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节 是非分明

  所有的谈话,王潇几乎是一字都没有漏掉,直到杨潮朝两个名妓告辞,拉他一起出来,王潇在媚香楼门口,就一把拉住了杨潮。

  神色严肃道:“杨兄,你所说之事,可是当真?”

  王潇此时已经完全换了一副身份,此时是一个精明头顶的商人,一个绝不会错过良机的机会主义者,哪里有半分逛青楼的浪荡子模样。

  “自然当真!”

  杨潮也认真的说道。

  王潇猛地一拉杨潮的袖子:“杨兄,此时无论如何,都要带上小弟啊。杨兄放心,所有开销,小弟愿一力承担!”

  杨潮疑惑,王潇一个商人子弟,怎么也乐于参与这种政治事件,不过也能理解,自古官商勾结,在大明这块土地上,没有当官的支持,想要安心的做生意,简直是不可能。

  王家可不是一般的商人,而是巨商、是豪商,他们家的关系网可以直通朝堂,但只是跟几个太监有关系,还没到首辅那一级,不然这次也不会被史可法逼迫的这么危急了。

  杨潮疑惑了一下后,当即心中又有了一个念头:“王兄,你说你们这些商贾,也有兴致参与这样的盛会?”

  王潇急道:“那还用说,能牵上当朝首辅,谁不想。你到底想不想带上我?”

  杨潮笑道:“那是当然。这次不是我跟王兄一起操办的吗?”

  王潇一愣,顿时大喜,这是杨潮在给他脸上贴金啊。

  不过话说回来,王潇还真是参与其中啊,杨潮跟柳如是和李香君两人谈的时候,他可是陪坐,怎能说不是他跟杨潮一起组织的呢。

  当然一切都要杨潮承认,杨潮如果承认,那就是他跟杨潮一起操办,杨潮不承认,那就跟他半点关系没有了,心中不由感激,直叹杨潮真是一个够义气的朋友。

  王潇接着道:“对了杨兄,这是给你的谢礼,一直没有机会给你,请万勿推辞!”

  说着王潇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纸来,竟然是一张类似银票的东西。

  杨潮不由一愣,拿过来一看,还真是银票,而且是早都写好的,给自己的银票。

  上面有印刷的固定格式,中间添加了一些名字和字数:“立会票(王潇)凭号王义和,今会到杨兄潮名下,计银一千两正,其银期至()月()日,三面交兑,行支客不认,立此会票存照。立会票人(王潇),杨潮执!”

  这张会票上,不但写明了杨潮的名字,也写了立票人王潇的名字,不过日期没写,应该可以随时支取。左下角上,还加盖了一个长条形印章,上面有六个字“王义和杂货铺”,这是商铺的印章。

  有支款人,有收款人,有支取地方,这相当于一张支票了,不过明代叫做会票。

  杨潮只知道票号是清末出现的,没想到明代也有会票了,好奇问道:“你家还做银号汇兑生意?”

  王潇笑道:“我家常在运河上生意,不过是方便主顾们方便取兑……”

  王潇这才说起,他们家的铺子遍布大运河沿线,也主要做的是运输生意,有货船几百艘,因此有些主顾也将银子通过他们家的商铺来回运转,不过汇兑并不挣钱,不过是给主顾们方便而已,倒不是真的票号。

  王潇还说了,这张会票,拿到南京城王义和号银铺去,随到随取。因为他已经跟掌柜的打好了招呼,不需要三方当面交割了。

  杨潮点点头,这张会票,作用相当于一张支票。明朝时期已经出现借贷、出现了支票,跟现代银行业就只有一步了,可是大明朝最终没有迈过这一步。

  不过明朝的会票和放贷都还很原始,会票业务比如王义和号这种方便主顾的,放贷比如许仲孝家那种高利贷,都还跟正规的银行业有区别。

  王家的汇兑业务并不兴隆,也根本无法通过这个来赚钱,因为明代贸易中,需要大批量金钱来回流动的生意并不算多。而许仲孝家,那种高利贷,更是一种黑色买卖。

  也就是说,并不是银行业不能出现,而是经济中还没到没有这种银行业不行的地步。

  很快杨潮就跟王潇分手了,他拒绝了王潇去南市楼的邀请,现在天已经黑了,马上就该敲净街鼓了,杨潮可不想像上次那样,被迫留在南市楼里过夜。

  回到家中,父母还没睡觉,杨潮敲响了房门,这次杨潮没有顾忌,直接就将会票交给了父亲。

  “这是啥?”

  父亲不识字。

  杨潮道:“这是会票。正好一千两!”

  父亲的手不由一哆嗦:“啥?!一千两!”

  母亲也没睡,而是点着一盏油灯,正在补一件比甲,那是给别人做的,能挣到几个钱。

  此时一听一千两,顿时扔下手里的活计,站了起来,从父亲手里把会票拿了过去。

  “真是一千两?”

  母亲惊恐的问道。

  杨潮点点头:“到三山门王义和号杂货铺里随时支取。”

  王义和号,正是王家在南京的商号,名为杂货铺,但这杂货铺可不是后世的小卖店,而是相当有规模的货栈,打的招幌上可是写着‘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零;’其实等于是一个做南北贸易的大贸易公司。

  就连父亲杨勇也听说过这个商号,惊奇道:“王义和号杂货铺,那可是大铺子!”

  杨潮笑道:“就是常来咱家的王公子家的买卖。”

  母亲也不由叹道:“我就说了,儿子结交的,都是大富大贵的公子。倒霉是该你倒霉,怪不了儿子!”

  母亲刚说了两句,父亲脸色稍显尴尬,他也不是真心责怪儿子,只是家传的铁匠铺被人抢走,让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该怎么想了。

  现在儿子拿回了一千两银子,杨勇心中不由觉得有些惭愧。

  母亲已经小心的把会票收了起来,嚷着那天把两个侄子一起喊来后,再去取钱。

  父亲也道:“对,取出来先把钱还了,说不定许百户能把铁匠铺还回来!”

  杨潮一听这话,本来已经打算要走了,顿时停了下来,神色凝重起来。

  反复想了想,这才认真说道:“爹,你听我说。”

  杨潮的态度让父母都不由的冷静下来,专心听了起来。

  “爹,这钱我不打算用来还给许仲孝的。许家那张借据是怎么回事,我们都清楚。不是我们借的钱,而是他们欺压良善。那张借据根本就不该有,所以我们不该还。”

  父亲愁眉道:“道理我都知道。可是如果不还的话,那许家不会善罢甘休的。”

  杨潮道:“爹,如果真是我们欠的钱,砸锅卖铁都要还。可如果不是我们欠的钱,打死都不能还。钱可以没有,但是公道得有,是非得分明!”

  父亲叹道:“可是许家?”

  杨潮抓住父亲的肩膀道:“爹,放心吧。交给我了。我会要许家把公道还回来的。”

  说完,杨潮叮嘱母亲早点休息,然后自己回去了。

  杨潮走后,母亲赵氏不由一脸担忧:“儿子该不会胡来吧?”

  父亲杨勇却突然觉得,儿子的个头不知不觉间,已经快赶上自己了,是一个大人了。

  “我看不像!”

  杨勇说道,不知道是不是刚才抓着他肩膀时候,让他看到了杨潮坚定的眼神,杨勇竟然对儿子充满了一种信任,这信任极为盲目,说不清楚。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回到明末当军阀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