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强击败刘大锤以后,将“名人战”决战的总比分扳成1比1平。不仅遏制了自己4连败的势头,也防止了自己对刘大锤个人的4连败。这个结果,让李小强自己松了一口气,同时也让很多关心李小强的人松了一口气。
对于李小强自己来说,这盘胜利的最大意义,就是没有让自己产生一位“苦手”。这个想法虽然看上去有点好笑,李小强自己肯定是不会把这个想法说出来的,不过却是他的真实想法。
其他人当然不会关心什么苦手不苦手的问题。要知道,这盘棋结束后,第4届擂台赛的第5场比赛月底就要开始了。他们在这盘棋中,看到了李小强的“状态”恢复。虽然没有下出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妙手,不过大家认为,李小强整体的发挥都在水准之上。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总是能够稳定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这好像是李小强最大的优点,也基本上成了中日围棋界的共识,相对于可遇而不可求的妙手。这个优点让大家对李小强更加放心。毕竟这个才是赢棋的基础。
“名人战”暂时告一段落后,李小强离开了厩,来到了中国围棋的另一个重镇申城。擂台赛后面两场比赛将在申城举行。当然比赛还要到1个礼拜以后才进行。李小强提前来到这里,是受到申城“围棋”月刊杂志社的邀请,对自己的一盘比赛对局进行“自战解说”。
申城的“围棋月刊”是中国最早的围棋杂志,可惜在90年代末期停刊了。相比另外一本“围棋天地”,“围棋”更对李小强这种“技术流”的口味。特别是李小强刚学围棋的时候,“围棋”里面的一些“技术讲座”很对他的胃口,李小强在里面学到了很多东西。
顾名思义,所谓“自战解说”就是棋手分析自己的对局,把自己的思路用文字和棋谱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不过有很多围棋杂志的“自战解说”,往往是挂羊头卖狗肉。这一点尤其以日本围棋届为甚。他们往往是以“观战记者”写的为主,简单加上一些职业棋手自己的观点。然后以“自战解说”的方式呈现给棋迷。
这种情况在中国也有,不过不是很多。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往往会加上“某某棋手解说,某某记者整理”这样的字样。也有的职业棋手对自己的“自战解说”很重视,例如马小飞,他的“自战解说”,从文字到参考图,往往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完成的。
考虑到李小强的年龄,他的“自战解说”,那当然是“李小强解说。某某记者整理”。而这个“某某记者”敲是张志东张大记者。
作为一本专业性的期刊杂志。一般来说当然要考虑“时效性”。在这方面。“围棋月刊”有天然的缺陷,比“时效性”的话,它肯定比不上报纸,比“围棋天地”都要差不少。让李小强做“自战解说”的时候。“围棋”杂志的选择很聪明,既然时效性永远都比不上别人,干脆就完全抛弃时效性。努力在其他方面做出特色。
出于这样的考虑,在选材的时候就花了一点心思。他们让李小强解说自己在擂台赛上战胜淡路修三九段的对局。
很显然,这盘棋的重点是“一跳成国手”。虽然李小强不认为自己有资格和范前辈的“一钉成国手”相比,不过好歹和中国古棋沾一点边。多多少少也会说到中国古棋的一些东西。对这一点张志东心里也很清楚,为了写好这篇棋评,他甚至乘机“恶补”了很多中国古棋的知识。
必须承认,张大记者这人还是有点小聪明的。起码他的联想能力不错。他回顾李小强的职业经历,李小强真正参加“非限制级”的职业比赛,应该从首届天元赛算起。他在第一盘比赛中,用一个“镇神头”赢了邵八段。那盘棋显然也和中国古棋沾一点边。而现在,“一跳成国手”好像也和中国古棋沾一点边。。。
“哈哈哈。小强,你看我这个文章标题怎么样,嗯,我可以保证,我这个标题一定能够在总编那里过关。。。”
棋评还没有开始写,张志东就兴冲冲的找到李小强,把自己的“大作”拿出来给李小强欣赏。李小强接过来一看:
“从“一子解双征”到“一钉成国手”,回顾围棋天才李小强的成长之路”。
嗯,这个标题虽然有点肉麻,不过李小强喜欢。当然,“打击”张志东是李小强的乐趣之一。虽然心里乐意,不过李小强还是要吹毛求疵一下的:
“没文化,没文化,我说张大记者,你为什么要用“一子解双征”呢用“镇神头”多好。“一子解双征”是围棋术语,“镇神头”才是典故,要和“一钉成国手”这个典故对应的话,当然是用“镇神头”更好。。。”
李小强也就顺口这么一说,没想却引起了张志东的强烈反击,两人甚至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一直受到李小强“打压”的张志东,好像突然找到了反击的机会:
“嘿嘿,我说小强,你这个古棋传人好像有点不合格吧,镇神头怎么会是典故呢它明明就是一个围棋定式。这在我国围棋古籍中是有记载的。“一子解双征”就是“一子解双征”,它跟“镇神头”完全是两码事。在这个地方,我用“一子解双征”才是最合适的。如果按照你的意见修改标题,那肯定又会被总编枪毙。”
张大记者甚至摆出一副“你很无知”的表情,语重轻长的来了一句:
“小强啊,不是我说你,在你这个年龄,围棋是要学习的,不过呢,文化知识也是要学习的,这个也不能丢下吧。。。”
“你胡说八道,这个典故用的明明就是“镇神头”,在唐代的时候,“镇神头”代表的就是“一子解双征”。它们两者是一个意思。。。”
“不对,“镇神头”和“双飞燕”一样,都是围棋的一个定式,历史上出现的一子解双征,就是“镇神头”的变化之一。“镇神头”是起因,而“一子解双征”才是最后的妙手。你把“镇神头”当成妙手,完全就是无知。”
“谁无知,你才是真正的无知。嗯,和你这样的人说不清楚,它们两者就是一个意思。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知道。真是没有办法沟通。。。”
对于中国古棋。张志东明显就是个刚入门的半吊子。当然,李小强其实也是个半吊子。两个半吊子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在那里争吵。最后,张志东来了一句。让李小强彻底哑口无言:
“好吧,我说“镇神头”是定式,这在古籍中是有记载的。你说“镇神头”是妙手,拿出你的证据来。“
“这。。。”
李小强终于说不出话来,说实话,他也被张志东的话搞迷糊了。关于这个典故,按照李小强的理解,那就是:
“我国唐代的国手顾师言用一招“镇神头”击败了日本王子”。
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镇神头”当然是一个具体手段。是一步妙手。问题是,到了明代以后,在中国的围棋古籍中,出现了一个“镇神头”的定式。而且这个定式非常流行,在过百龄精研“倚盖定式”以前。属于中国棋坛最流行的定式之一。
更重要的是,“镇神头”和日本的“大雪崩”一样,属于有很多变化的大型定式。“镇神头”是这个定式的“起手招”,这显然和“妙手”是有区别的。到底谁对谁错呢
李小强自己当然搞不清楚,也说服不了张志东。不过没有关系,有问题可以请教专家啊。在申城就有这方面的专家,是真正的专家。李小强想起自己很久没有去忽悠人家方老了,教给人家“八卦考据法”以后,也不知道他老人家进展如何。正好趁这个机会去拜访他。
“走走走,和你这样的人说不清楚,我也懒得跟你解释,我们找方老评判评判。”
李小强拉着张大记者就走,嘴上虽然很硬,心里却在打鼓:
“不会真的是我理解错了吧。如果真是我错了,这个脸就丢大发了。我好不容易在张志东面前积攒了几年的光辉形象啊。。。”
两人找到方老以后,把双方争执的来龙去脉简单和方老说了一下。方老根本就不假思索,斩钉截铁的说道:
“在这个问题上,我支持小强的看法,“镇神头”指的是妙手,而不是定式。”
李小强大喜,洋洋得意的看着张志东。完全忘记了自己也是个半吊子。
“小样,就你还跟我争论,在你面前,我怎“么可能会出错。。。”
“方老,您不能这样,您这明显是拉偏架“镇神头”是定式,这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记载,这点您总不会否认吧。。。”
张志东当然没有那么容易被轻易说服的,他巴巴的看着方老。意思很明显,他在等待方老出示“证据”。李小强也在旁边听着,想看看方老是怎么说的。
“呵呵,我说小张,“无毒不丈夫”这个词你应该很熟悉吧”
张志东没有接这个茬,这是当然的,只要是中国人,应该没有人不知道“无毒不丈夫”这个词吧。张志东静静等待方老的下文。
“是的,这个词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我们在说话或者写文章的时候,往往都会用上这个词。不过你和前面一句连起来的话,你会不会觉得这句话有不对的地方呢你仔细想想看。”
张志东在琢磨,李小强也在琢磨。想了一会以后,李小强隐隐知道了方老的意思。同时对方老非常佩服,他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给出了自己的“证据”。
“无毒不丈夫”前面一句,当然就是“量小非君子”。虽然我们经常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如果大家仔细想一下的话,这句话是非常别扭的,这两个词表示的是两个意思,好像不应该联系在一块。这是当然的。因为这句话最初的本意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样才是说“度量”问题,这样才说得通。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度”变成了“毒”。
这两个字的读音一样,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镇神头”其实也是一样的。在唐代的时候,它代表的是最后那步“一子解双征”的妙手,而到了明代呢,它就变成了一个定式的名称。
方老当然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点东西。他从古汉语的演变上,进一步论证了“镇神头”和“一子解双征”是一个意思。用我们现在的理解,“镇”就是“镇头”,属于一种围棋术语。在唐代,“镇”同样是围棋术语,不过和现代的意思是不同的。
“征之型,镇阻之”。“征”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征子”,用什么可以阻挡“征子”呢毫无疑问,只能是“引征”。这样一来问题就很清楚了,在唐代的时候,“镇”不是现在的“镇头”,而是“引征”的意思。因为“一子解双征”属于一个妙手,我国古人用“镇神头”代表“一子解双征”,在中间加一个“神”字,不仅形象,而且传神。
“无“度”不丈夫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无“毒”不丈夫。这是个约定俗成的产物。虽然让这个成语产生了歧义,不过没有什么人会去纠正这个歧义。大家知道新的意思就行。“镇神头”同样是这个意思,在明代,当大家把一个定式叫成“镇神头”以后,没有人想过要去纠正它。因为它们之间本身就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呢,我们在做学问的时候要谨慎一点。最起码,仅仅知道“无毒不丈夫”的人,是没有资格嘲笑“无度不丈夫”的。小张,你说是吧。”
张志东涨红着脸,低头认错。李小强得意的看着张志东:
“咳咳,度量,度量,刚才方老用度量来做比方。我是无度不丈夫,而你是无毒不丈夫。我李大天才当然是有度量的人。算了,我今天就原谅你的挑衅行为。。。”
把这个问题解决以后,方老对李小强的到访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他兴致勃勃的向李小强展示了自己一年多来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得出来,当方老这样的严谨学者在学会了“八卦考据法”以后,他的研究成果极其丰硕。他的研究已经推进到我国宋代以前的围棋。
“哈哈,我说小强,据说日本人称你为棋盘上的巫师。还听说你特别擅长在棋盘上抓别人的破绽。我现在正在研究一位古代棋手,你还别说,他的棋风特点应该跟你很像。”
听了这句话以后,李小强有点患得患失:
“和我棋风很像那会是哪位前辈高人呢。我其实最渴望别人拿我和黄识三位棋圣比较。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距离他们的水平和境界,至少还相差十万八千里。您最好报一个来头大一点的名字,不要让我太难堪了。。。”
李小强的愿望很快被方老击碎。方老谈到他的研究话题后,显得异常兴奋,在那自言自语:
“哈哈,这个人的名气不大,围棋水平好像也不怎么高,不过他的特点和小强真的很像,像极了!”
看到李小强一张脸垮了下来,张志东好像再次看到了反击的机会,他得意洋洋的看了李小强一眼,连忙催促方老:
“呵呵,方老您就别卖关子了。您快说,小强和我国哪位古代三流棋手棋手很像呢。。”
李小强可怜巴巴的看着方老。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