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登基称王

  大业十四年一月一日,新年伊始。

  随着石破天惊的炮声九响,顿时鼓乐大作。

  曹旭端坐在乘舆中,下面礼官扬声高喝:“起驾!”。

  顿时,“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的声浪直扑而来,虽然曹旭早有心理准备,但此时此刻,依然感觉到一阵迷醉。

  祭天台前,乘舆落地,礼官将乘舆门打开,只见里面端坐一人。

  曹旭身着冕服,配九旒冕冠,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纹,共九章。

  带着微笑,从容站起,下得乘舆,这就是拥有扬、荆两地的王者。

  这时,钟鸣不绝,礼官高声应和,文武百官跪伏在地。

  “主公,时辰已到。”礼官提醒道。

  曹旭点了点头,说道:“开始吧。”

  礼官恭谨引路,曹旭一步步登上了祭天台。

  “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有幸目睹此景的数万军民,遥遥望见曹旭亲祈上天,都齐伏在地,高声欢呼了起来。

  在万民跪拜中,曹旭亲自向天帝燃烧祭品,诵读奏文。

  “臣杨虚彦谨告天帝:天下荡覆,民不聊生,鬼魅横行,臣本凉德,唯顺天命,就位吴王,必夙夜兢照,谋国计民生,冥冥上天,实鉴臣心!”

  一大团烟雾盘旋着升上天空,经久不散,好似象征祥瑞的霞云,蔚为奇观。

  围观的百姓距离很远,对高台上的一切都看不真切,可是空中的异相,他们却都看的清清楚楚。

  一时间,众人都心生敬畏。

  随着奏文的完成,曹旭怀里的传国玉玺震动了起来,无数画面涌入了他的脑海之中。

  只见长河滚滚,群山巍巍,平原大地,其中却有无数黎民众生,渔夫洒下渔网,农人挥舞镰刀,商客赶马行车,士子临风读书……。

  冥冥之中,只见无数道白气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白气在顶上汇聚,化作一团赤云,内里悬浮着一个三足两耳的小鼎。

  眼前的异象消失,祭天大典结束。

  曹旭下了祭天台,吩咐道:“传旨,上舆,回宫!”

  “是!”立刻便有人应道。

  只听三声炮响,旌旗蔽日,军民如龙,逶迄而行,返回城中。

  早就改建好的吴王宫大殿之中,文武百官汇聚一堂。

  曹旭高居于王座之上,群臣按礼仪,跪着高呼:“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

  喊着,一起叩下头去。

  “众卿家,免礼平身。”曹旭的声音之中,蕴含着无尽的威严。

  “谢王上!”百官起身,按照官位,依次站好。

  随后,便是政事堂、都察院,以及最近组建的将军府,朝堂三大机构的人事调整。

  这是一个需要通盘考虑的问题,不仅要满足扬州官员的需求,还要为将来有很大可能南下的长安官员留下位置。

  称王大典后,曹旭受命于天,受到上天垂青的传闻,越演越烈。玄武堂的人在暗处推波助澜,推动着消息的进一步扩散。

  这对扬州军,不,现在是吴军,进一步控制荆、扬二地局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吴王宫一间偏殿之中,曹旭正在招呼远道而来的宋师道。

  “拜见王上。”宋师道说道。

  曹旭点了点头,说道:“宋公子远道而来,请坐。”

  “谢王上。”宋师道坐下后,说道。

  曹旭问道:“不知道宋阀主对我求取玉致小姐的提议,有什么意见?”

  宋师道皱了皱眉头,说道:“家父对此事很感兴趣,只是希望吴王能亲自去岭南一次。”

  大殿之中的气氛,一下子凝重了起来。

  好一会儿后,曹旭忽然笑道:“‘天刀’宋前辈,还真是有意思啊。”

  宋师道长出了一口气,苦笑着说道:“我也知道此事不妥,只是家父的意思,不是我所能改变的。”

  “不知道这些日子里,慈航静斋的传人有没有去过岭南。”曹旭问道。

  宋师道摇了摇头,说道:“此事我并不知晓。”

  曹旭说道:“下个月,我将会对南方用兵,力争在春耕之前结束战斗。等到彻底扫清通往南方的道路后,自当南下拜会‘天刀’前辈。”

  “既然如此,我就把吴王的意思转告于家父。”宋师道说道。

  宋师道退下后,曹旭心中思考着。

  岭南其实是一个大范围,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这五岭之南的广阔地区。

  宋家以经营牲口、翡翠、明珠、犀象等土产起家,先起于雄曲,发展成地方势力,后来才逐渐成为天下四大门阀之一。

  虽然他们坚持汉统,但是偏偏岭南各地,都是少数民族。

  各郡太守由朝廷派遣,可是各部落酋帅照样管治民族的内部事务,无论宋缺的刀法如何厉害,宋阀的影响力怎样庞大,也改变不了岭南少数民族占有大多数的局面。

  因此,所谓的宋阀岭南军,如果短时间内动员受宋阀影响酋帅军,说不定数目可达十万。但是这种军队,几乎都是外族军,即便杀入内地,也难以成事。而真正的宋家军,倾其所有,其实也不过万许,根本无力争夺天下。

  摘下了宋阀的神秘面纱,明白了真实情况之后,曹旭心中已经不再像往日那般期待。

  不过,这件事情在政治上,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一统岭南,可以消除吴军的后顾之忧,不用再担心背腹受敌,这对整个朝廷的人心安定有极大的影响。

  此外,宋阀在蜀中的影响里也非常强。

  配合吴军的下一步西进战略,对于最终一统南方,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月,吴军以李子通为主帅,徐世绩、单雄信、程知节为副将,统兵十万渡江南下,兵锋直指吴军沈法兴和会稽郡的杜伏威。

  早就和吴军眉来眼去的江南世家大族纷纷起兵响应,吴军势如破竹,根本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杜伏威发挥了流寇的本性,继续向南方的永嘉郡、建安郡方向逃窜。

  而沈法兴则被吴军围困在了吴县之中,难以动弹。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武侠长生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