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春风再度山海关

  很快,崇祯皇帝给郑芝龙册封的王号,就是延平王。

  一切规格,对标云南沐王府。

  本来崇祯皇帝还想给郑芝龙挑一个一字王,但是郑芝龙非常惶恐,压根不敢要,甚至表示自己能有个国公就很不错了。

  但这是崇祯皇帝无法答应的。

  如果郑芝龙这样最大的实力派,都只能是个国公,那么下面的人,爵位只会更低,吸引力就没那么足了。

  没有这些汉人实力派去前面不要命的流血牺牲,汉人拿什么解决将来的隐患?

  没有汉人藩镇在哪里,朝鲜,日本,台湾,吕宋,东南亚,中南半岛这样的地方,是一群文官管得住的?

  崇祯皇帝的思路就是能用流官,就用流官。

  实在永不了流官的地方,就把汉人藩镇放过去。

  总之就是一句话,宁可给汉人藩镇,也不给蛮夷滋生的土壤。

  作为穿越者,崇祯皇帝一直都很清醒。

  大明可以灭亡,但是汉人的天下不能灭亡。

  他的首要责任,就是先保住汉人的江山,然后想办法收复失地,再想办法做大汉人的江山。

  这世上,就没有不灭亡的王朝。

  哪怕能撑过崇祯十七年,几百年后,大明也是会灭亡的。

  没有人可以逃出历史周期率。

  大明最好的结局,就是成为英国王室一样的吉祥物。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原子化的汉人,是没有战斗力的。

  如果没有汉人的藩镇存在,一旦帝国解体,很有可能会成为汉人的末日。

  崇祯皇帝宁可多有一点风险,也要保留下汉人的组制度。

  藩镇,宗族,都会被崇祯皇帝重新改组和启用。

  现在在朝鲜,日本,台湾,吕宋,东南亚,中南半岛这样的地方留下的汉人藩镇,在几百年后大明解体的时候,只会作为汉人共和国的一部分而存在下去。

  而不是遍地反贼!

  这就够了。

  而想要让汉人实力派为崇祯皇帝的大业出力,不能光讲理想,还得给他们正儿八经的好处。

  比方说,成为诸侯王!

  有了成为诸侯王这种仅次于成为皇帝的理想,无数汉人实力派就会愿意和崇祯皇帝合作了。

  有了这些人,就能最大程度的让他们为汉人的江山卖命!

  毕竟流官会和稀泥,根本不在乎汉人的死活。

  但是汉人诸侯王不会。

  那土地上全是他的子孙后代,敢和稀泥,就不怕被蛮夷杀全家?

  这些汉人诸侯王对于蛮夷最高的敬意,便是杀人全家了。

  都没有日本人了,怎么会有倭寇入关?

  所以崇祯皇帝和郑芝龙各退一步,给了郑芝龙一个两字王。

  所以理论上,郑芝龙会是一代延平王。

  不出意外,第二代延平王会是郑成功。

  然后依次往下传承王位。

  有了这么一个好榜样在前面,就不愁其他的汉人实力派不愿意和崇祯皇帝合作了。

  只要汉人个个都渴望军功,人人都想当大王,发大财,他们就能拥有无可比拟的恐怖主观能动性。

  这么多想进步的汉人,足够给汉人留下一个非常美好的江山了。

  ......

  大明,锦州前线。

  这几天崇祯皇帝的海运部队,正在源源不断的为锦州提供物资,粮草和军需。

  祖大寿看着这么多的物资和粮草,不由得心生疑惑。

  这么多的粮食和豆料,锦州前线的明军就算个个都是饭桶,也足够吃五年的,而且崇祯皇帝还在源源不断的运来更多食物。

  要知道,食物是有保质期的。

  哪怕是保质期最长的罐头类食品,也没法几年几年的存储。

  而崇祯皇帝只要不是脑子进水了,就是别有所图。

  要么是想大规模的增加锦州明军的实力,要么是想从锦州发起大规模的攻势!

  很快,来传旨的太监就揭开了祖大寿心中的疑惑。

  由于是秘密传旨,所以来听候旨意的,只有锦州总兵祖大寿,祖大寿的弟弟祖大弼,锦州副总兵吴襄,吴襄的儿子吴三桂,大明皇家重炮一团团长,带着一千精锐骑兵来锦州的周遇吉。

  祖大寿是明末仅次于李靖和洪承畴的战略和战术双优的将领,而且对汉人的天下相当忠心。

  祖大寿的弟弟祖大弼,一样忠心,不过没有什么战略能力,就是足够勇猛。

  崇祯皇帝从中央调过来的周遇吉和重炮团长,都是非常忠心且有能力的人,自然也不用避讳。

  至于吴襄和吴三桂父子,其实也是非常有能力的人。

  稍微熟悉历史的,只知道吴襄是长山之战逃跑的吴跑跑,一提起吴襄就认为是个废物。

  这导致很多人对吴襄不了解,也理解不了吴襄为什么对吴三桂有这么大影响力了。

  实际上,吴襄是明末一流的鸡贼良将,而且还是超一流的人精、超牛逼的利己主义者。

  除了胆气、勇武和责任心可能不如儿子吴三桂,其他方面的尤其是耍心眼完全碾压吴三桂。

  在萨尔浒之战惨败后,吴襄因为收拢被明军遗弃的战马三百多匹,直接在辽东崭露头角。

  到天启二年,吴襄考中武进士。

  随后到袁崇焕主导辽东时,吴襄又油滑地蛰伏了下来,不怎么显露本事。

  没办法,袁崇焕干死毛文龙的事情太牛逼,让辽东诸将,只要不是特别信任袁崇焕的,个个都对他非常恐惧。

  吴襄虽然有本事,但却是个利己主义者,而且不具备他儿子那种虎逼性格,根本就不想被袁崇焕注意到,免得莫名其妙就没了性命。

  一直到了大凌河之战,祖大寿被困大凌河,吴襄这才被逼的开始玩命了。

  因为道理很简单,祖大寿家族比他老吴家混的好,是他老吴家的靠山。

  祖大寿要是死了或者投降后金了,他老吴家就完了。

  他自己别说摸鱼了,搞不好还就被牵连了。

  结果就在大凌河之战初期,吴襄卖力作战,在小规模袭扰战时表现优异,结果这下就被孙承宗和丘禾嘉双双看中了。

  后来,哪怕吴襄经常和孙承宗闹矛盾,他都被孙承宗任命为主将,本质就是他真有本事。

  结果长山之战,明军惨败。

  无论后世人如何评价吴襄,反正两点都非常清楚。

  第一、吴襄率领逃离的五千多关宁军骑兵,成了明朝继续维持统治的擎天一柱,大量精兵良将保存,没有让关宁锦防线直接崩溃,责任全由吴襄这一个利己主义者承担了。

  第二,就算吴襄和宋伟并肩作战不逃跑,明军也撑不了一天,根本就是白搭。

  崇祯以前挺看不起吴襄这种飞将军的。

  现在他在李靖那里学了一大堆军事知识觉得,能从没有无线电的大溃败战场带走大批士兵,这是多么牛逼的本事啊!

  所以崇祯皇帝明知道吴襄这家伙怕死,照样重用吴襄,直接把他提拔成了锦州副总兵,就是看重了他的本事。

  见人员都已经到齐,来传旨的小太监就开始宣读圣旨:“祖大寿,吴襄等人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祖大寿,你们要做好战斗准备,存储好朕运来的粮草。

  我们今年春天,即将在辽东发起一场大规模攻势,此次战役代号为“春风再度山海关!””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落榜后,我带红警基地回明末爆兵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