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心系百姓(第八更)

  山呼万岁的声音,在保和殿里久久回荡。

  朱厚照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他突然想到,自己在大同只是做了一点点的事,其实从一开始,他也没有太多地顾念过灾民,可是想不到,换来的却是这样真切的回应。

  他有些感动,这辈子很难有什么人能感动他,就好像一个恶劣的学生,突然因为无心之举而遭受了表扬一样,可是不管他信不信,事情却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睛又湿润了。

  他不由看向叶春秋,叶春秋也已拜倒,此时的他,在人群之中很不起眼,可是朱厚照很感激他,其实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叶春秋的功劳,是他种痘,是他稳住了诸卫,是他实行施粥,是他建立了次序,而接受鲜花和掌声的却是自己。

  的重托啊,陛下跑去大同,必定会点燃整个朝野的怒火,叶春秋这样的清流官,又怎么会不知道舆情呢?

  他更知道,一旦众人的愤怒汇聚起来,势必有人会借此来整治自己,所以在离开大同之前,他就已有了布置,而在大同负责此事的就是他的大舅哥王守仁。

  七万多份血印,大大出乎了叶春秋的预料之外,他本来只想凑齐个几千人就够了,毕竟几千在这个时代也绝对属于可观的数字,足以解决自己回京之后的麻烦。

  只是万万料不到这个数字竟是七万,这个时候,连叶春秋都情不自禁地震撼起来,毕竟没有人吃饱了撑着,会喜欢咬破自己的手指。

  这个时代,有一个很深的观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毁伤,而且……咬手指很痛的。

  今日朝堂中的人,哪里知道,当王守仁安排人提议联名上奏的时候,整个大同都在沸腾。

  甚至连叶春秋都不知道,无数灾民几乎将整个知府衙门都围了十几个圈,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人自发地组织起来,自备了草纸,然后让自己的邻里聚在一起摁下自己的手印,每一个人都将这联名的奏疏当做一件极为神圣的事,便是六七十岁的老翁和老妪都不肯落后于人,闺阁里不敢出来的小姐,也在自己的香帕上摁下了血印交了出来,络绎不绝的人,将代表自己心迹草纸、香帕、撕下的书页送到知府衙门里来,这是一个根本无须动员的动员,他们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情绪,自己想发自内心的表达自己的感激。

  收集这些,只用了七天不到,七天时间,拢共是七万三千九百六十二个血印就这么启程出发,两个沉沉的箱子,所代表的是坚如磐石的民心,比一切的证词和再浮夸的溢美之词都要有力。

  为了安全起见,王守仁没有将奏疏急着送入宫中,而是先送入了叶家。

  叶春秋虽然被关押在大理寺,当他知道是焦芳想要整自己的时候,他没有选择立即将奏疏送上去,而是授意叶家的人暂时先将这些奏疏藏起来,今日……就是它们重获天日的时候。

  也是今日,焦芳自鸣得意地以为叶春秋没有了退路,决心铤而走险,给叶春秋致命一击,而如今,他彻底地暴露了。

  焦芳虽也拜倒在地,可是与其说是拜,倒不如说他是瘫倒在地,因为此时此刻,他的身躯在不断地颤抖着。

  他的根基来自于刘瑾,刘瑾的根基来自于陛下,也就是说,他和其他的阁老不同,他是无根浮萍,无根浮萍与树大根深的大学士不同,他的权利是仰赖于陛下的。

  一旦为陛下所恶,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他的脑海里已转过了一百个念头,心像是被大锤一次次地重击一样,他感觉自己要完蛋了,正如叶春秋方才对他所说的那样‘焦公,你输了’,没错,是输了,而且输的一败涂地。

  此时,听朱厚照的声音道:“哼,你们就这样的冤枉人,就这样的看不起朕,就这样的认为朕只是个糊涂虫,跑去大同,就因为是被人怂恿的!哼,叶爱卿之所以承认,还不是因为你们非要这样的冤枉朕,朕固然是有错,叶爱卿想为朕背负这个错,你们呢,好嘛,喊打喊杀。可是……可是朕私自出宫,就算有天大的错,还不是因为你们。”

  朱厚照意气风发地看着跪了一地的大臣,声音里有着满满的自信:“你们每日在朕面前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总是你们说的吧,刘爱卿,你说,是不是你说的。”

  刘健心里已是感触万千,料不到朱厚照会咄咄逼人地问自己这个问题,他有点反应不过来,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

  只听朱厚照继续道:“还有王师傅,还有谢师傅,还有李师傅,可都说过这样的话,哼,朕信了,朕对此深信不疑啊。朕自然因为深信不疑,所以想到大同发生了灾荒,听到你们议论说,地崩加上瘟疫,雪上加霜,到时不知要死多少人,你看,民为贵啊,百姓都要死了,朕比之百姓,何其轻贱,难道就不能去大同吗?哼,方才是谁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朕告诉你们,大同军民才是千金之子,朕身为人君,前往救济,可谓是理所应当,为人君者,对军民的生死不能感同身受,那就是昏聩,是无耻,你们啊你们……太祖高皇帝还曾对你们说过,尔俸尔禄民脂民膏,想必你们这些话都忘了,若是没忘,怎么会如此冷漠?”

  朱厚照完全开启了得理不饶人模式,连珠炮似的,开始一个个对这些大臣大加挞伐。

  今日他是占着巨大的道德优势,所以一番话出来,谁也不敢反驳,大家只能跪着,一个个洗耳恭听的样子,乖乖地俯首帖耳。

  朱厚照把头微微抬起,将头仰角四十五度,然后看向殿中高高的梁柱,幽幽地叹了口气:“诸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记着朕的话,要心系百姓。”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庶子风流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