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那边在打仗,李林杨这边按照行程计划,是需要巡视各军,鼓舞军心的。但是,只刚刚巡视了几支部队,他就回了北邦炮台司令部。
司令部里,一男一女,已经不成样子,手脚都冻烂,面部全是冻疮,而且女的竟然还是孕妇!
男的,乃是周道一。红旗军派驻旅顺的炮兵小分队林学生分队的宣抚员。旅顺城破,他没有在炮台上,而是在引导市民逃亡!那女子,乃是林学生的女人,已经怀孕几个月。林学生投海自尽,周道一担起了保护林学生老婆的责任。
逃亡中,周道一遇到了一名洋人记者。
日军对旅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但还想遮遮掩掩,包括洋人在内,在日军军管之下有关照片文字都是严禁扩散的。周道一遇到的这个洋人记者,拍到了几张有关屠杀的照片。
洋人,出日军的关卡,问题不大。但照片底片,根本不可能带出去。这年头的底片可不是胶卷,底片很大乃是十二寸乘以十寸的玻璃板,根本没法藏。
但是,洋记者拿到了第一手堪称惊天动地的材料,几乎是视为职业生命的,也不肯就此丢弃。过关之前,周道一拿出了全部积蓄,买下了这张玻璃板的底片!
林学生老婆是从日军关卡前战战兢兢的过关的,而周道一则是大冬天,涉海水过关!因此落下了病根。后来,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一路讨饭,历尽艰辛,几经生死,周道一和林学生老婆这才到达威海卫!
周道一伤情非常严重,手脚都已经冻烂,必须截肢。
战后,周道一活了下来!
战后,林学生老婆生下一女,长期的营养缺乏,出生时小女婴仅仅三斤六两重。林学生老婆,产后体弱,没多长时间就撒手而去。
担心英雄断了血脉,李林杨陈璇夫妻两人也迷信了一把,收小女婴为养女,取名林国佑!名字虽然男孩子气了一点,但冥冥中真有“国”佑,小女娃不仅平安长大,而且长大后还是一个聪慧的美女!
周道一带回来的照片当晚就冲洗了出来,六张照片除了一张稍微模糊,其余五张都非常清晰。
照片内容,令所有人,怒发冲冠!
李林杨对总宣抚官方润指示:“保护好底板,照片尽量多的加印,宣传。。”
旅顺大屠杀发生之后,日本是竭力隐瞒的。在伦敦,由于英国的中央通讯社和路透社先后被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指使日本驻英临时代理公使内田康哉用“丰厚的报酬”收买,所以,“每当有不利(日本)的报道刊登在当地报纸上”,这两家新闻机构通常都立刻出马,给予反宣传!
路透社甚至在内部“及时制止”了本社记者从上海发来的揭露旅顺“野蛮惨害”的电稿;中央通讯社更不惜闭上眼睛鹦鹉学舌,完全按照内田康哉要求的口吻向外界辩称:“除战时正当杀伤之外,(日军)无杀害一名中国人。”
所谓有图有真相,这六张照片,铁证如山!意义重大!要知道,历史上整个甲午战争中,日军对旅顺的屠杀,根本就没有一张照片流出!
布置完了有关照片的事宜,李林杨才把注意力再次转向另一处战场。
阻击北线进攻日军的李楹部,阵地设在三家庙。他的部队总兵力只有四个营,一千六百兵力。大炮只有三门,并且没有几个骑兵。
而他要面对的却是至少一个大队的日军,上千兵力,并且有至少十门大炮助阵。兵力火力均布占优势,压力山大!
不过,好处是战场选的还成,李楹乃是隔着一条石头河和日军对垒。
不太好的是,零下十几度的天气,这条河已经结了厚厚的冰,日军完全可以从冰面上通过。
这种情势,李楹部几乎没有可能挡住日军的进攻,于是红旗军轻步兵二团团长郑长歌,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
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李楹用大炮轰击小河的冰面,却效果不佳。郑长歌派出工兵帮了一把,用炸药包炸碎了冰面。零下十多度的严寒不是闹着玩的,不适应寒冬季节作战的日军因此没有在白天发动进攻。
不过,这也只能抵挡一时,到夜里冰面就会再次冻上。红旗军火药虽然储备不少,但也不能老这么消耗。而且,如果小鬼子不怕冷的话,趟水过来也毫无问题,冬天的小河,最深处的水深还不到一米!
“只有偷袭了!”李楹也是有战争经验的,他想来想去,只有这个办法能阻击日军了,至于阻击时间三天,这个不要想了!
李楹本来和孙万龄一样,其实都没有太多的积极性作战。可是,如果不打上一仗,他根本不可能逃,红旗军整整一个团就在背后!
大年初二,凌晨三点,小河的冰面已经冻结实,李楹部四个营,挑选了八百名没有夜盲症的精锐,冒着飘落的雪花,爬冰出击!
但是,李楹的命好,命也不好。
日军也打的同样的算盘!
李楹部刚刚过河,两军遭遇。
雪花纷飞的雪夜中,一番乱的不能再乱的战斗打到了天亮,李楹部溃不成军,伤亡过半。临近黎明,郑长歌提供了几轮炮击拦截了追击的日军,否则说不定会全军覆没!并且被日军趁势夺了阵地!
然后,和孙万龄部的待遇一样,在李林杨的“建议”下,李楹率领残部去了南邦炮台。
行了,红旗军第二轻步兵团郑长歌接手阵地!不接也不行啊,要知道李楹部经过一场夜战,不仅精锐损失惨重,军心士气也都低落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若是日军继续进攻,肯定的撑不住!
李楹对去南邦炮台并没有异议,他的部队本来就是淮军一系,和刘超佩的巩军同属淮军,关系尚可。而且,威海卫城以及长峰营(他本来的驻地)已经被红旗军接手,他也回不去!
注意,李楹和孙万龄两人虽然都算是淮军派系,但是孙万龄麾下的部队乃是武毅军一部,乃是豫军,并非淮军李鸿章的嫡系。二者是有区别的,因此红旗军对于这两支部队的对待其实是有区别的,只暂时不明显而已。
李林杨亲自打来电话,告知李楹:“贵部官兵的财物,我军秋毫无犯!贵重物品,你可派人取走。”
李楹半信半疑,当日果真取回了财务,一颗心放到了怀里。所谓千里做官只为财,李楹安心不少。
孙万龄和李楹部打了一仗,等红旗军接手阵地,战斗却熄火了!随后,整整三天只有小打小闹,日军根本没有发动大规模进攻!不仅没有进攻,部队反倒是缩了回去!
那么日军在做什么呢?为什么没有连续进攻呢?
话说,甲午战争,乃是日本对外扩张的起点,对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日军也不熟练。日本第二军的第一波登陆行动,仅仅调集了十九艘商船,官兵运来的不少,但物资军火并不齐备,尤其是很多武器弹药出现了丢东拉西的情况,往往是有了大炮却没有炮弹,有了棉衣却没有棉被。
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的军事行动,其实在日军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岩中将的计划中,只是试探进攻,万一清军会蠢到大年初一“休息”呢?
只是,没想到,大年初一,清军竟然也这么“敬业”。这和大山岩在辽东半岛攻击旅顺时间遇到的清军几乎是两个种群!
前锋出击不利,兵力不足是一方面,运输能力严重受限制是另一方面。
在荣城地方,小日本别说找到车马了,连只鸡都找不到。
大炮什么的,没有马,没有车,怎么搞?
好不容易凑起来的前锋部队,以两个大队(一千兵力左右)为基干辅助以炮兵,结果一战之下,竟然被打残了!
大山岩中将麾下有参谋长,给出了经验总结:兵力不足,运输能力也跟不上。
另外,由于战斗中孙万龄部骑兵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山岩中将也总结出另一点经验教训:日军缺少骑兵!作战很吃亏。
因此,日本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岩中将决定,沿袭辽东半岛登陆战的经验:等待后续物资人员!
到了一月二十九日,正月初五,日军彻底完成了后续的登陆行动。部队和民夫以及车马等物资全部就位,齐装满员。参战日军兵力合计一个第六师团第十一旅团,第二师团,加上军属炮兵司令部等兵力合计两千六万余。军伕八千余。至此日军三万五千,马匹五千全员就位!大山岩这才指派部队,两路出击!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