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1、针对文章中已出现的一些历史上不出名的、像炮塔式10cm连装高角炮一样被强行拆成两部分的、尤其是历史上不存在或者使用了历史上不存在的魔改版的装备,进行浮光掠影式的技术参数解说。
2、可能会有口胡部分,可能会有历史数据不全的部分。所有解释均雾很大,所有解释均可能解释不通。如有虚构,你TM来打我啊。(?)
3、各种厨、各种黑注意。
4、所谓的杂项,主要包括潜艇索敌装备(水碳+空碳+逆碳+声纳)、潜艇动力系统、机枪、弹头、导弹、鱼雷的介绍。雷达和锅炉因为姿势水平不全不予介绍
5、撒,给母喔蛤……←泥垢了!
※※※※※※※※※※※※※※※※※※※※※※※※※※※※※※※
潜舰搭载电探+防水望远镜→潜舰搭载电探+E27型逆探→新型潜舰搭载电探(三本)+试制3型逆探+五式水听
直到冷战中“绝气(AIP)”潜艇出现之前,包括整个二战期间,潜艇在水下能保持潜航的时间都并不长,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水面上浮航。而对附近情况的把握,全靠潜艇舰桥上的见张员(瞭望员)拿着望远镜进行长时间的对海、对空监视。一发现敌情(比如敌人驱逐舰或者反潜巡逻机)接近时,就得马上紧急下潜规避。可想而知,这种做法的效率奇低无比。因此,对于潜艇来说,雷达的火控作用甚至都不需要多强,只要能在几十公里外发现敌人的军舰或者飞机活动,能更从容地进行规避就足够了。至于火控,二战潜艇的火控基本还是由机械计算机来完成,指望电子设备是想多了(即使是最接近现代潜艇的21型U艇也只能利用被动声纳进行极为有限的火控)。虽然日本在雷达方面受制于因地理和政治因素产生的技术交流困难而发展缓慢,尤其是在雷达的小型化问题上,但并不意味着其连早期预警都做不到。1944年6月莱特湾海战之后,由对海面电探和对空电探组成的两件套预警雷达迅速在残存的潜艇中普及开来。实战表现证明13号和22号电探的装备不但能及时发现敌人舰机接近,还能在夜晚和浓雾的航行中及时发现露出水面的礁石并规避,降低了日本潜艇的事故率。
至于所谓的逆探,正确的全称应该是“電波探知機”,属于雷达告警装置(ESM),在探测到敌方雷达发出的探测波之后马上告警,从而变相地发现敌人的行踪。IJN在开战前得知了**方面实装的由巴黎Metox公司制的“探矿仪”式FuMB装置的情报,便立刻进行了相关装备的开发,1943年完成开发后迅速量产。不过,逆探毕竟只是一种早期预警装置,且是被动性质的雷达,发挥在多数情况下不甚稳定,这一点无论德国日本都是一样的。当然,自不待言,相比于主动发出电信号的雷达,逆探的效果好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性能,同时也受到敌方雷达性能的很大制约。总而言之,E27型逆探在性能上也就是和之前的U艇普遍采用的Metox式FuMB相当,与21型U艇所使用的Ant.3型FuMB性能还是有差距的。
不过,在这之后IJN还有可以探测到厘米波的3型逆探,在战争末期生产了200台左右。由自动化转子的13号对空电探、22号对水上电探的超外差收音机式改、加上由22号对水上电探的等感度定位式改四进一步改装而来的雷击管制用33号对水上电探和仅在布雷舰“箕面”上试运行的五式水听,合在一起便成了日系的幻之最终潜艇索敌套装!……在料敌先机方面,跟21型U艇的那一套比起来还是不如的,好在在火控上有所优势。直到“某种新型潜艇鱼雷”彻底追上旧式通用鱼雷之前,本品并不能替代鱼雷的数量优势使用。
※※※※※※※※※※※※※※※※※※※※※※※※※※※※※※※
【40mm单装机关炮→五式40mm机炮(集中配置)、40mm二连装机关炮→40mm四连装机关炮、40mm六连装机关炮】、五式40mm三连装机炮
五式40mm机关炮,实际上也就是博福斯机炮,因为直到1942年才成功获得、1945年才刚发展出一种实验性的成品,效果可以说比德制的还差。不过,这毕竟是能够使用的最强日系对空机枪,也是唯一值得改修的日系机枪。平贺让的改修包括使用美式MK.37高射装置、改良射击机关。除此之外,还参考美国的穿甲弹、英国的半穿甲弹和高爆弹重新设计了炮弹。总之,最终可以发挥出跟美制博福斯不相上下的射速。
五式四十粍三連装機関砲
口径:40mm
理论射速:160rpm(整体360rpm)
弹夹:4发
高爆弹:三式高射尖鋭弾改二(全重4.88lb、弹头1.97lb、装药0.2lb)
半穿甲弹:仮称二式徹甲弾(全重4.88lb、弹头2lb、装药0.14lb)
穿甲弹:仮称五式実体徹甲弾(全重4.88lb、弹头2lb、无装药)
火控系统:美制MK.37火控系统
俯仰角度:-15°~+90°
俯仰速度:45dps
旋回速度:35dps
最高射程:高爆弹/半穿甲弹8000m
全重:6.6t
※※※※※※※※※※※※※※※※※※※※※※※※※※※※※※※
【FuMO22→FuMO23→FuMO27、FuMO21、FuMO30→FuMO24、FuMO25→FuMO26】→FuMO26改、试制FuMO32、试制FuMO33→试制FuMO34、试制FuMO31
轴心三国与盟军不同,由于缺少了最要紧的大功率磁控管,因此雷达的功率都不太高,专用火控雷达一直难以得到发展。这在某种意义上反而锻炼了德日雷达的功率运用效率,日本的22号对水上电探在装备等感度波瓣之前就做到了仅用两千瓦的功率达成半度/百米以内定位精度,德国的FuMO21系也是使用对空搜索雷达兼用于对海火控。所谓的FuMO,就是无线电测试测向装置的意思,也就是搜索雷达。**德国的FuMO,除了FuMO61/63/65的霍恩特维尔系、FuMO81柏林系的小型雷达和准备专门用于对空火控的FuMO212/213维尔茨堡系之外,十位为2或3的都是属于这一类用于军舰主测距仪塔(DCT)顶端、随同测距仪一体旋回的对空搜索雷达,并且兼而有辅助测距的功用;换言之,战争海军所有的主搜索雷达,其基本数据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脉冲重复频率(PRF)500、脉冲5微秒、波频368兆赫(即波长8.15分米)……接近米波的宽波长也是限制了其之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么说来其实包括FuMB在内的逆探其实用来对付德国自己倒是挺合适的……这就是雷达型号单一的坏处了。
FuMO22最大出力8千瓦,格栅形的6×2m(早期仅为2×1m)天线分为上下部,下部用来发射,测得战列舰大小目标的距离是25000m,方位精度±5°。完全不可能用来火控不说,机件容易受潮湿环境和开炮震动的影响,天线在高海况下也不可靠;FuMO23在数值上基本不变,只不过天线安装在较大的测距仪转塔上有助改善。
1940年后型号持续改进,接收天线分成两部分,方位精度大幅提升至±0.3°。FuMO27的天线分为6×2m和4×2m两种,用于不同大小的巡洋~战斗舰,装置与测距仪转塔结合。而与此同时,在邓尼茨相对比较明智的策略下战争海军也开始进行把FuMO23小型化的工作,用于驱逐舰的小型雷达编号为FuMO21,具有4×2m的雷达天线,用于潜艇的防水型号则编号为FuMO30(21型U艇由于顾及流线型设计故而没有装备之),都是无需考虑火控的纯空海两用搜索雷达。
至1943年,新的雷达型号进入了装备库。FuMO24、FuMO25和FuMO26的功率依然没有改变,但受到天候影响的幅度越来越小:FuMO24还和前型一样安装在脚座上随同测距仪一体旋回,FuMO25的天线即安装在桅杆的台子上,天线旋转不必受限于测距仪;而到了FuMO26,则舍弃了原本固有的6×2m格栅形天线,采用了新设计的6.6×3.2m的水平极向天线,这种天线受海面波浪的影响较少,有较好的约300m的分辨度,角度精度也足以放心大胆地自称±0.25°了。
须知,以上进步都是在雷达功率始终只有8千瓦的条件下达成的,作为没有大功率磁控管的轴心国已经难能可贵了。至于接下来的发展,提升功率似乎成了最优先的捷径。1945年战败前夕,欧根亲王装备的FuMO26功率被一口气提升七倍到了60千瓦,脉冲改为4微秒,距离精度增进至±50m,这是第三帝国舰载雷达实质上的最终型。然而,这只是在已有雷达的基础上进行的改修,如果是新造的雷达的话,或许还有更深一步的开发潜力。实际上,第三帝国在最后的半年确实筹划了把上述三种搜索雷达的功率提升到125千瓦,FuMO24→FuMO32、FuMO25→FuMO33、FuMO26→FuMO34,然而并没能配备军队。
实际上,对于舰娘而言,只需要发挥最为稳定的FuMO26就够了,因此包括萨莉·布拉德娜和若亨·约安尼斯都把FuMO22系的技术资料共享给前卫毫无留恋。在前卫给出了关于磁控管利用的合理意见后,萨莉·布拉德娜又在台座上增加了两个喇叭天线,在两部发射—接收机之间来回切换,通过比较两个波束的信号强弱来精确测定方位,也就是所谓的等感度法。除了FuMO3x型共有的40~50公里外的测距能力之外,方位精度提升到了接近±0.1°、测距精度接近30米,和日本的33号对水上电探改在同一水平……不过33号对水上电探改是小型电探,并没有那么大的天线;当然33号对水上电探改虽然具备灵敏的对潜望镜预警能力,但要论对空角度那就只好乖乖滚了,毕竟不是一路人。
在FuMO34成功的同时,当然立即想到的就是准备给Z驱,尤其是Z1Z3和纳尔维克众小学生的进一步改装用雷达了。实际上,被称为FuMO31的这种新雷达与其说是FuMO21的改进型,不如说是FuMO34的缩小版,标志性的特征就是3.6×2.4m的水平极向天线、独立转动的台座、4微秒的脉冲和等感度喇叭天线。由于功率进一步提升到了200千瓦,测距范围和精度几乎没有改变。
※※※※※※※※※※※※※※※※※※※※※※※※※※※※※※※
【3.7cmFlaKzweilingM/42】→3.7cmFlaKM42六连装机炮
3.7厘米FlaK42是陆军使用的FlaK36/37的海军版,不过直到1944年才开发了能给水面舰使用的版本,直到战败也没装备几座。本枪可以算是一线水平的中口径防空机炮,使用交替发射风冷式设计每分钟射击能够达到250发,还要高于博福斯二连装实际射速的240发,但是传统的SL-6测距仪用来火控该炮的话,性能毕竟还是没法跟英美比,而且二连装还是太少了。为此,萨莉·布拉德娜在回国后将其整体进行了改装,变成一个三组连装炮彼此相隔120°的独立六重炮座,中间的指挥仪采用美制MK.37火控,其余的基本还沿用旧有的设置。虽然这样的六连装机炮比其原本的二连装来可以说相当笨重,但总归获得了足够的对空火力——而且至少比英国的六连装轻。
3.7cmL/69FlaKsechsling.LM/46
口径:1pdr/37mm
理论射速:180rpm(整体540rpm)
弹夹:8发
高爆弹:Spr.gr.Kz(弹头引信榴弹)L/9.6(全重3lb、弹头1.4lb、装药0.2lb)
穿甲弹:Psgr.BdZ(风帽穿甲弹)L/9.6(全重3lb、弹头1.5lb、无装药)
火控系统:美制MK.37火控系统
俯仰角度:-10°~+90°
俯仰速度:28dps
旋回速度:24dps
最高射程:高爆弹4800m
全重:17.8t
※※※※※※※※※※※※※※※※※※※※※※※※※※※※※※※
【G7a-T153.3cm鱼雷→FaT型G7a-T153.3cm鱼雷后期型→LuT型G7a-T153.3cm鱼雷后期型、LuT型G7e-T353.3cm鱼雷→试制G7es-T1053.3cm鱼雷、试制LuT型G7ut-T753.3cm鱼雷】→试制G7ut“玳瑁”53.3cm鱼雷
第三帝国的电池鱼雷G7e系列虽然可靠性不错而且隐蔽性好,但威力却限于炸药性能而只是一般,而且——在高干舷上入水的冲击就足以使之失灵,这一点上可以说还不如酸素鱼雷,各种意义上都只能用于潜艇;而传统燃料的G7a鱼雷则更只是咸鱼而已,这一点即使出现了FaT巡航和LuT往复巡航模式来增加命中率,依然得不到改善。在战争末期,第三帝国与美国差不多同时开始实验的过氧化氢蒸汽燃料也产生了成果,燃烧过氧化氢的动力轮机系统被称为“沃尔特轮机”,这套系统在26型和数种微型潜艇、以及数种G7鱼雷上进行过试验,后者被称为G7u鱼雷。但问题在于——不能采用低速巡航导致射程极近、价格飙升且需要用到各种稀有的材料,而且保存安全性上与电池鱼雷正好相反——不会很容易失灵了,但却非常容易自爆,即使是采用海水喷射装置(这毫无疑问会降低隐蔽性)降低了燃料消耗也是如此。总而言之还是不如酸素鱼雷,不过在水面舰鱼雷纯属咸鱼的2015年,这样的装备也只能将就。第三帝国进行的另一项实验则是鱼雷除了被动声纳自导之外的各种制导手段,其中线导鱼雷虽然可靠性为零但还是出了成品。该系统被萨莉·布拉德娜在海蒂·伯恩斯坦的指导下加以改进后装进了历史上连成品都还没有的沃尔特海水喷射引擎鱼雷中,虽然该鱼雷本身已经是除了引擎之外已经看不出什么德国特色的玩意了。
G7ut“Schildbutt“
定位:面潜两用的线导通用鱼雷
口径:21“/533mm
长度:283“/7.186m
全重:3571lb/1.62t
装药量:948lb/430kg(六硝基炸药)
动力:高温沃尔特轮机+海水喷射装置
引信:碰撞/磁性引信
诱导:线导
航速:45节
航程:10.8km
※※※※※※※※※※※※※※※※※※※※※※※※※※※※※※※
5.5cmGeraat58三连装机炮
为陆地和海军使用而开发的气动式风冷自动火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只有两个原型机完成。虽然具备优秀的自动装填系统使之足以达到和40毫米博福斯相同的射速,但考虑到研发时间和改装时间的问题,只怕该炮真的作为海军炮登场的时间已经快和其“试验号”一个“年份”了。原炮的自动装填系统已经使用了一个五轮弹药夹,枪口在后座向前移动时被锁住,和近代的自动化高炮非常类似,但德军在已经有了FlaKM/42的情况下毫无疑问是不需要“博福斯同级的”高射炮的。为此,萨莉·布拉德娜大费周章(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养殖美系舰娘当班的大建常规货弗莱彻级来弄MK.12炮)获得了美制MK.37高射火控系统,加上近接信管(当然,炮弹就需要重新设计了,虽然基本重量和装药量没变),实际效力接近瑞典的57毫米M51。使用自旋脱壳穿甲弹的该炮在对陆上坦克的攻击力上也不容小觑,不过只是IV号坦克就没必要换上充其量不过英国6磅炮水平的本炮了。
5.5cmL/109FlaKdreiling.LM/58
口径:5.5cm
理论射速:150rpm
弹夹:5发
高爆弹(可安装近接信管):全重11.8lb、子弹4.4lb、装药0.46lb
脱壳穿甲弹(APDS):未实装
俯仰角度:-10°~+90°
俯仰速度:28dps
旋回速度:24dps
最高射程:高爆弹5800m
全重:25.2t
※※※※※※※※※※※※※※※※※※※※※※※※※※※※※※※
5倍径尾翼风帽穿甲弹试制型
德系的舰炮穿甲弹,除了12.8厘米、20.3厘米和40.6厘米的性能尚可之外,10.5厘米、14.9厘米和38厘米的实在性能感人,42厘米及以上的则纯属摸着石头过河。不管怎样,研发一种新型的穿甲弹确有其必要。早在42厘米炮研制成功之前,萨莉·布拉德娜就开始了摸索新型通用穿甲弹的道路。在若亨·约安尼斯的提醒下,萨莉·布拉德娜参考了现代大口径主炮的穿甲弹选择,对应到二战中的德军,选择了“3型报复兵器”超长火炮的尾翼稳定半穿甲弹作为改修的原型。加上12crh的风帽和被帽并以普通重弹(弹重系数普遍在6.0上下)的规格进行制造,14.9厘米以下的为半穿甲弹,以上的则为穿甲弹(14.9厘米的则是两种都有)。
规格
10.5cm:半穿甲弹,全重35.8lb、装药2lb
12.7cm:半穿甲弹,全重74.8lb、装药14.8lb
15cm:半穿甲弹,全重120lb、装药6.7lb
15cm:穿甲弹,全重120lb、装药2lb
20.3cm:穿甲弹,全重289lb、装药5.1lb
28cm:穿甲弹,全重7501b、装药14.5lb
38cm:穿甲弹,全重18521b、装药41.4lb
40.6cm:穿甲弹,全重23921b、装药53.4lb
42cm:穿甲弹,全重26061b、装药56.9lb
48cm:穿甲弹,全重4050lb、装药74.6lb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