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英想得很多,形势险恶他比谁都清楚,以前只能勉力支撑,现在情况有了一些好转,这卫国公竟然在扬州稳住了局势,让朝廷有了喘气之机。
罗剑几人的作用马士英心里明白不过,也知道如果没有了罗剑,这扬州军恐怕还得散了,扬州军一散,这南京恐怕也是守不住的。
基于这些考虑,他在罗剑来南京之前找到皇上说了很多,请皇上对罗剑等人百般抚慰,就连李沾等人要弹劾罗剑等人的事情,也是他告诉皇上不要理睬他们。
但马士英是讲求实际的人,虽然也有中兴大明的愿望,但自家地位和利益还是得放在首位。
尽管东林党人现在在朝中已经被清理一空,但史可法如今同这卫国公搅到了一起,难保他以后不依靠罗剑的力量回到朝廷重掌中枢,到那时,自己恐怕落不到好下场。
如今扬州军已有藩镇的迹象,尤其是黄得功部被罗剑成功整编以后,让马士英对扬州军有了提防之心,担心扬州军尾大不掉。
现在罗剑要求给扬州军提供水师,马士英担心的是这水师也是有去无回,因此心里犹豫不决。
“卫国公,这朝廷水师各守其位,想要抽调水师恐怕有些不便啊!”
马士英思忖片刻,终于自家私心占了上风,不肯看着扬州军一步步坐大。
“马阁部,我对剿灭左部决心已定,如果朝廷不肯出水师,那扬州军只能倾全力西进,这扬州和沿江的守备望马阁部早作安排。”
罗剑听了马士英的话,知道他心里的想法,心想这人的私心真是太重了,实在有些生气,故意将了他一军。
“这…请卫国公稍安勿躁,不瞒你说,如今朝廷在镇江有三万水师,黄蜚和郑鸿逵各领一万五千人,只是二人对朝廷能否调得动,瑶草心里也是没底啊。”
马士英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如果扬州军放弃扬州西进,他们肯定能打下一片天地,可是南京的朝廷就全部暴露在了清兵的面前,这如何能行?
“请阁部让兵部下令吧,我去一趟镇江。”
罗剑对这个早有心理准备,昨天就派人连夜回了扬州,通知黄得功明天一早前往镇江会合。
“那行吧,我这就通知兵部下调令。”马士英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了。
见事情已经得到基本解决,罗剑也不多留,告辞了马士英直接去了钱谦益的府上。
昨天晚上罗剑躺在床上仔细回忆明末的历史,记起了明末一位大英雄如今正在南京城中,现在已经到了南京,怎么可以放过?
拜访钱谦益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是礼部尚书,而是因为他是国子监祭酒,还因为他有一个著名的学生,名叫郑森。
钱谦益没想到罗剑会到他的府上拜访,极是热情,还专门拿出了柳如是高价买来的玻璃杯为罗剑上茶。
罗剑一见,呵呵一笑,让护卫搬来两个箱子,打开一看,是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看得钱谦益两眼直放光芒。
“兴华,你这礼物太贵重了,太贵重了!”钱老先生嘴里不停地说着,心里却感到极有面子。
“牧斋先生,今天到府上拜访,兴华有事相求,不知牧斋先生可给兴华这个面子?”
“兴华有事但说无妨,只要钱某能办到的,当尽力为之。”
“我想去国子监看看,不知牧斋先生可否陪兴华前往?”
“呵呵,兴华,我当什么大事呢,我们这就前去如何?我让府里安排好酒宴,回来我们小酌几杯如何?”
“那敢情好,牧斋先生,我们这就前往如何?”罗剑有些急不可待了。
二人出了钱府,钱谦益一看罗剑并没有开车前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兴华,能否开你那神车前往?这国子监在玄武湖边,可是有些远呢。”
罗剑一听,这事好办,拉着钱谦益回到国公府开了猛士车朝北面玄武湖方向去了。
国子监其实离得并不远,出了石城门大街,左转进入丹霞街,再转到保秦街就到了国子监的大门前。
一路上钱谦益给罗剑细心地讲解着国子监的历史。
南京国子监始建于洪武年间,成祖迁都北京之后,改称南监,与北京的国子监并称“南监、北监”,两者地位是一样的。
到了永乐年间,南京国子监盛极一时,最多时有学生九千余人,后来大明局势糜烂,国子监已大不如从前,如今只有一千多学生在监中学习。
到了大牌楼前,钱谦益探出身子跟卫兵打过招呼,让罗剑把车直接开进了国子监的院子。
停了车走进国子监大院,两人沿着石板铺成的大道朝后面走去,道路两边森森的树木给人宁静的感觉,真是个学习的好场所。
路上遇到不少国子监的学生,见到钱谦益都是纷纷上前见礼,钱谦益摇着手让大家不用客气,学生们都是好奇地看着打扮与众不同的罗剑。
二人走进一个院内,院内宽阔的廊沿上一堆学生围在一起,中间一人正在侃侃而谈,听不清说些什么。
钱谦益就要上前喊人,罗剑止住了他,走近一起听着中间那人说话。
中间那人大约三十出头的年纪,正在给大家分析讲解当前南明朝廷所面临的形势。
罗剑一听,顿时有了兴趣,拉着钱谦益站在一群学生背后静静地听着。
“朝廷当务之急乃是联络大顺军、大西军共同抵御外敌,若如此,北面有扬州军抵挡鞑子攻势,西边有大顺军牵制满清西进,朝廷再励精图治,则局势尚有可为,否则以扬州军之军力,恐独木难支也。”
“圭年兄,只是大顺军和大西军都是朝廷死敌,况这大顺军直接害了先帝,这仇结得太深了,相要与其联合,恐朝廷之中阻力甚大啊。”
正说着话,有学生发现了站在外围的钱谦益和罗剑二人,赶紧上前施礼。
围成一圈的学生们也纷纷上前围住了二人,钱谦益抬手让大家安静了下来。
“听你们说到扬州军,如今老夫给你们介绍一人,你们恐怕早就想见他了吧?”钱谦益卖着关子。
“莫非这位就是卫国公、淮扬大都督罗天使?”一位二十出头、看起来十分精神的学生走上前朝罗剑拱手施礼。
“大木好眼光,这位就是淮扬大都督罗剑罗兴华,今天来国子监看望大家来了。”钱谦益看前面的年轻人,脸上露出赞赏的神色。
“兵部司务顾绛见过卫国公。”刚才在中间说话之人也走上前来施礼。
罗剑一听,真是大喜过望,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顾炎武。
历史上顾炎武经人举荐到兵部任司务,结果还没到任,清兵就已经占领了南京,顾炎武这才回乡组织义军对抗清兵,也是自那时起才改名顾炎武,如今南京未曾陷落,他却到兵部就职了。
顾绛目前连举人功名都未能考得,只是此时的他已经有了多部著作,如今在读书人中已经小有名气,这才被国子监的学生们请了过来。
“来,兴华,我给你介绍,这位是福建郑总镇的公子郑森,也是少有的俊杰啊!”钱谦益不等罗剑跟顾绛打招呼,急着向罗剑介绍着前面的年轻人。
罗剑觉得今天自己的运气真是好到了极点,竟然在国子监同时遇到了几位历史名人,只是这历史上的顾炎武和郑成功恐怕不会有了。
院子里尽是高大的树木,树荫下并不觉得炎热。
有学生抬了两张椅子出来,罗剑和钱谦益就在院里坐了下来,身边围了一大群学生,不少听到消息的学生也往这边赶过来,不一会院里竟站满了人。
钱谦益一看,站了起来,止住了大家嘈杂的说话声,“诸位请勿吵闹,今天卫国公拨冗前来国子监,就请卫国公给大家讲几句如何?”
听到钱谦益的话,围着的学生们尽皆拊掌欢迎。
罗剑站了起来,抬了抬手请大家安静下来,几步走到了廊沿上。
“国子监的诸位学子,大家好,今天幸得牧老陪同前来国子监,见到大家罗剑非常高兴。”
“见到大家能够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安心的学习做学问,我是由衷地感到高兴,我们与鞑子浴血奋战,就是为了让百姓有平静安宁的生活,当然也包括让我们的莘莘学子们能够有一张安静的书桌。”
罗剑宏亮的声音不紧不慢,众学子们也是安静地听着。
“但是满清鞑虏灭我中国,奴役中国之心已经昭然若揭,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依旧十分险恶,刚才听了顾绛先生的分析,罗剑是深有同感啊。”
顾炎武一听罗剑竟提到了他,诧异之余也有稍许的得意之色。
“我把顾先生的话归纳为八个字,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绛有些奇怪,自己何时说过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话啊?不知卫国公从刚才自己的哪些话里总结出来的。
他不知道罗剑不想剽窃这句话的“版权”,作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顾炎武已经初露其思想家的潜质,罗剑不想因为自己的剽窃让顾炎武从此泯然于众。
“诸位学子们,大家如果愿意在这国子监安心做学问,罗剑自当在前方浴血奋战,给大家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如果愿意投笔从戎的学子们愿与罗剑并肩作战,共抗鞑虏,罗剑自是在扬州扫榻以待,热烈欢迎。我就说到这儿了,谢谢大家!”
罗剑的话引起了学子们的一阵骚动,郑森看着罗剑的眼神中有一种狂热,顾炎武看向罗剑的眼光则充满了复杂的神色。
见时间已经差不多了,钱谦益站起来说道:“时间已经不早了,大家若要投奔卫国公,可去国公府投帖,大家都散了吧。”
“呵呵,可不是投奔我个人,是投奔我们共同的抗清大业。”罗剑笑着纠正着钱谦益的说法。
“对对对,是抗清大业。”钱谦益跟着笑着说道。
“牧斋先生可否请郑森和顾炎武同去?”罗剑走近钱谦益悄悄地说道。
“大木,你随我来吧。”钱谦益朝郑森说道,郑森是他的记名弟子,招呼起来自是随意。
“顾先生,今天冲着你的这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老夫想请你到府上一叙,不知顾先生可给老夫这个面子?”钱谦益朝顾炎武说道,言语中自有一种文坛领袖的傲气。
ps:新人新作,敬请支持!请收藏、推荐!谢谢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