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匠作营的技术研发也取得一些进展。
匠作营的匠人们虽然是这个时代的高级技术人员,但他们在江海洋眼里还差的太远,因此,他准备不定期地给匠人们上课,用自己的后世先进知识和理念来提高他们的素质。为了让匠人们日后有针对性地研制新武器,他讲课时,都是拿当前的几样冷兵器和热武器举例,不仅在宏观上讲武器的未来发展方向,还在微观上讲某一种武器的利弊,并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在古代,没有像后世那种带比例和透视关系的三视图,像明朝的等著作,已经是武器图中的巅峰作品了。但其中的插图都是使用毛笔画的,线条粗细不一不说,更重要的是没有统一的单位、比例和透视关系,不过是幅画而已,指导实际操作的价值不大。
传道授业自然需要教材。
目前骷髅帮行驶在海上,没有教材可用,江海洋只好提供了他绘制的各种图纸,作为教材参考。他的图纸都是使用自制的铅笔、比例尺、曲线板、圆规、角尺等绘图工具,绘制出来的三视图,是照图就可以生产的专业图纸,绝非的那种插图可比。
匠人们早就听说大当家画的地图非常好,如今,再一看这些精细、准确、漂亮的武器图纸,才知道大当家的本事可真不是吹的,恐怕当世也没有这样的高人啊!他们一个个看的恨不能从眼睛里伸出钩子来,都将这些图纸奉若圣旨一般。
每天,江海洋都要给匠人们上制图课。
其实,不论是古代还是后世,激发科研人员最大的动力,除了物质上的刺激外,就是在学术上的引领了,有时候,后者甚至要超过前者。
起初,匠人们还都自持手上有着别人垂涎的高深技艺而骄傲,可当江海洋给他们上了几次科技启蒙课,再看了其绘制的图纸后,他们终于知道什么叫坐井观天了,敢情,自己就是井里那只自以为是的青蛙啊!他们才知道,原来,大当家在科研方面才是真正的专家和高手,于是,他们都心甘情愿地、老老实实地,做起了这个十**岁大男孩的属下和学生来。
技术要转变成为实物非一朝一夕之功,可能需要数月乃至数年才会有成果,因此,江海洋很早就给这些课题小组,各自分配了海战和陆战武器的攻关课题。他期待这些课题,将会成为日后他一直在技术上领先于世界的保障,目前,一些课题小组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
例如望远镜组。
其实,望远镜主要是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因此,江海洋给望远镜组上课的时候,讲的就是光影成像这些基本的原理,使他们明白望远镜的制作原理。
在后世,早期的军用望远镜以6~8倍居多,到了21世纪,流行7倍的军用望远镜,因为人的目视距离约为7公里。因此,江海洋要求匠作营最好将望远镜的倍数做到6~8倍。如今,双筒望远镜的研制已经初见成效,只要有合适的场地,来炼制符合要求的玻璃镜片即可。
其他如鱼雷艇组、水雷组等的研制,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后世,有一句话,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这句话形象地描绘出后勤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在古代,军队战斗力弱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后勤运输能力奇差,骑兵是唯一的快速反应部队。以后,江海洋也会有自己的骑兵,不过,那也只是达到和古代军队的运输能力持平而已,他还想拥有更强运输能力的快速反应部队,所以,拥有车载工具是建立比骑兵更强大的快速反应部队的基础。
日后,骷髅帮迟早要登陆并建立陆军,所以,他必须现在就开始考虑建立陆军的事情。霹雳炮威力大,轻便易于移动,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江海洋的主要武器;红夷大炮射程远,刚好可以和霹雳炮形成远近火力的配合;因此,他想将这两种火炮都搬到陆地上使用。于是,他要求匠作营,研发可以将这两种火炮安置在上面的车载工具,以便实现这两种火炮的移动发射。
这段时间他一直构思线膛火炮。
他发现,铸炮技术和膛线切割技术是线膛火炮研制的关键,前者他可以利用后世的钢铁冶炼技术来帮助实现,但在没有发明水力切割技术之前,膛线切割仍然无法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由于手工生产膛线费时费力,而且产量又小,所以想要进行批量生产和技术进步,机床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设备。
目前,匠作营已经在进行机床项目的研发了。
如果线膛火炮能够研制成功的话,那他将会所向披靡。哪怕他只有魔鬼号一条战船,只要不被包围,炮弹充足,即使再多的战船也奈何不了它。线膛火炮虽然厉害,但离研发成功却遥遥无期;米聂枪和米聂弹虽然比线膛火炮的研制容易一些,但也不可能在短期内研制成功;所以,他准备用自己的后世先进知识和见识,对现有的红夷大炮进行改进。这样,他的红夷大炮也比别人的厉害一些。
后世人根本不知道古代的红夷大炮发射有多麻烦。
发射前先填装火药。填装火药的工具叫长柄勺,是一根前头带个勺子的木杆,弹药手先用长柄勺盛满火药,然后伸入长长的炮膛里,倒出火药,再用塞药棒将炮膛里的火药压实。接下来才是填装炮弹、点火发射。火炮再次发射前还要将其复位,然后再重复之前的一套动作。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繁琐的动作,所以,素质最高的英军也只能做到最快两分钟发射一次。
红夷大炮最大射程不超过十里,和后世的火炮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这是因为,红夷大炮的发射火药爆炸时,会从炮弹和炮膛之间的空隙流失一部分,所以,发射火药对炮弹实际起到的推力作用相当不完全。
针对这个问题,江海洋准备对发射火药进行改良。
懂火药的人都知道,火药的密度和爆炸强度成正比,火药的密度越大爆炸力越大。古代人对火药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就更谈不上火药密度的问题了。江海洋准备设计制作一个发射火药的压缩模具,对发射火药的压缩密度、形状、重量进行标准化。
为此,他亲自绘制压缩******模具的比例图,并指导工匠们进行铸造。
铸造好的压缩模具是个方形的铁块,中间铸有一个和红夷大炮口径一样粗细、炮膛底部形状完全一样的炮膛。为了使压缩的发射火药与每门红夷大炮相匹配,他将使用的每一门红夷大炮编号,然后根据其口径大小,铸造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压缩模具。
压缩火药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将火药倒进压缩模具里,然后,将直径与压缩模具相同、底面为半圆球形的压缩杵伸进压缩模具里,最后,在压缩杵上施以几吨的重力,将火药压实。为了避免在压缩的过程中,压缩杵和压缩模具摩擦产生火星儿,引起爆炸,压缩杵采用硬木质。
人员在一定距离外操作,即使有危险也不会伤及他们。
经过压缩,发射火药被压制成固体形状,上面带有一个绳圈,填装火药时,弹药手用蜗杆提着火药上的绳圈,从炮口快速装入炮膛。这样,只需要几秒钟时间,大大加快了填装火药的速度。压缩成型的火药和圆球形实心炮弹的接触面达到严丝合缝的程度,可以将火药的推动力完全施加在炮弹上,再加上经过压缩的火药密度大,具有更大的爆炸力,所以会增大红夷大炮的射程。
江海洋又对红夷大炮的炮弹装填方法进行了改良。
他给实心炮弹包裹上一层浸过硝酸钾的亚麻布,这样在装填炮弹时,炮弹与炮膛之间更顺滑,不仅可以加快填装炮弹的速度,还可以使炮弹和炮膛之间形成良好的闭气作用,增大膛压。发射火药爆炸的时候,就不会从炮弹和炮膛之间的空隙流失,从而增大火炮的射程。
经过试验,在改进了火药和炮弹装填方法后,红夷大炮提高了30%的装填速度,增大了20%的射程,这在古代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绩。
经过压缩的发射火药爆炸力虽然大了,但可能会炸膛。
江海洋从来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组织火炮组和冶铁组,给每门火炮铸造了三个铁箍,将炮筒和铁箍都烧红了,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铁箍套在炮筒上。当炮筒和铁箍冷却后,二者就紧密地结为一体了。这下解决了炸膛的问题,两个组的技术人员都对江海洋佩服得五体投地。
西方人很早就懂得定期对火炮进行保养,他们定期将火炮放到镗床上校核炮膛。
那明朝人是如何保养火炮的呢?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