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也随着出了饭店,林一山这顿饭吃得简直比自己花钱还要堵得慌。
本来想自已结帐,结果周大海哪家伙非付不行,你一个平头百姓,让一个捕头请客,以后在这个街面上乍混啊!
看黄大海走路时像踩着棉花一样,肯定是喝得不少。
最好是喝高了,把脑子给烧糊涂,把今天的事给忘了更好。林一山心想。
如果真能把自己家的哪个大坑填平,哪确是一块好地块,紧邻永城县大街,再往北全是一个接个一的商铺,自己现在虽说没钱,不过等将来有了钱,在哪盖上几间商铺,随着永城县的发展,这必是一块黄金宝地。
也不知道安和有啥妙法,能搬到自己哪坑里去,反正林一山心里是一点没谱。
安和像是看透了林一山的心思,用手指弹了一下他的脑门,笑着说:
“放心吧,一山,哥哥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我既然应了这差事,就能办好,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附近,有铁匠铺吗?我想打样东西。”安和问。
“城北有一个”。林一山没好气地说。
两人来到位于城北的王记铁匠铺,铁匠王麻子正光着膀子,抡着比婴儿头还要大的铁锤打一副马掌。
旁边一位伙计使劲地拉着风箱,熊熊的炉火映得王麻子的脸像秋天熟透的柿子一样。
“掌柜的,打副东西”。安和说。
“打啥家什哩,先坐哪等会,我打好这副马掌,就给你弄”。
王麻子一口典型的豫东方言。
一个打铁的估计也没有纸和笔,安和就随便找了个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后世篮球框的模样。
王麻子三两下就把一副马掌打好了。
安和用手指了指地上画的篮球框对王麻子说:
“就按照这形状,给我打两副,圈内能放下一个西瓜就行”。
“打这玩意干啥哩”。王麻子显然看不出这玩意的用途。
“只管打来,我自有用处,不少你钱便是”。安和说。
王麻子便从铺内取出两条三尺来长的条状铁来,用钳子夹了,放在炉火里烧得通红,用钳子出后放在打铁案上,按照安和画的形状,用手中的铁锤叮叮咣咣地砸起来。
一袋烟的工夫,铁圈就打成了。
安和看了看,基本符合现代篮球框的形状,只是哪用于打造铁圈的条状铁比较毛糙,不像现代的圆滑饱满。
反正也不是用作打篮球的,并不影响使用,于是吩咐王麻子将铁圈两头的接口处弄变弯,就像农家用的勺把一样,以便将来固定在板子上。
让王麻子按照改进过的形状又打了一副。
“两副,共十个铜板”。王麻子说。
安和瞅了瞅林一山,林一山只好极不情愿地从怀里掏出铜板,一个一个地数给王麻子,只怕多出一个。
“咋了,一山,心疼了?以后清理瓦砾,填平大坑,全仗这铁圈了,这点小钱,花的值”。安和附在林一山的耳边神秘地说。
反正钱已付过,暂不管他,看他到底能扑腾出个什么来?
林一山嘴上安慰自己,心里却阴得像六月的梅雨季节。
走在大街上,林一山看到安和把两个铁圈套在脖子里,把嘴撅成猪嘴形,一顿一顿地往外吹气,于是便发出好听的声音,头摇得跟波浪鼓似的,显然他今天很高兴,仿佛明天就能成为大财主一样。
这个没心有没肺的家伙,又花了自己十文钱,做了两个不知所谓的铁圈来,哪可是十文钱啊!可买两斗稻米了,真是花别人的钱,自己不心疼。
想到此,林一山恨不得把安和哪晃动的大脑袋,立马揪下来当球踢。
想了想,毕竟认了做哥哥,还是算了,不过心里不解气,朝着街旁的拴马桩踢去,哪石桩没动,自己却抱脚疼得吡牙咧嘴。
再看看这家伙,一点也不心疼自己,反而幸灾乐祸的哈哈大笑。
老天好像很是配合林一山糟糕的心情,一会儿,从南边吹来了一阵风,刚开始细细妙妙的,街上的柳条,只是随它轻轻地摇着腰。
前巷谁家灶房屋顶的一缕炊烟,直直地往上长,后来就歪了,软得像里河水里飘荡的水草。
一两朵白得透明的云,像穿了白裙的少女一样,款款地向这边走来。
可不一会,哪风就大了起来,柳树全部乱了线条,披头散发的像个疯子,随即又扑撒下来,乱得象麻团一般。
哪炊烟直接就断了,远远的不见一丝烟气。
一挂攀在柳树上青藤再也攀附不住了,松了一下屈倦的手脚,一下像一条死蛇,哗啦哗啦地脱了下来,软成了一堆。
天上的白云,慢慢地就变了色,黑锅一样头顶罩着,仿佛中午一下子到了傍晚。
一看就是大雨来临前的征兆。
于是大街上的人们像浇了水的蚂蚁窝一样乱成一团。
小商小贩们开始慌手脚地收拾自己的摊子,贩马人牵着自己的马就往家干,慌乱中哪马踢翻了卖碗人的一个陶碗,哪卖碗人一边叫骂,一边收拾自己的摊位,完全没工夫找贩马人索赔。
大风中一个老汉牵着一头羊,哪羊迎着风,行走不动,老汉就在一边在后面边骂,一边使劲地抽打着手里的鞭子。
安和拉了林一山就往家跑,还没到家,天空就得被撕开了一个口子,大雨直接倾倒下来。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