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1883年年初,璇玑号再次归航。
部族军再次壮大!
随船回来的有足足一百名学生小学毕业!除此之外,还有三十多名“准童生”和“童生”。合计一百三十多个,按照计划,其中会挑出三十个送到不莱梅船厂做学徒。
由于船期关系,这些学生有第一批的,有第二期的,还有第三期的!还有本来就有些文化知识的“准童生”“童生”。
而且,此时还有足足两百名学生在校学习!
李栖凤校长信中说明,在第二期第三期中,有多达十人进入中学学习!
要明白,这些孩子,有的或许有些学习基础,但短短一年或者一年多点或者不到两年完成小学课程,本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脱颖而出,足以说明那被挑选出来的十个孩子是多么优秀了。
现在,读过书的新兵,有了个别名:学兵。
第一期学兵,三十九人。此时经过训练,留在部队中的一共二十八人。而且在完成半年的新兵训练后,被挑选出来了十二个已经成了船员,护航的同时也为将来的海军做准备。九名女孩子全部送到医院充当护士,将来这些女孩子将会成为部队的卫生员。因此,第一期学兵留在陆军一线的,其实只有七个。另有插班生(准监生)四人。
第二期学兵,一百人。虽然经过了初步筛选,已经有三十个会被送到不莱梅船厂,但能够成材多少,至少得等半年的新兵训练结束才知道。按照目前的训练模式,新兵的淘汰率差不多有百分之三十!不过,哪怕不能被纳入部队,这些少女少年们也会被分配不同的工作。李林杨这里严重的缺人!
进入1883年。在教官韦伯少尉的协助下,练兵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规范。
第一个阶段:一名新兵首先要经过半年的新兵训练。目前新兵训练乃是由一名德军教官和五个刺猬族女战士负责。衡量标准“细红线”战术过关。这一阶段,着重培养的乃是士兵的纪律服从以及基本的作战技能。
第二个阶段:半年的专业兵种训练。随着第一批学兵完成新兵训练,部队已经分兵种训练半年了。这个阶段由两名德国教官和壮壮负责,其中壮壮负责训练神枪手。
第三个阶段,半年的战术综合训练。这个阶段由韦伯少尉负责。
以1883年初为时间点,班达堂部族军拥有一百二十余人(另外有李春山一个排在矿山上,保密。),另有一百名的新学兵。按照韦伯少尉的判断,李林杨这一百二十人的部族军完成全部训练科目之后,完全具备和德国陆军对抗的水平!
李林杨轻信了!但不是坏事儿,而是韦伯少尉出于某种自尊抬高了德军士兵的水平!
另一方面,韦伯少尉所言也有相当道理,那就是部族军的军官素质比起德军有差距。毕竟部族军现在连个排长都选不出来,只能选出来了十二个班长。随着训练的进展,黑人和国人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十二个班长中,黑人只有女战士壮壮胜任其职。而其他的三个黑人:南皮、呼噜、丁哈恩仅仅是勉强合格!其余的八个班长,全是国人。而且,除了张凤伍这个辎重班班长,石富贵这个工兵班长,其他六个全是第一期学兵!前文说过,第一期学兵,真正的留在陆军作战部队的其实只有七个!七个学兵,六个班长!成材率算是非常高的了。其实,如果部队规模再大一点,唯一一个不是班长的学兵,也肯定是班长!这个学兵叫做周纲吉!乃是韦伯少尉练兵的助手,地位高于班长。
武器方面。李林杨感觉有点脸红,身为一个穿越人,而且是工科男,两年多时间,哪怕是从盘下不莱梅船厂开始算也一年多了。但是,他的科研项目,进展非常令人脸红。
首先是步枪。在拿了汉斯.阿登纳先生送的美制雷明顿五发弹舱的步枪之后,李林杨就相中了这款步枪。后来让李新宏在德国找了一家位于巴伐利亚的枪厂,注资之后,改了一下口径(和M1911A1相同的口径)并稍加改进,就成了拥有自主产权的步枪。照着样品山寨改造一下,就耗时一年半。产量仅仅月产三十支,够用是够用。但,论投资,还不如直接从美国购买呢!不过,等工艺技术进一步成熟,未来李林杨准备搞一条生产线,而且是流水线。算是为将来打基础吧!
另一个项目60毫米迫击炮,怎么说呢,算是成功了。但是限于材料,射程和重量以及造价,都太过高昂。除非大量的生产,否则成本绝对难降低。因此在生产了几门之后,暂时搁置。
李林杨曰:真不能怪我啊,这年头的钢管生产,还没有曼内斯曼穿孔轧机,无缝钢管只有两种生产工艺:挤压和机床加工。
挤压只能挤压比较软的钢材,比如最常见的锅炉管。而车床加工,其实工艺和大炮的炮管差不多,甚至就是一样的。
这个时代的大炮炮管,也只是优质的碳钢,根本不是合金钢,因此射程就近。那么和迫击炮的炮管区别又有多大呢?总之,造价折合一公斤三英镑!你爱要不要,就这么贵。
结果就造成了,60MM迫击炮,不仅是重量重(约一百公斤,差不多是二战时期的三倍半重量),射程也不远。目前的最大射程只有六百米。堂堂迫击炮,射程沦落到了二战日军的掷弹筒。很丢人啊。当然了,威力还是要比掷弹筒要大的多,毕竟弹重超过了三公斤,威力还是很赞的。
由于装备了瞄准镜,角度仪等比较昂贵的仪器,以至于造价,竟然超过了克虏伯的65毫米炮(架退炮)。这样的性能和造价,除了自用,根本没办法对外销售。技术上勉强算成功,但项目堪称完全的失败(投资收益)。
然后是手榴弹。李林杨当初搞手榴弹,以为这东西很简单。但是,事实告诉他,只要是先进的,就没有简单的。
话说各国其实都有手榴弹,但这个时代尽管已经有了掷弹兵,可是都不能让手榴弹大行其道。为何呢?黑火药啊。
黑火药可怜的威力,让手榴弹变得很鸡肋!小了,威力不行,大了,根本就扔不远!
也正因为如此,只能在德国找化学家,拆了一颗M1911A1手枪的子弹。化验,然后试制,然后拿下专利。无烟火药的主材料硝化棉其实早就发明了,只是一直不稳定,无法直接使用。缺的就是“配料”,有了配料,就有了双基的无烟火药。
耗时一年半,现在正试生产。这一项科研或者说投资,算是成功了!只是目前还是试验室阶段,产量还非常小。
话说,法国是最早使用无烟火药的国家,造出来了第一支无烟火药步枪,开创了步枪的新时代。时间就在明年!
有了威力差不多大三倍的无烟火药,手榴弹才能真正的投入战斗。
可以说,若非穿越带来的那支M1911A1手枪,李林杨连手榴弹都搞不出来!
不管怎么说,手榴弹算是成功的项目!
另一个小项目,乃是子弹。子弹生产就在不莱梅船厂,仅仅几个工人,目前算是试制。和雷明顿步枪的子弹基本相同,唯一的改变乃是覆铜弹头,而不是纯铅弹头。就这么一点点改进,涉及了一整套的工业链条,比如没有铜箔,比如不知道哪种牌号的铜合金最适合,比如退火次数等等!
直到1883年,这个小作坊除了原装的子弹,仅仅为李林杨补充了一千发的手枪子弹。为壮壮等神枪手的步枪补充了一千发覆铜的弹头,让这位天生的女神枪手如虎添翼!
总之在技术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的情况下,搞出新东西,要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一点在二十一世纪甚至连问题都称不上的小事情,就能成为拦路虎,让整个项目陷入停滞。
但是,所有的研发过程中得到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不会浪费。在量产之后,子弹的造价肯定会大幅度下降。
至于最大的军工项目--潜艇,原本预计一万英镑的投入,现在已经花了一万英镑了,仍然还在一点点的改进!成功的希望已经有了,但能不能拿出一艘能够实战的潜艇,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投入!
有人就问了,马克沁机枪肯定是正确的方向,猪脚怎么就没有搞机枪呢?问题就在于,马克沁机枪现在极不成熟!
比如连续射击,你确定铅弹头(没有覆铜)的子弹不会挂铅在枪管里?你确定黑火药的残渣不会留在枪管里?
当前的马克沁虽然已经出世,只表示结构原理正确,并不保证能用,距离好用,至少还得十年。所以,等着吧!
虽然,目前的军工项目投资都称不上多么成功。但是,只要做了,未来肯定会有用。
1883年年初,随着第二艘璇玑级客货轮船到达班达城,商业以及海运业务终于畅通!自此,一艘跑中国,一艘跑欧洲!
原来的璇玑号事务官比利,现在已经在班达王城安家落户,成为璇玑2号的船长。专业跑欧洲航线。黄鹤春则是专业走中国航线。
有了两艘船,正常的商业方面基本上畅通。但是,最重要的金矿石运输,现在尚无万千之策。比利虽然可信,但稍微走漏消息,李林杨的金矿就难以保全!一句话,还是缺人!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