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理会这些,继续他的访问之旅。
在这个时代的欧洲,不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大多数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也得不到很高的报酬,不仅如此,很多人甚至穷困潦倒。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现在,江海洋有的是钱,所以,他在这些国家网罗了众多的科学家,如:罗贝瓦尔、费马、笛沙格、卡瓦列里等。欧洲有一些非常著名科学家,如:布鲁诺、培根、伽利略、开普勒等,但他们已经逝世了,于是,他网罗了这些人的接班人及他们的著作。除了人才,他还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书籍、实物等等,他准备把这些人和物都带回去,让他们在华夏开枝散叶。
欧洲有“文艺复兴”,主要是文学和艺术,属于精神层面的修炼,这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和平年代还可以。但在这个时代,他认为科技才更重要,必须先强国强民,之后再建设精神文明,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在这方面,历史已经给了人们太多血的教训,所以,他想弄个“华夏科技中兴”。
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话是至理名言,可惜这个时代明白的人不多,但江海洋明白。实际上,他的欧洲之行就是一次文化掠夺,他想提高民众的素质,想将欧洲这些先进知识转化成生产力,让华夏在古代就成为世界强国。
……
一个月后,巨舰舰队绕过好望角。
江海洋知道,巨舰舰队已经从大西洋进入印度洋。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涉足印度洋,他对印度洋也算比较熟悉了。每次踏足印度洋,他都让人详细记录印度洋的数据,完善海图、风图、洋流图等,所以,巨舰舰队行驶在印度洋自然非常顺利。
船上的科学家们看见江海洋的航海资料,都佩服的五体投地。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迦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这些人都是举世闻名的航海家,但即使他们重生,看见江海洋的这些航海资料,也都要甘拜下风。他们的那些成就在江海洋眼里不值一提,别说航海了,日后江海洋还准备航空。
之前,舰队向南行驶,现在,舰队变成向东北行驶了。
……
数日后的一天早晨,巨舰舰队到达马达加斯加岛以北的东部海域。
江海洋估计藏宝岛就在东边的海域。
日后,他想做的事情需要天文数字的钱,而且,他现在有十三艘战舰组成的巨舰舰队,有的是空间,于是,他决定将藏宝洞里的金银珠宝都带走。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
现在,巨舰舰队有十三艘战舰,找藏宝岛自然快捷很多,刚过中午就找到了食人族居住的岛屿。江海洋知道,由此径直往东行驶十几海里就是藏宝岛了。
下午,舰队终于找到了藏宝岛。
故地重游,江海洋和艾莲娜都感触颇深。
艾莲娜甚至带女儿到藏宝洞一游,她希望女儿也见识一下父母亲定情的地方。有亲卫营和尖刀连这样强大的保镖,江海洋自然不担心安全问题。
由于江海洋急着赶回奄美岛,所以,次日一早舰队就出发了。
之前在欧洲各国,江海洋收集了大量的人才、资料和实物,现在,他又收集了大量的财宝,这一趟欧洲之行,他赚了盆满钵满。
舰队驶向巽他海峡。
从这里到巽他海峡,都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人们都感觉海上生活变得枯燥起来,唯独江海洋依然忙的脚打后脑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俗话说:官越大责任越大,江海洋就是如此。
他是巨舰舰队的当家人,要操劳整个舰队的事情及带回来的人和物;他还是救**的当家人,要为救**的将来打算。这不一有空,他就到科技司的舱室,和科研人员搞技术开发。当初在欧洲时,一些比较难搞定的科学家,就是被这些科研项目吸引来的,现在,这些科学家也参与到研究中来。
对风帆战舰而言,霹雳炮确实威力不小,但其射程太近,因此,江海洋想研制出雷&汞来,这样,就可以研制出后装触发式炮弹。但科技司一直没能攻克这个项目,他只好退而求其次,研制使用发射霹雳爆炸弹的火炮。结果,由于钢铁冶炼技术问题,炮管的质量不过关,总是炸膛,所以,也迟迟未能研制成功。为此,他甚至去英国都带上了相关研究人员,路上也一直在研究。
在英国时,他招聘了很多技术人员,其中就有钢铁冶炼方面的人员,因此,钢铁冶炼技术问题终于得到解决,铸造的炮管质量达到要求。在离开英国之前,该项目终于研制成功。
这是火炮革命性的变革。
这种火炮参照二百多年后的英国阿姆斯特朗炮设计制造。
阿姆斯特朗炮采取多层复合炮身结构,炮身由大小双管组成,其中小管内刻有膛线。早期,炮弹使用铸铁制造的球形实心炮弹,像米涅弹一样外涂软铅以噬和膛线,并产生旋转,中后期,则改为现代炮弹式的圆锥弹头。铁质的实心弹的重约50公斤左右,即110磅炮。早期,阿姆斯特朗炮设计为后装炮,但因为过于精密,造价昂贵等原因,后来,又改为前装炮。
实际上,阿姆斯特朗炮就是红夷大炮的升级版,只是多了膛线而已。
江海洋将这种新研制的火炮命名为“威震天”。
威震天火炮参照阿姆斯特朗炮,也采取多层复合炮身结构,炮身由大小双管组成,其中小管内刻有膛线,炮弹参照霹雳爆炸弹设计制造,装填方式为前装,口径为110毫米。威震天火炮虽然参照阿姆斯特朗炮设计,但威力比其厉害多了,仅炮弹为爆炸弹就让其望尘莫及。
威震天火炮需要滚轧机,加热炉、水锤、车床等大型成套工业设备,来制造材料和切削零件,但由于目前的科技限制,威震天火炮无法量产,只能采取手工泡制。目前,科技司只制造出一门威震天火炮,装备在旗舰纵横号上。由于江海洋要去巴黎,所以,又将其装备在死神号上。这也是他敢于单舰去巴黎的一个原因,他相信,凭借威震天火炮和霹雳炮,没有人能挡住死神号。
科技司还有很多项目都在研制中,例如飞艇。
现在,江海洋在谋求制海权,但这还远远不够,作为后世人他知道制空权意味着什么,所以,已经开始筹划这方面的研究了。
……
一路之上,巨舰舰队这样的存在,自然没人敢招惹。
半个月后,巨舰舰队终于出了印度洋,到达巽他海峡。这次,江海洋没有让舰队改为夜间通过,而是大大方方地通过。荷兰海军见到巨舰舰队的强大阵容,吓得都没敢靠近,只是远远地坠在后面,“护送”巨舰舰队通过。现在,江海洋没有时间,否则,他肯定会打下雅加达。
穿过巽他海峡,巨舰舰队就进入太平洋了。
数日后,巨舰舰队终于到达距离奄美岛不远的德岛,江海洋决定在此补给。
驻守德岛的救**见到巨舰舰队的风采,自然是欢欣鼓舞。
趁着舰队补给的时间,江海洋视察了一下德岛的防务,及德岛的民生情况。视察期间,他自然要询问奄美岛的情况,结果,他得知了数月前郑芝龙进犯奄美岛的消息。
他恨郑三炮和川娃子这两个惹祸精,心想:你们就不能老老实实地待着吗!临行之前,我再三强调不能招惹郑芝龙集团,结果,你们就是不听话。虽然你们全歼了来犯的船队,但郑芝龙集团不是普通海盗团伙,又岂能善罢甘休,现在,事情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不知道形势发展成什么样了。不行,我要尽快赶回去。
想到这里,他立刻终止视察,命令舰队起航。
舰队起航驶向奄美岛。
……
次日上午,舰队前方终于出现了陆地的轮廓。
大家都知道前方的陆地就是奄美岛,所以,整个舰队都抑制不住的高兴。终于快到家了,时光飞逝,一眨眼,人们离家已经一年多了。
船上从欧洲带回来的外国人也都非常兴奋,同时也有点忐忑,前面那块陆地就是我们的新家吗?不知道是什么样?真希望快一点到达,好亲眼看看。
舰队又行驶了一段时间,估计很快就到望乡港了。
此时,江海洋正站在船头瞭望,他心里也非常兴奋,心想:舰队会先路过望乡港,然后才会回到奄美港,要不要先到望乡港打个尖儿呢?算了,还是不要了,这样,今天晚上就可以见到圆圆和苏珊娜了,还有昭子等人,我都想死她们了。圆圆和苏珊娜的地已经晃了一年多,恐怕,早就干涸的不成样子了吧?都怪我,这次回去我得好好的给她们浇灌一下,否则,真是太对不起她们了。今晚是双飞,还是3p呢……
忽然,前桅上的瞭望哨大喊道:“不好了!不好了!大当家,前方有好多好多船。”
江海洋听了一惊。
当初在德岛,他听见郑芝龙进犯奄美岛的消息时,心里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因此才终止补给赶回来。没想到,他的预感竟然应验了。
他一伸手,旁边的亲卫递过望远镜来,他接过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
他的眼睛一下睁大了。
原来,他在望远镜里确实看见很多很多的船,少说也有一两百条,将望乡港围得水泄不通。因为距离太远,他看不清楚这些船上挂的什么旗子,但他直觉是郑芝龙的船。
其实,这些船可能是海盗、琉球人、日本人、郑芝龙中的任何一个,但一两百条船,前两个肯定不可能了,他们没有那么多船。日本人,凑上这些船不是没有可能,但他们如果要打奄美岛,肯定会先打灭日港和奄美港,然后才是望乡港,等他们打完灭日港和奄美港,要是还能剩下这么多船,打死他都不信。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再加上他在德岛听到的消息,他认为这些船肯定是郑芝龙的船。
现在该怎么办?
想到这里,他立刻命令舰队停下来。
现在,巨舰舰队处于那些船只的侧后方,还不容易不被发现,但如果继续前进,而又没有想好怎么办,一旦被对方发现,将失去原本拥有的优势。
江海洋在思考怎么办。
江海洋果然厉害,只是从船只数量上就猜出是郑芝龙的船了。
这些船是郑芝龙的船吗?确实是郑芝龙的船。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当初,救**经过完美的一战,全歼了来犯的郑芝龙船队。
起初,郑芝龙派出讨伐船队后,隔三差五还能接到消息,但接到的都是不好的消息,讨伐船队两个多月都没有找到罪魁祸首,后来,干脆连消息都没有了。他左等没有消息,右等也没有消息,他就奇怪了,难道,麻三带着讨伐船队另谋高就,或者自立为王了。不能啊!就算他想那么做,也敢那么做,兄弟们也不会同意啊!因为他们的家人都在我手里,怎么敢有异心呢?
又等了一个多月,他实在等不下去了,便派出几伙人去找。
结果,找了一个多月都没有找到讨伐船队。
郑芝龙就奇怪了,难不成讨伐船队上天遁地了?
又过了半个多月,其中一路人马终于传来消息,说讨伐船队到过山东一带,之后,便再也没有人见过讨伐船队了。这下,郑芝龙彻底失望了。
此时,集团内部谣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
郑芝龙心想:不行,说什么都得找到讨伐船队,哪怕是只找到讨伐船队的一块木头也得找,否则,日后还怎么压得住手下的人,那不成了谁想走就走吗?于是,他派人北上朝鲜、日本,南下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甚至有一路前往北印度洋去找。
常言道:皇天不负苦心人。
一个多月后,北上朝鲜、日本的一路人传回消息。
郑芝龙接到消息大吃一惊。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