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战事之后
在取得战果的同时,汉军也是人困马乏,一时间无法东进。而在战略上,赵兴也不想继续将吴国逼入死路,这次进攻,汉军牵动全身,而魏国在失去南郡后,也将近十万大军开赴南郡,但在赵云的坚守下,直到赵兴拿下整个荆州,南郡也稳若磐石。南郡是位于长江以北,经略荆南的重要战略据点,正因为拿下了南郡,之后赵兴攻打荆南才会有所进展。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魏国和吴国还没有做到真正的“同盟”。即魏军在这场战争中对汉军的压力,就算派再多的兵马也不过能再南郡做文章。因为没有南郡这个位居长江上游的战略要地,配合益州水师顺江而下,魏军连长江都渡不过去。
但魏军之所以只能从荆州渡河,是因为扬州是孙权的老巢,只要孙权还想要当自己的吴王,他就不可能让魏军从扬州渡过长江,再西进对付汉军。魏军能从扬州渡江,对赵兴来说的确是件头疼事,所以他现在不想东进灭吴。
在之前汉军攻下长安,取得雍凉后东吴态度的变化就能看出,东吴之前联合季汉,不过是利益上的一致。如果季汉和魏国实力相当,孙权绝对会倒向曹魏,因为关羽的仇摆在那,孙权知道投降季汉绝不会有好下场,所以狗急跳墙时,他必然会投魏而不是投汉。
而如果赵兴现在就迈出灭吴的最后一步,曹魏只要是有点智慧的人,就会劝曹睿和季汉一起攻打已经危在旦夕的东吴,那样东吴就彻底没了生存的希望,而孙权也一定会在那时彻底倒向魏国。现在出兵灭吴,不过是给曹魏做嫁衣,在确定东吴和魏国会联手对付季汉时,让他们两个都独立自主,各自打些小算盘才是最好的选择。
荆州平定的消息传回了关中,季汉举国庆贺。对于季汉来说,荆南的意义不光是一块地盘,那是季汉的开国之君,汉王朝继光武帝刘秀第二个中兴之主的隆兴之地。要知道,没有赤壁之战分得的荆州,入蜀怎么会轮得到刘备?荆南在刘备手中被经略了十年有余,被东吴抢走了七年,如今又回到了季汉手里。更重要的是,荆南不再是“借”来的,当时的刘备,没有实力,为了发展,只能苦口婆心地区求孙权多借给自己一部分领地,但如今,季汉通过自己的实力抢回了荆州,这说明季汉已经今非昔比。
季汉的百官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季汉不会作为一个割据政权被记载史册,而是作为大汉王朝第三个大一统的历史时期流传下去。
不过高兴归高兴,后面的问题也是朝廷必须要考虑的。荆南和上庸,关中这些地方不同,并不是能靠一个要塞就能完全守住的地方。雍州有潼关渭水,汉中到上庸,易进难退,只要把守住高地,也算得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荆南不光要靠南郡的驻守防备北方的魏军,东边对东吴也并没有险要可守,必须要有一位将领驻守于此。
这位镇守荆州的将领,要掌握重兵,不光要能在敌人两路夹击时保全自己,还要在季汉下次出兵时与关中配合,两面夹击魏国。他必然有着极高的威望,能镇服全军,又决不能孤傲,让手下背离他去投奔敌国,更要能肩负得起沉重的内政工作,让经历过战火,百废待兴的荆南恢复生产农业,为国家带来实质的效益。
百官的意见几乎是统一的,如今朝中没有人比刚刚为季汉夺回荆州的首要功臣赵兴更适合担任荆州牧一职。赵兴年纪轻轻,才二十三四岁,论其功绩却能和张飞和赵云比肩。而后两者都已经年过花甲,能在战场上活跃已属不易,让他们在远离京师的荆州承担如此重任,得了重病,可是谁都不希望看到的。
丞相诸葛亮也赞同让赵兴担任荆州牧,对于刘禅来说,他除了承认这个既成的事实也没有别的选项了。
“好,朕现将交州四郡,荆南四郡和南郡合为荆州,封征东大将军为荆州牧,领荆州军事。郭淮,马忠,张嶷,姜维四将协助赵兴进行防守,其余荆州将领皆召回长安。”刘禅口授的同时,身边的文官已经拟好了刘禅的诏令。
“既然赵将军要在荆州长住了了,就让曹夫人去荆州陪他吧。赵将军长子刚出生不久,关姐姐身体也还需调养,暂且让她们留在长安。”
随后的这句话,倒是让群臣感到些意外。要说赵兴这一走就是大半年,关银屏在这期间已经生出了赵兴的第一个儿子。正如刘禅所说,孩子刚生下来一个月,关银屏不适合奔波,刘禅和关银屏也是义姐弟的关系,关心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让关银屏和赵兴刚出生的大儿子留在长安,这事本不该在朝堂上说。现在刘禅是在传达圣旨的时候接了这段话,文官理所当然的把这段话也抄进了圣旨,那这个意义就和在家宴上说这句话的意义不同了。恐怕没有刘禅的允许,关银屏不能擅自出城,哪怕她之后养好了身子,决定权也还在刘禅手上。
人质——对于百官来说,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赵兴年纪轻轻,虽然没有什么经验,但无论武艺还是智略都显得极为老成,为将七年,不但成为了季汉首屈一指的将军,练就了一支绝不会为季汉丢脸的铁血之师,更让自己的名望传到了季汉的每个角落,甚至是敌国的每个角落。
功高盖主,这是君主最为忌惮的事情,如今的荆州还包括原本的交州四郡,这九郡之地位于前线,不得不交给一个将领统一管理,但相对的,这份权力也十分巨大。刘禅如今在朝堂上提到了赵兴的家眷,无论他是有意而为之,还是脑袋犯浑就是想在朝堂上提一下,百官都会考虑到这件事情。
要知道,历史上有一个和赵兴十分相似的天才,他为大汉打下了大半个天下,年少有为,然而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五岁,那就是兵仙韩信。如今大汉的国号还没改,红底黑字的汉家大旗还立于长安城头,谁能保证赵兴不会是第二个韩信?而诸葛亮听到这句话,也明白了什么,他立刻想到刘备死前留下的那句话。
“记住,元隆不是韩信,你不是萧何,我也不是高帝。”
刘备生前就料到赵兴会为季汉的未来带来巨大的影响,然而他并不希望赵兴会像韩信,英布,彭越那些汉初名将那样落得个悲惨的下场。那么自己是不是该跟刘禅说几句?想了想,诸葛亮觉得还是算了,毕竟刘禅不是刘备,为人臣子,不该擅自去揣测皇帝的想法。
当天,由诸葛亮亲自处理赵兴的相关事宜,曹绫以及想要去跟赵兴长长见识的小诸葛果被专人护送去荆州。关银屏当然因为不能一起去而不满,但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还是平息了下来。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