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弓手新军

  弓的制作虽然有几十道工序,但是在手艺人还没有成为中产阶级的古时真正所花费的工时却不多。单体长弓在选材和伐木上有很大要求,造价不过相当于英国的四五十公斤小麦,复合弓的价值也不过千文钱大概普通年景一石粮食而已。

  张家众人并不缺钱,二三两银子的工钱和奖励也不在意。短时间内也不缺材料,制作一百几十百余张弓的二百多斤鱼胶与牛筋并不难搞。但是要在满足大半年时间里的职业化训练,如今的少年营弟中选出来的弓手可不再有当年张海在盐山老家时的那种条件了,不可能用实体弓来进行成本高昂的训练了。

  “加把劲!”

  “啊!”

  “呀!”

  山寨的围墙内拆掉了很多原有不必要的建筑,用这太行山上常见的山石简单的垒起了如迷弓般的数道石墙。近百个少年营的孩子利用缴获来的长矛搭在石墙构成的窄巷上进行正手引体向上的训练。

  经历过战争淘汰下来又被挑选来接受训练的百余名少年当中没有体质太差的,也根本没有超重的,多数人的意志力也远高于后世的普通学生。但即便如此,短短数天的时间里基本掌握了正手引体向上要领的这些人大部分拼尽全力也只能拉出七八个引体向上,距离最低标准也远的很。

  弓箭手力量训练所需要的那几块肌肉更有特殊的侧重点,因此在利用引体向上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要求双手的距离更宽一些,按这个要求进行训练的话多数人的成绩一下下降到四五个。

  除了略宽手距的正手引体向上,要覆盖住弓手所用力量群的辅助动作还有反手俯卧撑。就是在一个抗洼处,两臂加紧身体,手肘向后抬起,双手支撑在身后的坑沿上。腰挺直,屁股向下坐,之后用两臂的力量把身体撑起,同样以抬高脚的方式增加强度。在加上少量的正手俯卧撑训练就基本覆盖了弓手所需要的主要肌群。

  尽管考虑战场实际快速追求战斗力形成的情况下,准确性不是首要要求。但要将弓的力量真正的稳定发挥出来还是需要各肌肉群协调性方面的训练,近百个孩子在力量训练之外每天还是要进行十几次牛劲拉力器的锻炼与十几次利用缴获来的弓箭所进行的拉弓训练。

  早春的时节已经来临,除了战备警戒与值班的部队绝大部分少年营战士与张家众弟子都投入到了让人紧张而疲劳的训练之中。那些已经跟随张海练武数年的习弓弟子筋与肌肉纤维的力量早已赶超了这个年龄段关节的上限,可经过进一步的力量训练在射速与稳定性潜力上也有很大提高。

  张海在安排训练计划的时候也参考了幼年时父亲对自己的要求,并没有连轴转的满附荷要求。进入了青春期的少年,肌肉在这种逐年的锻炼中逐渐显现出来,尤以张海为最。

  一天轮休的闲聊的时候,修习火器一名思路广阔的学塾弟子忽然问:“你说这人的力量从何处而来?”

  “应该是这健子肉吧?”

  “不对,这弓臂的力量更多来源于筋,人应该也是如此。年幼的时候师傅根本没有什么肌肉,力量也是同样惊人的。”有名习弓的弟子仔细想了想却说道。

  张海也不清楚人的力量形成的全部因素,但肌肉并不与力量成正比这个道理他是明白的。尤其是一些天生神力的人比如自己,年幼的时候的确与常人无异,但却有惊人的力量。上战场以前的张海只有与家师亲人弟子们单对单过招的经验,有时候甚至觉得一个肌肉过于发达的人对于近战肉搏乃至行军打仗是个负担,可是经历过起事以来不少激战之后张海却改变了看法。那些无关武艺技巧摆设作用居多的肌肉也并非任何实际用处都没有,在真实的战场上一个身穿盔甲却没有必要胸腹肌肉乃至腿肌的人挨上铳箭也有可能遭受有关筋骨的致命伤,而如果有必要的肌肉做为阻拦,则最多不过是淤青血肿而已,盐山城头多次披甲的时候遭到钝击却不至于长时间丧失战斗力的自己多半也是靠这少年以来所长成的并不算夸张身前健子肉。

  “海哥哥!爹在李师傅那里叫你!你快看看去吧!”这时远处忽然传来柳香的声音,张海起初不明所以,仔细一想才猜测出了大概:八成是新造的三石强弓已成了。

  果然不出所料,其实早在起事不久的时候张林也同样有了进一步改进弓型的想法,只是他更多考虑的不是所有持弓弟子,而是张海本人这个对队伍的战斗力也起不小作用的射手。

  新完成的三石强弓花费了数斤重的鱼胶和牛筋,弓身立起来足有两米,新造的重箭重量也足有约莫四两或一百五十克左右。

  已经过了身材体力成长速度最快的年纪,经过这些日子以来的锻炼,张海的肌肉和气力还是稍有加强。可依然感觉到这崭新的三石强弓所需要花费的气力大为不同也已感觉出来:

  比较长的弓梢增加了力量接近最大时的包线。

  第一箭瞄向的目标是一张板条大盾后披着锁甲的七分厚的木板,尽管新的重箭比寻常箭支重出了一两,可似乎箭道却依然近似以前那样平直,如同强弩射出的最优的轻箭。

  第二箭瞄向的目标是三张张披了锁甲的七分厚的木板衣架。经过多次战斗的实战,张海与弟子们也大致总结出一个规律,一名敌兵身体自身的防御阻力在弓箭面前与七分后的木板相当。

  从寨子所在的山腰到目标所在的山头足有二百多米远,但索性在晚间的风不算大,两箭都没有射偏目标。可近距离观察的时候张海却不由的有些失望,虽然箭支将两张披着铠甲的木板完全穿透却终究没有力量再杀伤第三个披甲的人了,同之前相比在远距离的威慑力或许有所提高,但并不是本质上的提高。

  “再试试这支,向内屋的墙壁上射试试看”父亲张林说道。

  第三支箭粗如轻标枪一般,重约莫十一二两足有四百克左右的样子,拥有三寸左右特制长钉般的铁箭头。在新制的优等三石重箭之下似乎也以毫不比寻常箭支逊色多少的箭道钉如墙中,入石至少深达两寸。张海终于意识到这有这怎样的意义:“能够以弓箭射速发射的踏撅箭!”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明末英雄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