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父子坦诚
济北贞王刘勃,是西汉时期淮南王刘长(高祖第七子)的第二个儿子,大名鼎鼎的刘安(《淮南子》的作者)就是他的兄长。做为刘勃的后代,刘陶这个“汉室宗亲”,事实上和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是一个性质。不过在东汉,虽然在血缘关系上已经距离很远了,但是西汉诸侯王们的后代,其“宗亲”的身份还是被承认的。
历史上,黄巾之乱后,刘宏在各地设置“州牧”一职,由宗亲、重臣担任,其中的刘姓宗亲,除了幽州牧刘虞出自东汉东海王刘强(光武帝的嫡长子,始为太子,后出封为东海王)一脉外,其余如益州牧刘焉和后来的荆州牧刘表,出自西汉鲁恭王刘余(汉文帝之子)一脉,而兖州刺史刘岱和扬州牧刘繇,则出自西汉齐孝王刘将闾(高祖之孙,其父刘肥是高祖庶长子)一脉。
相比东汉的诸王宗亲被严加限制、约束的情形,西汉诸王的后代,在东汉的朝堂之上,则要自由和活跃得多。一方面,他们的血缘关系离东汉皇室太远,对皇位的继承权构不成威胁,另一方面,他们又毕竟是高祖之后,同一个刘姓的血脉,所以更受皇帝的信任。
刘陶之所以能引起刘宏的关注,其才干固然是一方面,而他宗亲的身份,恐怕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之前听到你招揽了不少剑客、游侠,说实话,为父也颇为担心,生怕你驾驭不住那些桀骜不驯的武夫。杨栋遇刺一事,更是令我疑虑倍增。好在有了刘卿的事例在前,足以说明这些剑客、游侠,并非不能为朝廷所用。而我儿近日的举措,也算是处置有方,井井有条。如此一来,我便能放心了。”
“终究是儿子粗心,一开始就轻忽了门客的管束,酿下了大错。”
“一个小小的议郎罢了,又没一点眼色,上疏攻讦我儿,不就是想邀取清名吗?说到聚养宾客,袁绍那小子,少说也养了近千名吧?怎么不见他上疏弹劾?他袁绍养得,我儿就养不得?至于地方上的豪强,聚养宾客,出入引车骑数百乘,横行州郡的,难道又少了?他们能够如此肆意妄为,我儿又何须战战兢兢?”
听到刘宏的话,刘照不由得心里一个大大的“囧”字。既然在刘宏眼里,袁绍他们聚养宾客,就属于“肆意妄为”,那么自己招揽豪侠,他就真的毫无芥蒂?这就好比一个皇帝对托孤大臣说“伊霍之事,君可为之”一般,只要这个大臣还有些微的政治头脑,他定然会明白,皇帝其实是不放心自己啊!他当时就该伏地流涕,大表一番忠心的呀!
不过看刘宏的意思,怎么也不像是敲山震虎或者指桑骂槐的样子。也许,是自己年纪太小,还没到“等着接位”的敏感时期,又或者自己的父亲并非“雄猜之主”,对自己的儿子没有那么多的疑忌?
看着刘照期期艾艾的样子,刘宏忍不住笑道:“阿弁,你什么都好,就是心事太重。你我一家父子,何须做两家心思。就算你‘忧谗畏讥’,也须知道,以父子之亲,只有彼此之间生出了芥蒂,生分了,才会给别人挑拨离间的机会。以后你有什么顾虑,当着我的面说出来便是,万不可闷在心里,暗自猜疑。”
话说道这份上,刘照只好说:“是,父皇,儿子日后定当推心置腹,凡事都与父皇坦诚,绝不再胡思乱想了。”
刘宏点了点头,将话题岔开:“明日开始,就是你所说的‘十六强’的比赛了吧?能历经淘汰,进入十六强的,可都是数一数二的高手,他们之间的比斗,想必更加精彩,我也是渴欲一观啊。不如明日开始,比赛移到阿阁举行,以便观看,如何?”
阿阁是南宫的一处建筑,位于兰台之北。和贮藏皇家图书的兰台不同,阿阁乃是皇帝在宫中检阅部队的地方,可谓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了。刘宏将比武移至阿阁,也算是选对了地方。
“儿子没有异议,回去就便通知他们去准备,明日挪到阿阁举行比赛。”
说话间,车驾进了东明门,芳林园遥遥在望。刘照起身告辞,刘宏点头允诺。
刘照下车后,站在路边恭恭敬敬的等候刘宏的车驾离去,他身边的近侍,如侯谨、鲍炜、关羽等人,也都纷纷下马侍立一旁。刘宏在车中一眼瞥见身材高大的关羽,不由得好奇,掀起车帘问道:“那边长身美须髯者,是何人啊?”
关羽闻言,上前下拜施礼,禀道:“臣虎贲侍郎关羽,拜见陛下。”
刘宏想了想,道:“关羽?哦,我倒是听说过。你是河东解县人氏?在家乡犯了罪亡命出奔到洛阳来的?”
“臣惶恐。”关羽见皇帝突然提到自己的罪责,心里一时也颇为慌乱,不过他很快就平稳了情绪:“臣一时放肆,触犯了国法,还请陛下治罪。”
“哈哈”刘宏笑了一声,道:“关卿勿优,我并非要追究你的罪责。看你仪表堂堂,举止甚有威仪,实乃不世出的虎将,如此人才,我又岂能不爱惜呢?弘农王慧眼识英,拔你于亡虏之中,待之如亲,你日后要好好报答才是。”
“臣自当竭尽心力,报答主上,虽肝脑涂地,亦不悔也。”
那边随侍在刘宏车驾旁的蹇硕,也向这边望了过来,反复打量了关羽一番后,又满腹心思的移开了目光。
刘宏的车驾远去之后,刘照登上了自己的安车,乘车回到了崇光殿。
刘照将比赛明日即将移到阿阁举行的消息告诉了鲍炜、关羽等人,让他们提早做好准备,并嘱咐道:“宫中不比外面,诸事皆可随意,你们回去先教一教诸位豪杰在御前的各种礼仪,到时候千万别在天子面前失仪。再就是嘱咐他们入宫之后,不要四处乱走,免得和宿卫的兵士起了冲突,到时候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鲍炜道:“幸好比赛已经过了大半,如今参赛的只有十六人而已,否则仓促之间,教导那么多人礼仪、规矩,保不齐就会出什么纰漏。”
胡旭道:“反正日后要以军法约束他们,不如早点将规矩宣讲清楚,好让他们令行禁止,有法度可循。”
“哦?”刘照道:“莫非彦伟已经把军法规章制定好了么?”
“承蒙殿下以重任相托,臣不敢怠慢,已草拟出一份军法制度,又经曹郎中令过目,进行了修改和补正,今日正好可以进呈给殿下过目了。”胡旭说着,便从衣袖中取出一卷简册来,双手捧过额头。侯谨上前接了,转交给了刘照。
“如此甚好。彦伟你吏才干练,娴于法度,而孟德博览兵书,通晓军制,有你二人齐心合力,想来这份军法规章,肯定是尽善尽美的了。”刘照打开简册,粗略的浏览了一遍,整部军法,以刑罚的轻重分类,从死刑的“七禁令五十四斩”到肉刑的笞杖诸条,一一不等。
“这份军法,作为军中的规制,应该说没有什么缺点了。只是,如今要管束的,是一班剑客、游侠,他们平日里散漫惯了,若是一上来就用如此严厉的刑罚,恐怕还没过几天,就砍得剩不了几个人了。”刘照笑道:“如果因为舍不得他们的才干,最后从轻判处或者减轻处罚的话,那军法的威严,也就荡然无存了。我看,不如暂时将死刑全部改为‘禁闭’如何?至于笞杖嘛,那倒是不必改了,都是些皮糙肉厚之辈,一顿板子还是吃得住的。”
“殿下所言有理。”胡旭道:“的确应该有一个让他们适应的过程,只是不知这‘禁闭’是何种惩罚?代替死刑,会否处罚过于轻了?”
“呵呵。”刘照微微一笑:“彦伟,你可千万别小瞧了这‘禁闭’之罚,我敢说,对于那些莽汉子来说,这‘禁闭’可比挨板子苦多了,甚至有人宁可杀头,也不愿多坐一天的禁闭呢。”
看到众人都起了兴趣,刘照接着道:“这禁闭之刑,说起来也十分简单,就是准备一间封闭了门窗的屋子,将犯错之人关到里面,自省过错,期间每日只供一餐,他人不得与其交谈。禁闭的日数,从三日起,到七日、十日不等。即便是铁打的汉子,也难熬过半个月,用来杀一杀那些豪侠的野性,是最好不过的手段了。”
众人听了,不由得面面相觑。
唯有胡旭家里世代为郡县之吏,精通刑律,也颇知道一些牢狱中勾当。那些狱吏都各有一套手段,想让罪囚生就是生,死就是死,而且手法巧妙,外人根本看不出门道来。其中有一个法子,就是将罪囚关到狱中最深最黑的牢房里,每日只给一顿最粗劣的饭食,如此炮制半个多月,罪囚就算勉强不死,也是奄奄一息,九死一生了。
禁闭的法子,跟这套手段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意在惩戒,而非致人死地罢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