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会议室,能够走进这间不大的房间的人,都是在东南有头有脸的人物。
说小了也是主政一方水土,治下百万民众的官员。可在座的都一个大气不敢出地等待着王学谦步入会场。不过,按照往常的惯例,先出现的一定是陈布雷,在会议之前会发放一份会议主要谈论的议题和文件,用来解释会议的目的。
可这一次,让人诧异的是,王学谦来了。
“诸位!”
“大帅!”
王学谦双手抬起往下压了一压,嗓子更是压着喉咙,让人感觉到一种生死存亡的异样,可……如今的闽浙和上海周边的地区,不是一片欣欣向荣,形势大好吗?
可众人还是印证了他们所见到的情况,王学谦缓慢地,却带着一种锯子锯木般的有力的声调开始了会议之前的讲话:“诸位,今天召集大家来,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坏消息,我们和英国人的谈判可能要失败!”
这话一出,会场嗡地一下炸开了,在座的都是东南的高官,有机会接触那些不会公开的秘密。而这些秘密,很多是关乎浙江、福建和上海民生的基础。
在很多执政官看来,浙江和英国人的关系虽然紧张,但是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本土派希望能够一定程度的缓和浙江同英国人的关系,从而让地方获得安宁。但是外来派系则希望富贵险中求,在大变革之中,完成自己建功立业的基石。
在场的有人交头接耳,有人镇定自若,可也有人紧张莫名,可有一点可以看出来,大家都让王学谦的这个坏消息给吓唬住了。怀疑的人是有,但是不多。更多的人是在谋划,在今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的黑暗期内,如何自保。
不过,会场有一个人倒是糊涂了,民国和英国人的谈判应该还没有开始啊!
这个人就是杜月笙。
他虽然在市长的位置上战战兢兢,有点不知所措的无从下手,可对于和英国人的谈判,他做为举办地的政府一把手,还是能够知道不少内幕的。而且别忘了,杜月笙原本的身份。他是青帮的大佬,在上海滩的消息渠道甚至不比戴笠的差多少。
只不过走出上海,两人的消息来源就有着天壤之别了。
可王学谦说的是上海,而不是别的地方。是说的上海的英国人,而不是别的地方的英国人。杜月笙一下子警觉起来,似乎是一种天性,紧张地贴着座椅的后背,全身绷紧。他觉得王学谦说这些话的用意很特别,就像是考校,同时也是一种试探。
浙江不平静,先有李厚基的进攻,周凤岐的叛变;还有杭州兵变,南浔派系的夺权等等
这些都是内部的不安定因素,有的是积弊已久,有的是新生的。可是说到底,任何一个政治派系,都不会是内部和谐无比,总会有些内部矛盾出现。唯一的区别就是,是否是敌我矛盾?还是人民内部矛盾?前者是一定要消灭的,后者可以通过说服教育,甚至对于上位者来说,内部的互相矛盾是手下势力之间的相互牵制的一个手段,是维持上位者地位稳定的一个前提。这是在华夏传播了几千年的终极谋略,被称呼的神乎其神的‘帝王术’。
知道的人不屑一顾,这不是拉弱的,打强的,让底下的人顶着一头的包给自己做事吗?
可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这种顶级权谋,是只有帝王才能学习的谋略。
其实不然,‘帝王术’是东方的传统谋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期,就有著作阐述帝王术的核心思想,并在这本书里介绍了‘帝王术’的理论。
杜月笙是怎么知道‘帝王术’的呢?这套理论是杨度闲着没事给他灌输的,在他看来,杜月笙除了混吃等死,没什么好期盼的人生,也就这样了。杜月笙多次想反驳,可内心深处却有种无力感,他确实缺少向上的动力。按照他的人生轨迹,这辈子都不用去理解这么高深的权谋。就算是进入了政坛,他也不可能获得太多的上升空间。其实杜月笙自己也不愿意离开上海。他的根基在上海,去那里也不如在上海如鱼得水。
可他身边有一个人,整天阐述着帝王思想。
用王学谦的话来说,这个人就是:开历史的倒车!
杜月笙今天听一耳朵,明天听一耳朵,时间长了,他也多少听明白了杨度到底要说什么。说的那么高深,其实真要说起来,帝王术一点都不难,把能够威胁老大的人打压,甚至干掉,扶持另外一个替代品。当年杜月笙为什么能够在黄公馆获得器重?
一方面,走夫人路线成功,黄金荣的老婆觉得杜月笙可靠,才给了他机会。其实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黄金荣感觉到了手下的左膀右臂顾竹轩的势力越来越大,已经可能威胁到了他的根基。这才有了师徒反目,黄金荣近乎不择手段疯狂的打压顾竹轩在租界的势力,将他赶出法租界。再扶持杜月笙、金廷荪等人,用来取代‘顾四爷’的位置。这个过程脉络很清晰。可已经蕴含了‘帝王术’最主要的核心理论。所以说,帝王术真很简单,并非那么高深莫测。
按照杜月笙理解的‘残缺版’帝王术的分析结果,他在浙江系中属于新贵。
即便不是为了争宠,也因为出于稳定地位在大老板,也就是王学谦面前表现地积极一些,让人看到。这种场合并不多,他等了一个月才等到了这么一个机会。在平日里,杜月笙并不胆怯于说话,场面再大反而更加兴奋。
可奇怪的是,会议室内只有十几个人,大部分都是政府官员,很多人的级别还不如他呢。可是他就是紧张地后背发冷汗,舌根都打结,这时候还让他怎么说话?
坐在他边上是林长民,这位不愧为老好人的形象,还一个劲地为刚才的冒失道歉:“老弟,不用紧张,开会就是为了商量一个应对的结果出来,浙江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都不照样走了出来!”
“多谢林兄提醒。”
杜月笙是真感激,处在他的位置上,有的人想要看他的笑话呢?尤其是同僚之间更是如此。
王学谦开会都是那种不管不顾的人,先把问题抛出来,而且捡重要的说,捡最难的说:“现在舆论还没有传出来,英国和日本的代表团在上海磋商英日同盟国之间的远东备忘录。可以知道结果的是,这个备忘录对于民国来说是一场重大的灾难。想必大家都应该清楚,在民族利益受到忽视,甚至是损害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民众难以抑制心头的怒火,走上街头……”
“在这里,我要求浙江、福建,以及上海,尤其是上海。做到如下三点。第一,不故意压制百姓的爱国情绪,官员要做到因势利导,尽量避免和民间百姓的冲突;第二,百姓正当的要求要支持,这是无条件的;第三,避免骚乱、动荡的局势出现……”
……
王学谦的一席话,不可谓不严重。
可也不是危言耸听。在顾维钧这边,肯定能够顶住英国人和日本人的压力。因为他不过是孤家寡人,对于国家的立场来说,他就是说一句‘不’那么简单。不会有所损失,反而会得到很高的评价和名声。这里面的选择,很不难。
可别人就不一样了,张作霖能顶住日本人的压力,是因为杨宇霆给他建议的建立东三省战备设施的建议。准备拖几年时间,慢慢地和日本人耗。日本政府对张作霖也是无可奈何的,可万一要是多了一个盟友,还是重量级的盟友干预呢?
恐怕张作霖也顶不住这份压力。
至于曹锟,也不是什么可靠的人。
所以,一旦东三省真的要蒙受一场羞辱,对于民国的知识阶层来说,等同于国门洞开,将有亡国的危险。到时候的国内反对情绪,将不同于巴黎和会的反抗运动。而是一场从东三省开始蔓延全国的运动。
首当其冲的就是几个大城市,燕京和上海最有可能爆发大规模的示威反抗游行。
不过,要是英国人临时改变了主意,或者被吓怕了,估计日本人还是要印痕不已。继续对张作霖无可奈何的咬牙切齿。
预防针先打下去,王学谦不指望有谁在会议上突然跳出来,拍着胸脯说一些壮士气的话。
正当他说完,准备说第二个提案的时候,杜月笙腾地一下跳起来,还真的拍着胸脯说:“请大帅放心,杜某拿头保证,上海绝对不会乱。”
在场的不少官员脸上露出古怪的表情,可心里多半是咯噔一下,这尼玛是立军令状的节奏啊!
官场就是这样,有人出风头了表现了,其他人都一窝蜂的要去有样学样。不是为了争功劳,也不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而是只想要说明一个情况,自己并不是异类,仅此而已。
坏规矩的杜月笙还浑然不知,挺胸抬头地居高临下,反正他是站着,别人是坐着,气势是略胜一筹的。虽说觉得四周的眼神有点不善,可他豁出去了,一股子凶狠的劲头上脸,给人一种狰狞的错觉。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