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嘉靖皇帝世宗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十六岁的时候,他只是兴王,武宗死了,遗诏召他嗣位,他自安陆兴王府入京,到了城外,礼部尚书请用皇太子即位礼,世宗立即拒绝,坚持着遗诏只是嗣皇帝,不是嗣皇子,十六岁的青年,这样地坚决,确实是一个英主的举动。
然而嘉靖二十五年底,皇帝已经开始步入垂暮之年了,按照现代人的观点,他还是壮年,他只是四十一岁,但是皇帝的年龄,和一般人不同,崇高的位置,使他的生活失去了上进的诱惑,于是他开始感觉到厌倦,再由厌倦感觉到倦怠了,从嘉靖十八年起,皇帝已经不视朝,二十年以后,便一直在西苑万寿宫,连宫内也不去,一切的政务,都在因循和颓废中间销磨了。
可是皇帝到底还是皇帝,脑袋清醒的皇帝更是如此,对于整个的政治,嘉靖皇帝仍然把持着最高方向,一点不会放松,他是洞内的虎豹,发怒的时候,会从洞内跳出来,打死些獐猫鹿兔,打的厌倦了,便仍回洞内,度那优裕懒散的生活,这是他这些年来的真实写照,以及之后的岁月里,他杀夏言,杀曾铣,杀沈炼,杀杨继盛,杀严世蕃,都是出自于这种心理。
可正如大家所明白的,皇帝到底是皇帝,一国至尊,在这样的位置上待的久了,的确是倦怠了,可是同样的,他的尊严,他的脸面也是旁人所不能触碰的,更不用说嘉靖皇帝这位个性极为强势的皇帝,更是不容许自己的威严被侵犯,北方蒙古人的数次入侵已经让他极为恼火,强逼互市更是让他怒火中烧。
中国的皇帝,除了少数几个个性强势的以外,大多数都是一样,你可以抢他的土地,杀他的子民,烧他的城池,都可以,但是唯独一点,你不能让他没有面子,你让他没有面子了,他就要尽起手下全部的兵马,浩浩荡荡的来讨伐你,尤其是嘉靖皇帝这种把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皇帝,你让他没面子,他是一定要报复的。
限于实力,限于军力,限于财力,嘉靖皇帝在最开始是无力发动报复行动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的怒火没有积攒,越是无力,这位强势的皇帝的心理就越是窝火,他天天修道吃斋,但是,他还是一个皇帝,他还是掌握着最高权力的人间君主,他还是一个人,很多时候,他的爆发只需要一根导火索和一点点火星。
曾铣提供了导火索,夏言点燃了它,于是,嘉靖皇帝的怒火被引爆了,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夏言带着极其兴奋和激动的心情离开了西苑,而嘉靖皇帝的内心也被一股豪气所充斥着,他觉得自己今年时来运转了,快要触碰到往日里极其渴望的境地了,他拒绝了道士们让他继续修道的要求,这在往日里是不可思议的,他脱下了道袍,回到了自己的屋内,令黄锦去府库找来当年太祖北伐和成祖北伐的资料,他要研究。
同时,皇帝下令兵部,将曾铣的奏折提交给兵部,令兵部研究,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方略,计算朝廷需要多少支出,是否可以支撑这样的战争等等方面,又下令户部提交近年来朝廷财政状况报告,很多年没有大规模政令发出的皇帝突然发出如此多的政令,让朝中臣子惴惴不安,不知道皇帝要做什么,但是嗅觉灵敏的部分臣子已经从皇帝的做法里明白,这是要出兵作战的节奏!
从这一日开始,朝廷内外,关于皇帝打算出兵作战某一处的说法开始流传,而等到兵部那里有确切的消息传过来的时候,大家终于知道,皇帝打算对河套用兵,将河套夺回来!为此将出动数万精兵和蒙古人大战一场!
郑光自那日之后就一直在家里面和徐渭一起读书备考,不问外事,不过也不知道是出于何种想法,皇帝下令黄锦每隔几日就给郑光送来生活用品的同时,还会送来朝廷内部发行的邸报,也就是关于朝廷施政方向的报纸,相当于浓缩精华版的人民日报,上面时不时的会刊登一些臣子的奏折,让大家知道朝廷最新的动向。
以郑光的身份和地位,本来是没有资格了解朝廷内部情况的,不过既然皇帝下令了,黄锦也一丝不苟的执行,郑光也就笑纳了,反正得知一些朝堂上的最新消息也挺不错的,徐渭得知以后羡慕嫉妒恨,也要求一起观看邸报,郑光自然答应了,两人也时不时的就一些时政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切磋。
今日早间,郑光和徐渭一起练过拳术吃过早饭之后,正在早课,黄锦又派人送东西来了,说起来皇帝也挺大方的,给郑光送的用品和钱财的数量都很多,连肉类和蔬菜都有送,郑光都觉得有些受宠若惊,不过皇帝既然送了,就受着便是,反正这点钱他们估计也不在乎,谢过来送东西的黄锦的亲信小太监,郑光便拿着邸报回屋和徐渭一起看。
“恩,看来最近挺安稳的,你把南边打平稳了,北边也出了一个曾总督,把北边打平稳了,现在南北同时安稳的时候可不多,最近估计皇帝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徐渭翻看着邸报的一部分,笑着说道。
郑光摇摇头,笑道:“这只是暂时的,不管是蒙古人还是倭寇,都不是省油的灯,一时的震慑只能维持短时间的安稳,若要长久的安稳,必须要出兵剿灭之,但是咱们现在没有这个实力,只能等待了,只是咱们不能总是坐着等着别人来打我们再还手,我们也要自己主动出击才可以,把战火烧到国门外,这才是……恩?”
郑光说着,眼睛却扫到几个很值得在意的字,不由得停了下来,专注地看着这部分内容,徐渭见郑光突然停住,便问道:“怎么了?看到什么了?”
郑光抬起头,盯着徐渭,紧紧皱着眉头,没说话,徐渭一把抢过郑光手里的邸报,不停的扫视,终于扫视到了一处他也觉得有些惊讶的地方:“平之,这是……请复河套疏?陕西总督曾铣……不就是打了胜仗的那个曾总督吗?我听说他很厉害的,不仅是进士出身,而且有军略,能打仗,真是想不到,他居然想要出兵收复河套啊?!”
郑光在意的点和徐渭的赞叹完全不同,他突然想起了一件有明一代非常有名的冤案,因为这起冤案,两名为国为民尽心尽力的臣子被冤杀,说不定可以改变明朝历史的一次机遇被白白错过,而嘉靖皇帝到底都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一直到隆庆元年才由隆庆皇帝宣布为那两位臣子平反昭雪……
一个是夏言,一个,就是曾铣。
两个郑光所尊敬的人。
这个时期的官员,能让郑光尊敬的人并不多,夏言和曾铣就是这为数不多里面的两位佼佼者,他们所共同主张的遏制蒙古,甚至走上汉武帝打击匈奴之路的策略,是真正行之有效的策略,河套地区本在明军手里,促成太祖北伐和成祖北伐,后来明军力量渐弱,河套被夺取,被蒙古人控制,以此为跳板,蒙古人屡次进犯,来去自如,明军疲于奔命,苦不堪言。
历代臣子里不是没有打算收复河套的人存在,孝宗皇帝弘治年间就有人提出要恢复河套,以此遏制蒙古,武宗年间也有杨一清锐意主张恢复河套,以此为跳板遏制蒙古人,进一步北伐蒙古,但是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搁置了,到了本朝,再度被提起来,并且被大名鼎鼎的三边总督付诸实施,被当朝首辅支持,情况一片大好。
是的,就是在这样一片大好之下,却隐藏着浓浓的杀机,嘉靖皇帝原本是赞同收复河套,甚至是大力赞同,乃至于罢免了三个不支持此举的巡抚,还拨出专款二十万两白银给曾铣使用,不断的称赞曾铣,这足以证明皇帝一开始是非常支持这个军事行动的,但是到某一天,情况急转直下,皇帝突然下诏质疑这次的军事行动,并且直接下诏斥责曾铣……
夏言和曾铣之死是被严嵩捣鼓出来的冤案,但是郑光更想知道的是,究竟是什么事情作为诱因,促使嘉靖皇帝改变初衷,甚至开始反对自己最开始的决定。
这是之前他自己大力支持并且为此做了许多准备的军事行动啊!
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