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不列颠法西斯蒂”和“帝国法西斯联盟”这两个组织,都没有形成大的气候,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一个叫做奥斯瓦德·莫斯利的男人。
这家伙出身于英国贵族家庭,21岁的时候还是保守党,接着加入思想激进的工党。随着英国社会矛盾日益激烈,工党也不能满足他了,继而变成法西斯主义者。
莫斯利如今正在意大利考察墨索里尼的新政,受到墨索里尼的亲自接见,对法西斯政体极为崇拜。他再过几个月就要返回英国,联合英国的其他法西斯团体,共同组建“英国法西斯联盟”,并迅速完成对英国法西斯势力的整合,将一盘散沙的英国法西斯各大派别组织起来。
此人1936年结婚时,婚礼直接在德国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家中举行,希特勒以贵宾身份亲自出席。至二战正式爆发前,莫斯利已经当上英国的劳工部长,旗下法西斯成员甚至在英国议会混到一定的席位。
如果不是二战及时爆发,掐灭了英国法西斯的发展势头,整个英国还会继续法西斯化,说不定莫斯利能够变成英国版的希特勒。
法西斯在英国能够迅速发展,主要还是英国的情况太糟糕了。失业工人数量已经接近300万,国内不时就要爆发大罢工,去年的贸易逆差达到1亿英镑。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英国的文明正在走向没落。
汤因比最近出版了一本《国际事务概览》,他在开篇就指出:“这个伟大、古老、一直是成功的社会的成员们正在自问:西方生命及其成长的长期历程,是不是正在他们的时代很可能将到终点?”
眼光卓著如汤因比这样的史学家,都在公开质疑资本主义了,可想而知西方社会遭遇了何种可怕的灾难。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此时的失业工人超过1500万,半失业者难以统计。超过100万的农民破产,农民每年的平均收入只有48美元,还不如中国的普通产业工人赚得多。
由于没钱购买汽油,一些中产阶级和农场主,不得不用牛马等牲畜来拉汽车。美国少女为了糊口,冒着怀孕的危险以10美分一次的价格出卖肉体——没钱买避孕套。后来美国决定加入战争打二战,大量扩充军力,结果应征的美国人有40%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
资本主义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接下来几天,周赫煊一直待在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跟汤因比等人讨论世界局势的发展。
“美国的问题很严重,但关键矛盾还是在欧洲,”汤因比抽着雪茄吞云吐雾,“就像你所说的,世界正在酝酿一场大战,一切问题都要靠这场大战来解决。”
周赫煊道:“现在的英国政局如此混乱,你怎么不站出来呼吁几声?”
汤因比摇头说:“我只是一个学者,负责给政府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像我这样的学者很多,而且理念各自不同,英国皇室和内阁究竟会听谁的,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周赫煊笑道:“他们好像选择了最糟糕的一条路。”
“是的,确实是最糟糕的选择。”汤因比无奈苦笑。
如今的英国国王是乔治五世,一位擅长妥协的君主。在一战期间,乔治五世为了安定民心,不得不放弃德国姓氏改姓温莎;面对爱尔兰起义,他建议国会采用温和的和解政策处理。
说得好听一点,这是一位仁慈的君主。说得难听一点,乔治五世喜欢和稀泥,遇到困难糊弄着就解决了,抛开核心问题不去管,只要能拖着稳定大局即可。
去年英国内阁倒台后,各种派系力量斗争不断。英王乔治五世又出来和稀泥,任用工党“叛徒”麦克唐纳组建联合内阁——这个内阁政府是多党联合组成的,有保守势力、有工党成员,也有鱼目混珠的社会主义者、法西斯主义者,反正混乱不堪。
如此内阁政府根本别想有长远眼光,党派之间互相争权拖后腿,遇到具体事务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遇到国际问题就一拖再拖维持稳定。
说白了,这一届英国联合内阁的施政策略,实质上就是眼睁睁看着局势恶化,选择了一条慢性死亡的道路。
社会改良?不敢。
贸易保护?不愿。
整军备战?不妥。
插手欧陆?不能。
汤因比面对这样的英国国王和内阁,顿时生出和周赫煊一样的无力感。他倒是能够提出许多施政策略,但当权者不听啊,周赫煊也向常凯申、张学良提出了很多建议,两人同样只听不取。
“对了,”汤因比取出一封邀请函,“乔治王子请你参加舞会,他和王妃都非常喜欢你的《泰坦尼克号》。”
“乔治王子?”周赫煊有些没反应过来。
汤因比解释说:“国王的次子艾伯特,一位喜欢抽烟的绅士。”
“哦,是他啊!”周赫煊猛然醒悟。
乔治王子,就是未来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超长待机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她爹。再过两三年,等现任英王乔治五世去世,而哥哥爱德华八世又自愿退位,乔治王子就要心不甘情不愿的登基做国王。
这是一位“平民”王子,因为从小就被认为没有继位的可能,所以过得自由自在无人管束。他喜欢抽烟、喜欢喝酒、喜欢文学艺术,就是不喜欢政治,可他后来偏偏就成了英国国王。
周赫煊笑问:“舞会是什么时候?”
汤因比说:“下周六,你最好能带一个舞伴,需要我帮你物色吗?”
“不用了,我自己会找。”周赫煊道。
在前往参加乔治王子的舞会之前,周赫煊还要前往皇家艺术学院讲学,这档期安排得够紧密的。等这些活动参加得差不多,周赫煊就该返回中国了,英国工党领袖、前外交大臣会跟他一起出发,那位老先生的借口是到中国做考察访问。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