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虎与狼(一)

  刘宏的葬礼是在一场淅沥沥的秋雨中进行的。德阳殿外,黑压压的匍匐着数千人,最前头的官员们皆是全身素镐,穿着白色单衣与白色头巾,头上无任何冠冕。而刘宏的遗体由太常寺的寺卿小心翼翼的经过沐浴、饭晗、盘冰、小敛、大敛等诸多礼仪,最后被安放在德阳殿正中央的灵柩中,按照礼制,何皇后和董皇后带领着诸宗室女子于灵痛哭。

  大殿外,袁隗则手奉《尚书顾命》高声宣读着:“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颒水。相被冕服,凭玉几。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

  袁隗宣读完毕之后,一位年纪尚幼的男孩在张让的牵引下缓缓步入德阳殿中,随着小男孩的迈入,殿中的众人旋即止住了哭声,皆是低着头,却又悄然目不转睛的望向来人。

  “辩皇子,请站在这里。”走到一旁,张让松开手,轻轻指向那樽放着刘宏遗体的灵柩对身边的小男孩开口道。

  小男孩自然便是刘宏的长子刘辩了,今日之事他自然已经为母后百般叮嘱,只见他一步一步的走到灵柩前,然后沉稳的望着面前的众人,展现出一丝与之年纪不相符的稳重,而举手投足间亦是隐隐带着一抹上位者的气势来。

  “大行皇帝德配天地,光照上下。不获胤嗣之祚,早弃万国。择贤近亲,考德叙才,莫若皇子辩,年十三,嶷然有周成之质,春秋之义,其以辩为大行皇帝嗣!”张让从怀中取出一卷黄色卷轴,来到大殿之中,高声诵读起来,声音虽不大,然而大殿中静谧无声,他的话一字一句的清晰落到所有人的耳中。

  俄而,两位宫娥来到刘辩身边,缓缓搀扶着这位小皇帝走到堂上的龙榻上坐下,然后再搀扶起刚才还伏在地上痛哭的何皇后,来到龙榻侧后方早已准备好的太后位,二人正准备要扶何皇后坐下,何皇后却是双臂使力,挣开两名宫娥的手,缓缓转过身凤目中精光闪烁,扫过大殿之中众多昔日与自己平起平坐、而如今只能匍匐在自己脚下的嫔妃们,脸上不自觉的闪过一抹若有似无的得色。

  待到刘辩和何皇后各自就位,太尉杨彪缓步入到殿中,双手高捧着一物,正是那枚由和氏璧所刻、从秦始皇之时便流传下来的传国玉玺。秦汉时期必须要有了此物,君王的即位才能被视作正统。杨彪东面跪授刘辩玉玺,这也标志着刘辩正式即大汉皇帝位,成为又一位少年天子。

  其后中黄门掌兵以玉具、随侯珠、斩蛇宝剑授太尉杨彪,杨彪起身走出德阳殿,告令群臣。

  “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见到太尉持随侯珠、斩蛇宝走出大殿,皆是不约而同的高呼万岁。何进跪在百官最前方,因此任谁也看不到他眼中闪过的自得意满之色...

  萧瑟的秋风之中,簇拥着白盖车的送葬队伍缓缓驶出洛阳城北门,来到早已修建好的文陵之外。文陵乃是依山开凿,所依之山是为邙山,山方三百步,高十二丈,在雒阳西北,去洛阳二十里,乃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东汉王朝便有数字帝王的陵寝在此山之中。

  刘氏宗亲将刘宏的灵柩送入陵寝之中,一干内侍缓缓将陵墓的大门阖拢,再也没有一丝光线能照耀到其中,至此大汉朝便正式告别了这位十二岁便登基为帝、在位二十余载的君王。

  三公为刘宏议定的庙号为度宗,谥号为孝灵皇帝。用“灵”字来称呼刘宏,也不知算不算是一种讽刺。

  喧嚣片刻之后,浩大的队伍缓缓离开文陵,邙山再次归于冷清。远处,一轮血红的夕阳缓缓落下,只留下些许余晖撒过巍峨的山脉,留下无尽的落寞之色......

  **********************************************************

  世人皆言:一代新人换旧人。佛家亦是有语:人死如灯灭。新的君王即位,那么第一件事便是要抹去旧时代的所有印记,所以更换年号就是所有君王即位后的第一件大事。

  只是对于新帝第一个年号定为什么,朝堂上却有了一番不同的争论。

  本来太常寺的鸿胪卿等老学究们研究了许久,进谏说可将年号定为“昭宁”,董太后听了深以为然,说是大汉朝自中平元年黄巾之乱陡起,已然动荡许久,昭宁二字对于需要安宁和修养生息的大汉朝时局甚为贴切。

  然而何太后(也就是刘辩生母何皇后)却是持反对意见,不知是何人为她想了一个“光熹”的年号。熹者,光明也,在何太后的眼底,在自己儿子的领导下这大汉朝的前景必是一片光明,因此她坚持应该定此为年号。

  因为刘辩尚幼,按照惯例,由太后辅政。这样问题便出现了,在年号这个事情,两位太后皆是争执不下,谁也不肯退让半步,那么到底应该听谁的呢?

  董太后年长德高,乃是先帝刘宏的生母,先帝在世之时,她在后宫中一向是说一不二,如何看得起其它宫人;然而何太后却是当朝天子的生母,有道是母凭子贵,如今自己的儿子做了皇帝,何太后自然觉得自己应该凌驾于后宫所有人之上,自然亦是不会妥协。

  就在两个女人僵持不下,将此事放在朝议上与众大臣商议之时。何进却是首先站了出来,旗帜鲜明的支持定“光熹”为新帝年号。

  而何进一出言,朝堂上顿时形成了一边倒的局面,除了少数默然不语的朝臣,绝大多数官员都附议何进所言。

  眼看众怒难犯,董太后无奈,只得勉强同意以“光熹”为刘辩登基后的第一个年号,不过任谁也看得出她心中的愠怒,甚至拂袖而去之时,连睬也未睬身侧的何太后一眼。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卧龙战记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