏书,徐阶李彦直便一败涂地了。

  但严世蕃说了这句话,李彦直眼神中地自信仍未动摇。严世蕃那颗眼珠子一转,似乎就猜到了李彦直地心思,笑道:“是了,是了。光有官员拥护,这事还只有一半胜算。徐华亭若是早派人掌握了南京的兵权,则陛下到了南京之后,一时半会拿不到兵权,李都督你去到用强力手段把火一扑,甚至动刀杀几个立威,那时大明天下便仍然得改元隆庆了。”

  徐阶对南京的兵防早有准备,他不但下了严旨,派了监军。改了指挥使,甚至让兵部撤换了十几个将领,将兵权牢牢控制住了,这也是李彦直认为自己还有机会扭转乾坤的原因之一,但这时严世蕃却将此事点破,李彦直便不能不感不安---严世蕃既能点破这一点。只怕嘉靖在这方面也已经有应对策略了。

  但严世蕃说到这里却偏偏停了下来,优哉游哉地插了一句闲话:“对了,李都督,我听说你已经升官做了个什么海军都督府的右都督了啊,恭喜,恭喜。”他都叫了不知几句都督了,忽然来这么个恭喜不但突兀,而且是废话。

  但严世蕃在这种场合中会说废话吗?

  对眼前这个独眼龙,他每说一句话李彦直心里都要连挖带刨以揣摩他的言中之言、意外之意。像这样的智力博弈。真是说一句话都要绞半斤脑汁,但李彦直一时想不到他要说什么话。随便嗯了一声算应答。

  严世蕃笑问:“徐阁老为何不直接让你任左都督啊?哦,对了,李都督功劳虽大,年资太浅,这新衙门权力又太大,让你来做这新衙门的一把手,只怕士林要非议,言官要阻挠,这么一来一回地拖拉起来,东南的大事只怕要耽误了,所以才先做这右都督,等李都督在东南再建功勋,积年累进,然后再升为左都督就没人认为不妥了,应该是这样吧?唉,徐阁老也真是用心良苦啊。”

  若是性急一点地这时只怕就忍不住要问:“你东拉西扯地到底要说什么!”李彦直却忍住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越逼越追严世蕃只怕越要东拉西扯,所以干脆就不说话。严世蕃自言自语无聊了,自会把真意思说出来,果然严世蕃忽又问:“却不知左都督是谁?”

  李彦直听到这里还是没想到严世蕃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便随口应了一声:“左都督是魏国公。”

  严世蕃又问:“魏国公啊,却不知魏国公现在在何处?”

  李彦直要说出这答案时,但那两个字到了喉咙里,蓦地完全明白了,登时脸颊抽筋,见到严世蕃之后,眼神之中第一次现出恐慌之色来。他瞪着严世蕃,在这独眼龙背后似乎见到了嘉靖和严嵩的身影,忽然之间李彦直现自己犯了一个巨大地错误!

  在海盗劫持了嘉靖以后,他心里几乎已开始将破山放在敌人位列中最显眼地位置了,但现在他却现自己错了!

  破山的能耐虽然不小,但他对李彦直每每是以暗算明,打李彦直个措手不及才占了一点上风,而事后又总是被李彦直从容布置,反掌扑灭,可在面对另外两个人时,这种情况却是反了过来----他李彦直这次在北京对付嘉靖、严嵩,其实也是以暗算明所以才大占上风。但现在双方一旦明确了敌我,让嘉靖、严嵩联起手来,将李彦直当做一个敌人来对付的话,李彦直还能取胜吗?

  “或许这件事情,破山也做错了……”李彦直心里忽然冒出一个这样的念头来:“他应该是想用嘉靖和严嵩来拖住我,但他可曾意识到自己放走地,有可能是一伙比我更可怕的人啊!”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陆海巨宦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