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赐良机

  时隔多年,李延庆再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但故乡早已面目全非,昔日的小村庄早已坍塌殆尽,只有一些地基瓦砾显示这里曾是一座村庄,方圆几十里内看不见一个人影,就连鹿山镇也变成一片废墟,只有昔日的鹿山书院还剩下几座残破的建筑矗立在山岗上。

  村子的道路已经不复存在,到处长满了半人高的荒草,亲兵们不得不开辟出一条道路,李延庆才来到了自己的老宅前。

  老宅早已变成一片废墟,童年的记忆已找不到寄托之处,李延庆穿过废墟来到后面的一片草地,亲兵们已经把草地清理干净,这里应该是母亲的墓地,但墓地的痕迹已经没有了。

  岳飞指了指一棵杨树,那是他当年种下的,就是李延庆母亲墓地旁边,为了将来寻墓留下的一个记号。

  此时杨树已变成一棵参天大树,它的根系早已伸进了墓地,李延庆叹了口气,在杨树前跪下,摆上了祭品和香炉,李延庆焚了香烛黄纸,又给母亲的亡灵磕了三个头,这才站起身。

  “都帅,要不要建一道墙把这里围起来,再派兵驻守?”曹猛在一旁小声建议道。

  李延庆沉思片刻道:“可以这样,不过这件事留给地方官员做,军队就不要管了。”

  大军随即启程继续北上,不多时便来到汤阴县,靠近汤阴县城,终于有了一点人气,围城一圈十里内都是麦田,路边有了摆大棚卖凉茶的小贩,城外还有几家脚店和饮食店。

  大军没有进城,县令带着县丞等几名官员出城拜见摄政王监国的到来。

  “下官吴乾拜见摄政王殿下!”

  李延庆倒没有为难这个汤阴县父母官,汤阴县城人口没有减少,说明十里八乡的百姓都逃到了县城,说明这个县令还是比较亲民。

  “吴县令请起!”

  李延庆很客气地请他起来,这让几名官员都稍稍松了口气,至少摄政王殿下没有喝令士兵把自己推下去斩了。

  县令吴乾又连忙道:“请殿下进城休息!”

  “不用了,大军还要继续北上,你们自己维持好秩序。”

  “下官遵命!”

  李延庆回头令道:“大军继续北上!”

  二十万大军继续浩浩荡荡北上,这时,一名亲兵跑到吴县令面前道:“摄政王殿下有一件私事要请县令帮忙。”

  几名官员面面相觑,还有这等好事,吴县令连忙道:“尽管吩咐!”

  两名士兵将一箱银子放在县令面前,亲兵道:“摄政王殿下母亲的墓就在鹿山镇南面,我会带县令过去,这一千两银子用来修墓,再请一个看墓人,以后的需要的各种费用由摄政王负担,只是烦请县令保护好墓地。”

  县令连声答应,“我一定把此事办好,绝不让摄政王殿下失望。”

  亲兵笑道:“如果县令有时间,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好!我带几名衙役一起去。”

  不多时,县令和县丞便带着十几名衙役以及修墓工匠,分乘两辆骡车,跟随着亲兵向鹿山镇方向而去。

  ..........

  离开汤阴县约五十里,李延庆接到了斥候的紧急禀报,这支斥候是李真率领的,活跃在河北各地的五百斥候军,他们一直在严密监视着大名府金兵,当完颜宗辅率一支军队北上后,斥候便以接力快报的方式,紧急赶到相州,向李延庆汇报。

  这个消息让李延庆立刻意识到,金兵内部发生内讧,这是上天赐给自己最好的战机,他立刻命令曹猛率四万大军火速骑马北上。

  同时又令河间府的王贵和吴阶调头拦截北上的金兵。

  曹猛率领的四万大军并非全部骑兵,包括三万骑兵和一万特种士兵,特种士兵是指五千重甲步兵和五千火枪兵,他们平时也乘马代步,战争时刻也能长途奔袭。

  就在曹猛军队北上后,李延庆率领其他十六万大军也同样加快了速度,准备拦截后面的部分金兵。

  此时,王贵率领五万大军刚刚抵达河间府,而吴阶的三万军却比王贵提前两天抵达,河间县的冀军只有八千余人,在八万宋军的重兵威胁下,八千冀军开城投降,使宋军兵不血刃占领了河间府,占领河间府也并非截断金兵北上道路,金兵依旧可以绕道而走。

  但宋军却有了一座后勤重地,河间县的大量粮草物资给了宋军足够的后勤保障,然后多派斥候,判断金兵北上路线,基本上就能拦截住了。

  不过王贵却志不在此,他一心北上燕山府,就在拿下河间府的当天晚上,休息了半天的宋军就要拔营出发了。

  就在这时,吴阶急派人叫住了王贵。

  “吴都统找我还有什么事?”

  王贵有点不耐烦,他正要扬鞭打马北上,吴阶却派人叫住自己。

  “卑职也清楚,吴都统说有极重要的军情,他马上就到,请将军稍等片刻。”

  “叫他赶紧过来,我没有时间等他。”

  这时,吴阶骑马疾奔而至,“王都统,现在暂时不能北上。”

  “为什么?”王贵不满地问道。

  吴阶扬了扬手中一份情报,“刚刚接到的情报,一支三万人左右的金兵正从大名府北上,请王都统务必留下,与我一同拦截。”

  王贵可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虽然他极为想去燕山府,但并不代表他是一个不知轻重缓急的大将,他当然知道金兵北上意味着什么,他立刻跳下战马,走上前接过情报,在一支火把下打开细看。

  情报上说,约一支三万的骑兵已离开大名府北上,军中契丹人和奚人颇多。

  “这是金兵分裂了吗?”王贵惊讶问道。

  吴阶点点头,“具体不清楚,但这个时候分兵,绝不是好的决定,这就给宋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王贵沉思片刻,骑兵北上河间府大概要走五天左右,现在接到情报,就算用飞鸽传信,也至少两三天过去了,那都统也一定知道了这件事,让自己拦截敌军的军令也应该在半路上了。

  想到这,王贵回头令道:“取消北上,所有士兵立刻返回军营。”

  王贵做出了重大决定,暂停去燕山府,而且留在河间府拦截三万金兵北上。

  ......

  军营大帐内,王贵展开了一幅地图,和吴阶研究金兵的北上路线,虽然河北是大平原,但并不是可以随便奔行,遇到河流阻拦,可能奔行数百里都找不到桥过河,而且军队还需要粮草补给,所以金兵必须走人口稍微密集之处。

  一般而言,河北有两条行军官道,一条是东线,从大名府北上,经过河间府和雄州进入燕山府,另一条则是西线,从相州、赵州北上,经真定府进入燕山府。

  很显然,这支金兵必然是走东线北上,而且他们未必知道河间县失陷的消息。

  吴阶指着地图上沿途州县道:“沿途的官仓早已被高庆裔搜刮一空,靠抢掠百姓,保证不了三万人马的补给,所以金兵的目标一定还是河间县。”

  “那你的意思是?”

  吴阶指了指河间县,“把金兵困在县城内!”

  王贵负手走了几步,要把金兵困在县城内,首先就要疏散城内的八万百姓,然后把粮草搬走,规模很大,至少要花两天时间,还要迷惑住金兵,引他们上当,各个环节必须环环相扣,稍有疏忽就会被金兵识破。

  但话又说回来,八万宋军还真拦截不住三万金兵,如果金兵要决战,宋军会伤亡惨重,如果金兵不睬宋军,直接绕过河间府,他们也追不上。

  想来想去,也只能利用金兵补给不足的唯一弱点,将他们诱进河间县,如果计策失败,那也只能强行拦截了。

  想到这,王贵点了点头,“时间紧迫,我们立刻着手布置!”

  ---------

  【新书初步定在本月十二号上传发书,恳请各位书友继续支持!!】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寒门枭士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