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教导师主力分批挺进齐鲁的时候,徐州会战已至中盘,进入到鲁南战役阶段,战斗惨烈程度一日甚过一日。
在鲁南战役之前,日军已通过晋省攻势和齐鲁北部攻势,吸引和牵制了大量中国军队。占领南京之后,其华中方面军第13师团,在侧翼日军的配合下,沿津浦路南线迅速北上,不断冲破中国守军的防线,攻陷滁县、来安、定远、明光、淮关、凤阳、蚌埠等地。
1938年2月中上旬,于学忠第51军所属114师、张自忠所部第59军、第21集团军所属第7军以及第31军等,与日军在津浦线南段隔淮河相峙。
几乎与此同时,因齐鲁主席韩复榘因为和常凯申的个人矛盾,再加上常凯申在紧要关头将重炮团从齐鲁前线调给其嫡系部队汤恩伯兵团,为保存个人实力而消极抗战,导致津浦线北段一溃千里,日军最精锐部队之一的矶谷师团,轻易突破山东北部和中部山区及黄河防线,占领济南。
并且,更严重的是,济南以南的整个津浦线北段,直到徐州一带,没有一支中国军队驻防抵御,日军若沿铁路南下,可以轻取徐州,重演128个骑兵白拣承德那样的奇葩事件。
当时中国军队方面是以徐州为中心的鲁南、皖北一带划定为第五战区,战区司令长官为桂系领袖李宗仁。
他对此危险情形焦急万分,到处抓兵,最后“抓“到阎老西、程潜等将帅死活不要的“烂部队“川军第22集团军,李宗仁眼看局势糜烂,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急调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川军从晋南洪洞一带休整地区昼夜兼程前往第五战区堵防。
在川军从潼关转进途中,鲁中山区战略要地泰安失守,徐州形势万分危急。川军先头部队抵达徐州和徐州以北的临城时,李宗仁已下令炸毁津浦线北断的铁路,并且藤县以北的北沙河铁路桥也已经炸毁,滕县至临城之间的几座铁路桥也正在安放炸药。
几乎与此同时,由于李宗仁将山东胶东半岛视为战略死地,因而调走主力部队,只留下青岛守备司令沈鸿烈带着500名海军陆战队员象征性驻守。日军主力部队第5师团于1月12日轻易从海上登陆。
由于韩复榘的溃逃太出乎日军意料之外,在川军先头部队沿铁道线北上填防的时候,日军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战略失误。
他们并没有充分抓住韩复榘不抵抗所造成的津浦线完全空虚和沈鸿烈不抵抗所导致的潍台防线空虚,集中华北方面的优势兵力迅速南下和西进,趁川军先头部队立足未稳和主力部队未到,一鼓作气拿下徐州。
反而继续向济宁方向追击韩复榘溃军,抢占运河防线。然后在济宁一带滞留集结,逗留了近两个月,以等候其他方面对徐州的包围到位。
于是,当时很可能在全中国非中央嫡系部队中装备最简陋、抵抗能力又非常有限的川军第22集团军,竟然轻易在日军王牌部队面前抢占了津浦线北段邹县以南地区,保住了徐州这个已经势在必失的战略要地。
日军醒悟过来之后,认为第10师团迅速南下直取徐州的机会已经丧失,便加快从胶东半岛方向增兵,其另一精锐部队第5师团则快速在青岛登陆,随即沿潍台公路向徐州东北的台儿庄方向推进。
前文已述,第五师团在徐州东北约150公里的临沂遭到庞炳勋军团的抵抗,并在张自忠将军的救援下第五师团损失惨重,遭遇了师团重建以来的首个滑铁卢。
张自忠军调往临沂之后,日军第10师团随即以濑谷混成旅对第22集团军发起猛烈进攻。由于装备悬殊,加之汤恩伯兵团消极增援,并很快向临县东北的峄山地区转进和退守运河防线,川军伤亡惨重。
但是,日方万万没有料到,装备如此简陋不堪的川军,竟然久攻不下。特别是在滕县这座小城,虽然对方是人数和装备都处于严重劣势的第41军的几个警卫连和第122师一小部分兵力外加几百人的地方保安队,但日军竟然从3月14日一直打到现在还攻克下来。
3月16日,经过数日的奔波,丁伟率领教导二旅到达了泗水,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根据地,而是派出大批的侦察员观察发生在滕县的剧烈战斗。
“旅长,滕县发生的战斗是在民党军和日军之间展开的,我看就不要管他们了,不如我们不如坐山观虎斗,趁着他们激战正酣大力扩充地盘,建立起牢固的根据地来。”参谋长李默然建议道。
“现在我们工农党正在号召全国人民一起抗日,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失却道义。在滕县战斗的是川军的第22集团军,他们的武器装备非常简陋,可战斗却非常勇敢,这样的部队我们还是要救上一救的。至于发展根据地嘛,反正日军和民党军还有的打,我们不缺这点时间。”借着李默然的疑问,丁伟趁机向众人解释二旅为什么要救川军的原因,好让同志们可以统一意见,坚定决心。
“旅长的意见很正确,我们和师主力分开之前,师长也是这么叮嘱我们的。我们教导师进入齐鲁之后,不但很快就会成为日军的眼中钉,恐怕连民党军也会敌视我们,趁机向我们发难,大搞摩擦,可如果我们有川军这么一支部队相邻,想必日军的注意力就会被川军吸引,民党军也会认为川军在此地驻扎,鲁南还是属于他们的势力范围。”陈中春进一步解释道。
“政委补充的好,相比于其他民党部队,川军部队武器装备简陋,只要我们给他们补充些缴获自日军的装备,很容易就可以拉拢到他们,再加上川军抗日不像其他民党部队那样首鼠两端,如果他们在我们身边驻扎的话,我们也不需要处处提防他们。”
经过丁伟和陈中春的释疑,二旅迅速形成了南下滕县、救援川军的一致意见。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