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萧四明
萧四明活了二十八岁,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最悲催的事儿,不是人去了天堂、钱留在了银行,也不是人活着钱没了,而是真的有灵魂穿越!
这事儿说起来都不会有人相信,但偏偏就发生了!
萧四明是个孤儿。
那年元旦,萧四明的父亲萧光杰买彩票中奖了,一激动,带着妻儿和父母、岳父母,借了一辆面包车开着,去少林寺游玩。不料,下山时天开始下雪,面包车底盘轻、打滑,正好在山路拐弯处迎面遇到了一辆往少林寺送货的卡车。萧光杰一把方向没打过来,面包车直接撞上了货车车头,被撞飞到山下。危机时刻,萧光杰的妻子张燕儿把儿子扔出了窗外,救了儿子一命。
萧四明当时还是不满周岁的婴儿。
出了六条人命这么大的交通事故,后事处理肯定不会马虎。只不过萧光杰和张燕儿都是单根独苗,没有直系亲属抚养孤儿萧四明。
有关部门准备把萧四明送孤儿院或者交给愿意领养的人家抚养时,少林寺后山上一个不问俗事的老和尚提出要收养萧四明,理由是肇事的卡车是给少林寺送货的,此事与少林寺有关,少林寺除了赔钱外,应当承担起抚养遗孤的责任。
这老和尚是少林寺后山的闲散僧人,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到少林的,也不知道他多大年龄,在少林寺里根本谈不上什么地位,说话自然就没有份量。
参与处理此事的人都不以为然,有人甚至认为这老和尚是看上了婴儿身后的巨额赔偿金,出言讥刺。但孤儿萧四明毕竟是个包袱,有人愿意抚养是好事儿。
再说了,少林寺的声望、财力在那里放着,把孤儿萧四明交给少林寺抚养,比交给孤儿院和普通人家显然好多了。
最后,动了恻隐之心的老和尚达成了心愿,把孤儿萧四明抱回了少室山后山的住处,开始抚养了。
老和尚的住处实际上是一个隐秘的山洞,里面石桌石凳石床一应俱全,洞口撘了一个茅草棚。偶尔到过此处的少林僧人.都以为老和尚住在茅草棚里,根本不知道茅草棚后面有一个宽敞的大石洞。
记事儿起,老和尚就拿出了一本用羊皮制成的书,教萧四明认字,用死记硬背的办法,让萧四明把书背的滚瓜烂熟。等到萧四明五岁,老和尚就让萧四明照着那卷羊皮书上的图画摆姿势、做动作,并开始教他练少林寺入门功夫打纸墩、罗汉拳、金刚掌、纵跳术和吐纳功夫。
这个时候,萧四明就已经知道那卷羊皮书是少林重典《易筋经》。只不过他谨记师傅的教诲,守口如瓶而已。
一直到12岁,萧四明的武学基础打扎实了,个子也长高了,再不上学就不好办了,老和尚才送他上小学。
一上学,萧四明发现小学的课程太简单了,就开始跳级。小学只上了一年,初中、高中加起来上了四年,就参加高考了。
那个时候,少林寺旅游业火爆,到少林武校学武的人也多,少林武僧的表演更是吸引人的眼球,有的武僧甚至上电视、拍电影。萧四明却从不心动,因为那些武僧的身手看在他眼里,一招一式都是破绽,慢的出奇,有形无神,纯粹是表演!
萧四明上高中时,有次过星期天,从登封城步行回少林寺,路上遇到一个老百姓赶着十几头牛在公路上走。车多,放牛的漫不经心、没有把牛赶离公路的意思,公路两头的开车的司机急得都狂按喇叭。
牛群受惊了,在公路上狂奔、横冲直撞,其中一头大公牛冲向了正在公路边行走的一个小姑娘,眼见就要伤人了,走在公路边的萧四明顾不上多想,几个纵跃蹿到了跟前,吐气开声,一拳轰出,打在大公牛的腹部,那牛竟然软绵绵地倒在地上。
不愿让人知道自己高明身手的萧四明三闪五闪不见了。放牛的找上了少林寺,硬说是少林寺的高手一拳打死了他的价值几千元的大公牛,让少林寺赔了一笔钱。
这事儿传扬出去,来少林寺学武的人更多了,甚至还有外国人跑来拜师,成了少林寺的洋弟子。
高考结束后,萧四明回少林寺后山的家里看师傅,才发现师傅已经在山洞里坐化了,面目栩栩如生,遗言让萧四明把山洞封死。
萧四明知道师傅是少林禅学、武学真正的大宗师,心无挂碍,坐化后也不愿外人惊扰,就遵照遗言,没明没夜地干了半月,采集山石,凿成方方正正的条石,把山洞封死,石头外面糊上泥巴,移栽了爬墙虎、常春藤、葛条等藤蔓植物,把洞口护的严严实实的,让外人根本看不出来这里原本有个山洞,这才爬在地上磕头、上香、祭奠了一番,下山而去。
那卷羊皮书《易筋经》,和师傅的遗体一起,被萧四明封在了石洞里。
大学毕业后,按照入学时签的国防生委培协议,萧四明去某集团军当文职军官。没想到入伍集训时,修炼易筋经的萧四明,在训练场上锋芒毕露,枪法好的不得了,战术动作更是干净利落,让负责培训的教官眼里异彩闪动,直接上报,导致萧四明被调配到了某部特战队,由文职军官变成了特种兵,开始了魔鬼训练。
训练结束,执行了几次不大不小的任务,萧四明就被保送到有“中国的西点军校”之称的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进修,毕业后回到某部当了少校作训参谋。
和平年代的兵,其实挺没劲的。训练、训练、训练,就是没仗打!唯一让作战参谋们能提起点精神的演习,大部分打的还是空包弹!
眼瞅着小日本在******问题上兴风作浪,眼瞅着美军的飞机、军舰在南海旅游,自觉着一身本事却又干着急没办法的萧四明,不知不觉中,兴趣发生了转变,转而研究开了世界军事史,向学者型转变。
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时,萧四明从电视上看到大阅兵威武雄壮的画面,心潮澎湃,就想到当年的抗战战场实地考察一番,为写一本全景式反映抗战的书积累素材。
主意打定,第二天一早,萧四明就向部队请假,坐车从北京出发,先去南口战役和大同会战时的天镇战场遗址考察,然后掉头南下,沿着侵华日军第五师团迂回攻击平型关的路线前进,实地查看平型关大捷遗址,计划再南下忻口会战遗址考察,经太原到晋东南八路军总部,最后沿高速路经娘子关返回石家庄,到冀中去看看地道战遗址和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最后去易县看看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再返回北京。
之所以选择这条线路,是因为萧四明觉得全面抗战虽然是从卢沟桥打响的第一枪,但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没有抗战决心,举棋不定,首鼠两端,导致10万人的二十九军在打响后指挥混乱、一溃千里。平汉线作战后期,因为刘峙畏敌怯战,同样是一溃千里!津浦路作战更没啥说的,韩复渠都因为畏敌怯战被******枪毙了,更加乏善可陈!倒是山西方面的太原会战,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南口战役、姜玉贞旅死守原平、忻口会战,打的都很悲壮、惨烈!我军的平型关大捷、火烧阳明堡机场、广阳伏击战、七亘村重叠设伏,更是永载军史的经典战例,值得大书特书!
同样,日军在平津地区作战和平汉路、津浦路作战中,因为对手不战自溃,也没有打出水准。倒是南口战役、平绥路作战、太原会战,打出了日军善于迂回包抄的特点,也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一路上,萧四明看的很认真、很仔细,力求将来动笔时能够写的鲜活生动,符合战场实际。
抵达平型关大捷战场遗址的时候,萧四明看的更仔细了,先由东北到西南沿着十里乔沟沟底的公路走了一圈,连现在依然保存着的当年坡下的一孔孔窑洞都进去看了看,然后顺着乔沟南侧的缓坡,上了崖顶,从当年担任拦头任务的685团的东南端往西北走,用自己的眼光复原当年战场原貌,仔细查看115师林聂首长的临时指挥所、各团伏击阵地、八路军迫击炮、机枪阵地和各部队出击线路。
这一看,时间就慢慢地流失过去了。等到萧四明最后想尽办法、绕远路奋力攀爬上乔沟北侧的崖顶、探索当年八路军为什么没在这里布设伏兵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站在乔沟北侧陡峻的崖顶,萧四明默默地想,若是生在抗战年代,自己肯定也是要当八路军的!杀鬼子、灭东洋,那才是真正的铁血男儿呢!
一念至此,萧四明就有点发痴,似乎他真的回到了当年平型关大捷战场,端着枪,刺刀闪亮,扑进了鬼子群中,左刺右挑,所向披靡!
想的太痴迷了,萧四明脸上挂着笑意,嘴角流着涎水,连天上已经开始打雷下雨都没注意到。
轰隆隆、轰隆隆,一道道闪电犹如银蛇狂舞一般,撕扯着黑得犹如锅底一样的天空。
一道闪电劈来,击中了正在臆想中的萧四明!
那一刻,萧四明脑子里“轰”的一声炸响,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再醒来的时候,萧四明发觉自己竟然灵魂穿越了,和一个同样叫“萧四明”的115师343旅685团二营五连的排长灵魂融合了,成了平型关伏击战中的生命垂危的重伤员了!
欲哭无泪!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