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纠结的华佗

  第五十九章纠结的华佗

  北军五校,到了东汉,实际已经成了一种荣誉职务,大部分时候都由勋戚、名流来担任,比如窦武执政期间,以侄子窦绍为步兵校尉;曹节当权之时,以其弟曹破石为越骑校尉;而故太尉袁逢在晋位三公之前,曾担任屯骑校尉;刘照的老师马日磾,在历史上也曾担任过射声校尉。由此可以看出,北军五校素来是清显之职,常人一般是没有资格就任的。

  黄忠出身寒门,先前出任大将军从事中郎,已经让人觉得十分惊讶,如今更是一跃成为射声校尉,无论是升迁速度,还是破格提拔的程度,都让旁人为之侧目。

  对此,有人猜测是何进为了进一步掌控北军所采取的举措,有人则认为这是何进日渐跋扈的表现。不过,出奇的是,身为皇帝的刘宏,却并没有出言反对,相反,他还颇有些欣喜的通过了这一任命。

  后来,通过多方打探,众人才明白了刘宏的想法,原来,这一切,全赖黄忠的名字起的好。你想,一个人名字叫“忠”,表字是“汉升”,这个彩头,哪个皇帝不想要?特别是值此多事之秋,刘宏既想有擅长用兵的将领来擎天保驾,又怕将领手握重兵之后,生出不臣之心来。因此,像黄忠这样,既有能力,名字又有好彩头的将领,自然深得刘宏的偏爱了。

  荀攸虽然谋功第一,全赖他的奇谋妙策,汉军才能大破黄巾。可是,同样,汉代对于军功的赏赐,重斩首、夺城,而轻谋划定策,因此,荀攸也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赏赐。对此,刘照等人都为荀攸抱不平,而荀攸自己却没有什么怨言,显然对这方面的得失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颜良因夺取敖仓、克复荥阳的功劳,也同样进爵关内侯。文丑则惨了一点,身负重伤的他,虽然因为华佗的救治,捡回了一条性命,但是喉咙受伤后,说话的声音也变得极其沙哑难听。虽然身负重伤,但是汉代又没有以伤势论功的规定,因此,文丑虽然也升了几级爵位,但却远不如颜良的关内侯了。

  刘照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心中也十分惋惜,便派遣何咸亲自出面,去探望慰劳文丑。与此同时,妙手回春,救了文丑一命的华佗,也来到了洛阳,投函求见刘照。

  对于华佗的到来,刘照当然是欢迎之至,扫榻以待。随着来到汉代的时日越来越久,刘照突然意识到,在这个时代,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并不是什么宫廷政变或者州县叛乱,因为这些变故,刘照都可以利用自己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掌握,一一妥善处置。

  而唯独有一样东西,即便刘照再怎么先知先觉,也无法预知;即便刘照对历史的把握再怎么精准,也对其无可奈何,这样东西,就叫做疾病。

  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得病!就算刘照再怎么小心,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就没个什么头疼脑热的。而重点在于,在汉代,就连后世经常被人们斥为“伪科学”的传统医学,也尚处在起步阶段,许多理论都还没有得到完善,药材的分类辨识也存在着很多谬误,甚至不少地方,还带有明显残存的巫术色彩,比“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原配的蟋蟀”更不科学的东西多得去了。这你叫从一出生就打各种疫苗,享受惯了现代医学的刘照同学,怎能不怕?

  然而,身为一名文科僧,刘照同学虽然对传统养生理论有所涉猎,但对现代医学体系,却是一窍不通。事实上,现代科学的分类越来越详细,体系越来越庞大,理论越来越繁多,分工越来越明确,“百科全书”式的人才,在现代科学体系内,已经基本上没有可能出现了。因此,就算是专业学医的,也不能保证自己精通各科,包治百病,又何况刘照同学不过是一个门外汉呢?

  而且,现代医学也是建立在现代工业科技基础上的,没有现代工业科技的支持,就算真有“百科全书”式的能人,也不可能在现代工业科技基础一片空白的古代,复制出现代医学来。

  有人曾开玩笑说,在现代社会,哪怕是水龙头里滴出来的一滴自来水,也都是工业文明的象征,是各种现代科技联合运用的成果。一滴自来水尚且如此,又遑论医药呢?

  所以说,摆在刘照同学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依靠传统医学的力量,来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好在,虽然传统医学在现代社会,被屡屡斥为伪科学,但是,任谁也不能抹煞,传统医学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当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相比西方的“传统医学”,到了十九世纪前期,还拿放血疗法和鸦片作为包治百病的手段,中国的传统医学已经算是十分科学了。

  而刘照要做的,就是极力促使传统医学,尽快的成熟、完善起来。想要达成这个目的,自然离不开当代医学达人的支持和帮助,而华佗,正是刘照心目当中的最佳人选。

  一般来说,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医,按后世流传的说法,有三位,分别是华佗、张仲景和董奉。这里面,董奉出生的年月最晚,大约要到建安二十五年才出生。而张仲景的事迹,又太过模糊,甚至,你都没法断定,在当前到底有没有这个人。

  与华佗不同,张仲景在、中,不仅没有传记,甚至没有任何文字提及。最早记载张仲景事迹的书籍,是成书于唐代的,其生平比较完备的资料,则成文于宋代,而张仲景举孝廉、担任长沙太守的相关资料,则在宋以前的文献中,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张仲景的许多事迹,都是由后人逐步敷衍、完善起来的故事,尽管张仲景本人的医术水平,和他所作的,应该不是后人凭空虚构的,但是,想凭借这些水分很大的资料,就判断张仲景生活在刘照所处的这个时期,未免有些草率,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由此可见,眼下刘照真正有把握找到的名医,只有华佗一人而已。只不过,华佗经常在外行医,踪迹不定,刘照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将他请到洛阳来。想不到,这一次华佗居然主动找上门来了。

  刘照没有任何的推脱和迟疑,立刻在弘农王府召见了华佗。见面之后,刘照很是吃惊了一番,在他的想象中,华佗应该是那种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谁知,见面之后,刘照才发现,华佗相貌,说好听点,叫做面容古奇,说难听点,那就是五官实在长得有些不和谐……

  而华佗的装扮,也是正式得不能再正式,庄重得不能再庄重的儒服,显然,他对今天的会面,心里十分看重,同时,他又怕刘照将他视作医工一流的人物,因此特意郑重打扮,凸出强调自己士人的身份。

  一阵寒暄过后,还不等刘照说出“久仰”、“渴慕”之类的话语,华佗反倒先开口了:

  “臣闻殿下天资聪颖,创制出了‘痘苗’,可以防治虏疮。如今,天下四方,百姓受虏疮之害者,不知凡几,故而臣斗胆请殿下传授‘痘苗’的制作方法,好让臣也能四处行医,救治患有虏疮的百姓。”

  原来如此!刘照闻言,恍然大悟,看来华佗还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不会平白无故的找上自己。

  不过,对于华佗的请求,刘照并不想草率的答应。首先,种痘法是正一道籍以发展壮大的利器,刘照必须保证正一道在民间传播途径方面的专营权,同时,种痘法也是刘照改革道教,让道教走上“科学救人”道路的起点,因此,刘照不能随意损害正一道的利益,违背自己做出承诺,将种痘法透露给华佗知道。

  其次,按照史书的记载,华佗虽然精擅医术,但是汉代医生乃是贱役,华佗自分出身士人,因此特别不愿意被别人视为医生。而刘照却恰恰想让华佗负责医学方面的工作,这恐怕并不怎么符合华佗的心意。因此,刘照需要一个足以让华佗动心的筹码,来让华佗心甘情愿的替他做事。

  显然,种痘法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足够份量的筹码。

  看到刘照沉吟不答,华佗有些急躁,赶忙又向刘照一礼,再次拜请道:“殿下,臣此来,绝非为了一己之私,窥探仙方。实在是近些年来,天下大疫流行,百姓深受其苦,虏疮便是其中之一。殿下素有仁慈之名,还请哀怜天下生民,万不可将种痘之法深藏禁中,秘不示人啊!”

  “华君过虑了。”刘照对华佗用上了一个客套但却显得比较生疏的称呼:“并非是我要将种痘之法藏起来,秘不示人,事实上,我已经将种痘法交给了正一道,让他们在全天下推行。只不过,正一道刚刚建立,人手不足,故而迄今为止,才刚刚遍及河南境内罢了。”

  看到华佗想要说话,刘照轻轻摆了摆手,示意华佗继续听下去:“华君的技艺,我早就有所耳闻,将种痘法交给华君,我也不用担心会出什么差错。只是,华君有所不知,痘苗的制作,绝非一人之力可以承担,当初,为了减弱毒性,培育出合用的熟苗来,宫中动用了上千的人力,这才得以成功。而且,痘苗以预防为主,也就是说,最好是在没有患病的时候,人人都种上痘苗,才能避免日后患上虏疮。这可就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了,甚至不是十个八个人的问题,而是成百上千,一个里接着一个里的百姓种痘的问题。华君,以你一人之力,就算再加上你的弟子,能做得到吗?”

  “臣一人之力的确有限,可是,如今河南以外的地方,百姓根本没法沾渥到殿下的恩泽雨露,若是殿下肯将种痘之法传授给臣,臣一人之力虽然微薄,但好歹也能让一部分人受此恩惠,还望殿下开恩!”华佗继续恳求道。

  “华君,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可拘泥于一时一地啊。将种痘法交给你去行医,故然可使一部分人因此受益,但若是华君你肯帮助正一道培养人才,让更多的人懂得行医治病,这样,天下的百姓岂不是受益更广?”刘照劝诱道。

  “这……”华佗闻言一愣,他虽然收过几名弟子,可是像刘照所说的那样,大批培养医学人才,他却从来没有想过。

  “殿下,教授医术恐非一日可成……”华佗吞吞吐吐的说道。

  “普及种痘术,更非一日可成。”刘照打断了华佗,道:“华君培养的医者越多,种痘术的推行便越快,而且,除了种痘,他们还能替百姓诊治其他的疾病,如此一来,天底下有多少百姓可以从中受益?功德无量啊!”

  “不妨跟华君透个底吧,日后,正一道会在各个郡国设‘治’,在各县设‘观’,除了宣讲大道,为百姓祈福祛灾以外,还会赈济贫苦,施医舍药,尽力使天下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华君可愿共襄盛举,为天下百姓尽一分力呢?”

  说完,刘照便细细打量起了华佗的反应,只见华佗依旧迟疑着,不肯表态,刘照不由得大失所望,看来,华佗的医术虽然高明,却没有救济天下的仁心,看来自己这一回是白白浪费口水了。

  看到刘照面色不予,华佗一咬牙,拱手道:“非是臣不愿襄助殿下,成就此番功德,实是臣自幼习读经书,不忍弃圣贤之道而执贱业……”

  刘照闻言,登时明白了华佗的顾虑。由于华佗出身士人,因此,虽然他的医术十分高明,却偏偏怕别人把他当成医生来看待。之前,他虽然四处行医,但却总保持着士人的矜持姿态,然而,如今若是他答应了刘照的请求,专一以教授医术为业,那便在旁人的眼中,进一步的坐实了他医生的身份,这就让华佗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了。

  历史上,华佗之所以不愿意在曹操身边长时间的当差,就是因为他以前四处行医的时候,都是超然的姿态,出现在病人的面前,不管那些病人的身份多么尊贵,都至少要以上宾之礼来接待华佗。

  而在曹操身边,华佗却只能沦落得跟一般医工地位无二,只能在左右侍奉,听候召唤而已。因此,华佗才借故跑回了家乡,并自矜其能,以为曹操也会像之前的那些病人一样,倍加礼遇的请他回去。可惜,他遇到了曹操,那时的曹操,岂是愿意受人挟制的主?华佗的傲娇,直接把自己的性命给送掉了。

  这一切,都要怪中国古代的社会分级制度。古代,人民被分为四个阶层,即所谓的士农工商,其中,工这个阶层,是涵盖范围最广的,不仅包括了工匠,就连在一切在古代被视为“方技”的职业,比如医生,还有卜卦的、算命的、看相的、看风水的等等,都给归在“工”这一阶层内。

  而中国又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因此,工、商这两个阶层,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就显得十分低下了。事实上,农民已经处于社会的底层了,只不过由于国家重视农业,所以农民还能算作是“良家”,而地位比农民还低的工、商这两个阶层,就被视为“贱役”,子子孙孙都抬不起头来。

  况且,商人的地位虽然低,但却有钱,有了钱,多少能弥补、挽回一些社会地位,因此,实际地位最低的阶层,反倒是工了。

  华佗本属于四民当中排第一的士人阶层,如今,要他面对最底层的“工”的身份待遇,他当然不肯了。

  “元化。”刘照改口称起了华佗的表字,以示亲近:“日后,我自会设法免除医者和工匠贱役的身份,你大可不必为此担心。再说了,朝廷也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医药之事,难道朝廷任命的官员,也是贱役吗?”

  “而且,如今世间流传的药物,名称、功效都并不统一,存在着不少的谬误之处。我有意组织四方名医,编纂一本药经,考证药物的实际功效,并为其统一命名,不知元化可愿为我主裁此事?此书修成之后,其地位不在之下,足可使编纂之人名垂青史——我亦不吝封侯之赏也。”

  刘照已经将话说得十分透彻了,只要华佗愿意帮他编纂药经,他便许诺给华佗封侯之赏。

  华佗又怎么会听不明白刘照的意思?名垂青史,封侯之赏,这些突如其来的喜讯,竟让华佗有些措不及防。一瞬间,华佗只觉得气血上涌,太阳穴涨的难受,头也有些犯晕。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复了激动的心情之后,华佗这才避席下拜,道:

  “自今日起,臣华佗誓死追随殿下,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三国之最强皇帝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