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四百年烈烈雄风,绝不能亡于朕手!
本以为暂时摆脱了董卓,可以及时享受一下帝王般君临天下的美妙滋味,可此时回忆起西迁之民的惨状,竖立而坐的刘协,心中一股郁结之气,久久不能散去!
在这个时空,世族就是后世的权贵阶级,他们掌握着知识,更掌握着大汉权利和财富的通道。
在大汉,想要做官,首先要成为郎官,这是出仕的重要途径。要成为郎官,有三种途径,一则是任子,借父兄功绩得保任郎官;二则就是举孝廉,然后通过公府的考试,才能成为一名郎官,三公九卿自然也多出其中;三则是家里有钱,赀选为充任,出钱买的郎官却是很少能够真正为官的。
在这里面,举孝廉最能显示世家豪门能力,想要举孝廉,就得要要有足够的名声,还得要郡守的赏识。
如此猫腻就在其中,响亮的声名一般都是相互吹捧出来的,就比如后世的明星包装,所以世家子弟大都有一个较佳的名气,而寒门世子却是默默无闻地沉沦世间。
有了名气之后,便是举孝廉之时。但是各地郡守皆以世家人为之者多,所以很多被举孝廉之人,都是世家子弟。
尤其是三公九卿的大臣之间,今天你吹捧我的族人一下,明天我便给你儿孙吹一下;今年举我儿孙为孝廉,明年我便投桃报李,推荐你的族人。
就这样,世家大豪凭借举孝廉把握着大汉权利的通道,进而控制住大汉的政权。当然财富也是大半掌握在他们手中,毕竟财富往往依附强权而存在,没有权利保护的财富只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
但这又是一个视商人为卑贱之辈的年代,所以诸多豪门积累财富的方式就是买地!
一代积聚一代,致使天下半数良田尽皆落入世家之手,而无地耕种的苦农们,只能签订卖身契约,成为雇佣农。
当今的世族豪门,他们要钱有钱(大庄园,兼并土地),要人有人(部曲、佃客、奴婢,依附民很多),要官有官(四世三公),要文化有文化,要武力有武力。世族们兼并土地两百年,将自耕农变为雇用农,致使天下半数百姓为奴,生活不如狗,所以才有黄巾之乱!
忽然的,辇中的刘协想起一个末世皇帝,他可以说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唯一个比较不挨骂的亡国之君,也是少数几个亡国之后依然让人念念不怀的帝王。
连造了他十几年反的贼首都是这样形容他的:“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他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他有魄力、有能力、有雄心。
但是他的一生,却用“无力回天”这四个字来概括,他就是明末崇祯皇帝。
想到这里,刘协冒了一身的冷汗,因为他和崇祯实在是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同样是末世帝王,同样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同样也有一定能力,同样手下有诸多名臣武将!
他有孙承宗、袁崇焕、孙传庭、洪承畴、熊延弼、曹文诏、卢象升、祖大寿、秦良玉等名将,朕也有皇甫嵩、朱儁等老将,也有张辽、徐晃等未来大将,也将有赵云、黄忠等将来投;
他有名臣杨嗣昌、左光斗、杨涟、史可法、杨鹤等;朕也有王允、黄琬、盖勋、荀攸等;
他即位不到三个月,便缢死权臣魏忠贤,两年内就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而朕在接下来的半年内,也会送董卓入地狱,将西凉全军收为己用,一扫朝堂上的董党势力;
但是?但是???
就算朕这样做了,依照崇祯的步伐,一步一步的清除董氏一党,而后朕是会像崇祯一般地付出全部的精力与明末庞大的文官集团抗争,最终自挂东南枝;还是能够再开大汉盛世么?
但!
盛世又是什么呢?
盛世是天下世族安享太平,肆意兼并土地,使得天下半数百姓尽皆为奴为婢么?
盛世是及时行乐、纵情声色、世风日下的士风之气,而普通老百姓和寒门只能仰豪门鼻息而活,从他们不削而弃之的垃圾中捡食而过吗?
盛世是整个天下的权利和财富通道尽皆被阀门所阻,钱和权上、下之间通道不通,让富者欲富,当权者专权,而贫者更贫么?
若这就是盛世,那乱世又是什么呢?
“呵呵~~~”
刘协自嘲地笑了几声,朕穿越而来,就是为了保住这个时空世家的利益不被董卓侵犯,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兼并土地,奴役天下百姓么?
朕来到这里,真的只能够顺从世家的利益么?
若是朕不从呢,他们敢学两百年前他们的先祖一般,挑动天下皆反,带着他们的部曲和佃客,成群结队地反抗大汉天子么?
他们当然敢!
当年光武帝乃是开国帝王,他们就敢反;而朕不过就是末世君王而矣,他们有何不敢反哉?
忽然的,刘协的心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之前一直视世家豪门为臂膀,想要借助他们的力量诛杀董卓;但是现在他的想法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刘协不得不这样想,倘若当年崇祯没有那么快赐死魏忠贤,而是将此人囚禁起来,而后坐收魏氏一党的势力,由于宦党一派的文官把柄被崇祯所握,所以崇祯能够真正将他们收服;再利用宦党的力量和朝中东林党、浙党相争,将庞大的文官集团一分为三。
若是真的能够如此,那么他也不用那么辛苦的做一个剩斗士,以一人之力独挑天下文官集团,从而落得自缢身亡的悲惨下场!
原来如此,此时的刘协心中有些明悟。
他想起了以前苦逼考研岁月时候,一早一晚背诵的马教教义;不管怎么说,他是真的背了,而且也理解了。
其中他认为马教的核心是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其中贯穿两者的就是矛盾!!!
但什么是矛盾呢?
马教的观点就是矛盾乃是万事万物其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好吧,太复杂了!
按照刘协的理解,矛盾就是道!!!
道乃天下之基,万物之本!
万事万物,在对立中共存,在共存中对抗。
而这就是道,也是这个世界的本源。
就像中国太极阴阳图中表现的那样,道有两面,一面是阳,一面为阴。阴和阳由此相生,由此相克,共融而为道也!
但是道也有大、小之分,也有轻、重之别!就像马教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般,都是矛盾!
现在在朝廷之上的主要矛盾就是董卓和世族之间的矛盾,主要方面就是大汉权利的归属问题!
在董卓还在世的时候,董卓和百官之间的矛盾突出;
但是朕诛杀董卓之后,由于权利的归属问题,朕和百官的冲突就会更加地明显,更加地突出。
不管朕想要如何避免,但这冲突都不能会缩小,只会越来越大。就像崇祯早年一般,虽极力避免和文官集团正面对抗,但是收效甚微。
总有一天,当冲突大到不能控制的地步之时,便是朕自挂东南枝的时候。
刘协痛苦的闭上双眼,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日后可能会发生悲景,他甚至能够感受到颈脖处传来勒紧的窒息感觉!
帝道啊!帝道!
果然没有简单就能够证道!!!
不是识人、用人那么简单,更不是能够使用一点阴谋秘计就能够证得。
朕需要,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朕需要,调节世间的矛盾,使矛盾向着共生面而行,而不是让泡沫吹起,葬送整个大汉民族;
朕需要,让大汉每个子民,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田地,不仅能够获得温饱,更能够得到自由的幸福;
朕需要,数十年无一日的勤政,轻徭薄赋,再开大汉盛世!
而朕的盛世,乃是盛世千龄合,宗工四海瞻!
朕的盛世是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是大汉财政收人大增,而人民负担减轻。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解放劳动力,扩大自耕农的数量,就像“开元盛世”那般的,击豪门士族,释土地劳力!
西汉年初为何会有文景之治?不就是因为老祖开国后,授田天下,而他的子孙轻徭薄赋;又重视农业,多次下令劝课农桑;又以德化民,使得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打基础,所以才有了巍巍汉室!
而朕,将会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