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嘉靖中期时期开始,大明家丁这种事就越来越普遍了。
到了五十多年后万历时期,大明似乎突然出现了一波“名将”潮,还是家族性质的。
所谓西麻东李也开始在这个时候名声大噪,而榆林尤家、榆林王家、延安杜家、大同王家、宣府马家、西宁柴家也逐步兴起,并在万历末期开始到南明,互相交织出一张军界的脉络网,几乎垄断了大明的军事将领。
这很难说是一个好事,家族之间子承父业,兄弟之间互为倚援,甚至家丁都是父子世袭的。
打来打去,就是一群人系统内部的自嗨,花花轿子人人抬。
大家都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商业吹捧一下好早日谋个左都督才是正事。
至于潜下心来研究研究如何“将十万兵横行朔漠”,那是没人干的事情。
第一他们用不着,第二他们没地方用,第三文官也不会让他们用。
循环往复下,小规模明军能打,大规模明军就是渣的诡异事情,应运而生。
面对着组织度高处好几个档次的新兴军事集团八旗的时候,明军将领才感受到了什么叫力不从心。
换个说法就是只有家丁能打,其余大部只能壮声势和捡人头。
毕竟从小兵的心理出发,军头喝兵血养肥这帮家丁,当然是送死你上,黑锅我背啦。
而这些被军头贪污腐败也要养的家丁,自然是格外具有战斗力。
他们可以和满清最强大的白甲兵正面对冲,以一比一的交换比对耗。
要是满清只有白甲兵,早就被这群辽东军头给打死了。
可惜,满清还有一大堆普通八旗兵。
虽然一对一打不过军头们的家丁,但是普通八旗兵在数量上拥有绝对的优势。
在一场战役中,满清能够轻松集结起十倍于军头家丁数量的八旗兵,对军头们的家丁进行围攻。
猛虎也怕群狼啊!
虽然这些家丁的近战肉搏和射箭本事都很强,但是架不住数量上的绝对劣势。
所以,一般满清认为,一队明军家丁,可以和数量相同的白甲兵对拼,或者和两倍于自身数量的八旗兵打的难舍难分。
在这种情况下,毛文龙让尚可喜带着二百家丁前去挑战,就是在故意勾引对面的八旗兵。
虽然二百家丁强过三百八旗兵,但是满清的侦查兵都出现在了这里,想必他们的大部队也不会太远。
所以,对面的八旗兵指挥官很有可能上钩,准备缠住他们,等大部队上来吃掉毛文龙的二百家丁。
这就是毛文龙给他们准备的陷阱了!
这些完成了全面换装的家丁,可不是曾经的战斗力。
“等会不要抢人头,先专心追杀八旗兵,以我估算,这些八旗兵的大部队不算太远。我们尽可能的多杀一些,人头自有后面的人来收!”
尚可喜拿起神州精锐战弓,骑上神州精锐战马,他就知道,自己大开杀戒的时候到了!
这种崇祯皇帝从基地制造的神州精锐战弓,丧心病狂的采用了复合弓设计。
极限射程高达四百五步,有效射程高达二百三十步,比吕布当年辕门射戟都远一些。
如果配上专用神州重箭,可以直接在二百步外射穿东北虎,或者直接射穿双层甲胄!
当然,作为强大的代价,就是这种弓只有极少量的家丁精锐才能拉的开,玩的转。
而且二百两一把的弓,一两银子一根的重箭,更是足以让财政破产的存在。
和弓一样,这些重箭,有着远超一般箭矢的长度与重量。
自然,也有着远超一般箭矢的恐怖威力。
只不过,射一箭,不管中不中,一两银子就丢出去了。
哪怕是寻常练习,也是直接一箭射穿或者射碎靶子!
要不是从犹太人那里压榨来的大笔不义之财,崇祯皇帝根本玩不起这么奢侈的战术。
饶是如此,崇祯皇帝也只是给锦州前线和东江镇各自调拨了一百把精锐战弓。
毛文龙一次性投入五十把精锐战弓,也有收集战场效能的任务在上面。
一个武器好不好,到底还是要看战场表现的。
又等了好一阵儿,各项准备都备齐了之后,尚可喜就带着他们出了旅顺要塞,直扑对面的八旗兵而去!
……
“百户(尚可喜),还是咱一起走安全。”
尚可喜身边的一位家丁见尚可喜走的太前面了,出声提醒道。
“安全?嘿嘿,当我拿起这把弓,就是那些野猪要考虑他们到底安全不安全了!今天定要杀个痛快,把脑袋带回去祭祀我爹!”
尚可喜咧嘴一笑,摆了摆手,示意这个家丁让开。
家丁见状,也不再劝说什么。
所有人都见识过尚可喜手中这把弓有多强,也知道尚可喜和满清的血海深仇。
辽东的冬天自然是极冷的,从每年十一月开始,到来年二三月份,差不多有四五个月的时间属于冬季。
这种时节,往往也是满清出动的高峰期。
因为冬天满清虽然难受,但是大明其实更为难受。
毕竟满清的建奴将领,昼夜行军二百里算是基本功。
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充足的战马储备上,和种族无关。
历代汉人将领,如果能弄到一人三马的配置,也能做到这个速度,甚至更多。
比方说,曹操的头号王牌虎豹骑五千人,一日一夜奔袭三百余里,在当阳长坂追赶上了刘备的部队。
两军交战,刘备军队败得一塌糊涂,刘备也不顾家小,带领数十骑逃亡,曹军俘获大量人马辎重。
这才有了赵云抱着阿斗冲出来的事情。
可惜现在,大明的马政烂的和狗屎差不多,也就是在李靖的整顿下,才开始好转和恢复。
但是和满清这种用人粮养马的反人类政权相比,大明在马力上依旧有着极大的劣势。
马力上的不足,实际上就需要用命去填!
这才是满清的嚣张之处。
此时,对面的八旗兵已经出现了,完整的一个牛录编队。
满清牛录是这样的,总人数三百。
而巴牙喇骑兵,是建奴每个牛录弓马最强的五十人。
其中,前十人着明甲,是建奴顶级精锐,被称作白巴牙喇。
后四十人穿布面甲,也叫红巴牙喇,一般做旗主、甲喇额真、牛录额真的护卫。
按满清的作战风格,攻城前先会派出精锐哨骑,一路拔掉明军的哨卡,杀死野外的夜不收等探查军士,让明军将领不知道建奴主力所在。
而一个完整的满清牛录,足以横扫明军的侦察兵。
尚可喜看了对面一眼,只见对面的满洲军官距离他大约二百步,直接弯弓搭箭。
“快看!明军的阵列!”
有人惊讶的喊着。
于是,几个满洲贵族便抬头向前。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一个穿着漂亮甲胄,骑着高头大马的怪人,正在带着明军家丁前进。
那个人手中,举着一柄奇怪诡异的莫名大弓。
“那个人疯了吗?”牛录额真笑了起来:“这么大的弓,如何拉得开?”
然而,他话音未落,就清楚的看到了,那个怪异的人影,举着的大弓,被他拉开了一满圆,就像月亮一般!
这也是复合弓的优势,极大的降低了对于人的要求。
牛录额真看着这一幕,感觉脸上有些火辣辣的,便道:“能拉开又如何?他能射出百步吗?”
当代大部分的弓箭,有效射程最多一百余步。
单人射击的话,超过五十步,一般的轻箭就是在飘了,能不能射中纯靠运气。
使用重箭的话,精确度倒是保证了。
但因为臂力的缘故,射程就被大大缩短了。
然而,他却忘了,是汉人为了提高百步外的远程火力精确性。
将重箭推上了历史舞台。
而崇祯皇帝花费重金在神州基地里面制造的加强重箭,更是格外的丧心病狂。
不仅箭头是手工打磨的三菱形状,而且还有稳定尾翼。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重箭,是现在地球上最先进、技术含量最高的重箭!
几乎就是在牛录额真说话的时候,尚可喜就已经准确的找到了一个猎物。
没错,就是这个牛录额真。
谁让这家伙看起来就像是中高级军官,不找他找谁?
尚可喜微微的在心里算了一下距离,估算了一下风速后,修正了角度,然后,松开了手指。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