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
源州府,洋务衙门演武场。
宁远手执一张乌黑透金的曲弓,一箭放出,雕翎箭顿时爆出一道破空的呼哮。
笃!
千步开外,快如虚影一般的雕翎箭在呼吸之间就射中靶心,让人叹为观止。
“好!好弓,好武艺啊!”
在一旁观看的祁云伟和卢源,都是赞不绝口。
宁远如今终于把武圣修为稳定下来了,尽管尚未突破先天,但在年轻一代的将领中绝对是佼佼者。
不光是他,就是老一辈的肖天尧,纪冰洋,柳君刀等舰守们,也陆续突破到了圣境。如今的洋务衙门终于有了相当的武圣和鬼仙。
更令祁云伟高兴的,是郎先生他们带回的“雷陀木”,比之前的蓝陀银木要更好。打造出的“雷陀弓”弓力达到九石,射程千步开外,简直能堪比十大名弓。
因此现在的洋务衙门,不光人才辈出,就连装备也都供应得上,处处显露着兴旺气象。
宁远爱惜的抚摩着手中的宝弓,却多少有些不尽心意:“可惜,我一直没能揣摩出自己的武道拳意!若是不能突破这重关口,只怕成就到此为止了。”
“那,是迟早的事。”
祁云伟拍了拍他的后背,带他和卢源一同走出了演武场,向着港口而去。
源州府长街之上,又多出了许多新式塔楼。
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用地越来越紧张,塔楼也越修越高。从最早的三五层,到现在的六七层,还在筹备的新楼基本上都是九层了。
此起彼伏的高楼,平整宽阔的街市,络绎往来的人流,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整座州府呈现着一种蓬勃生机。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一根根整齐的讯杆。
炼钢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大加快了材料的供给。如今的讯线早已延绵到了远处,快则今年年底,慢则明年年中,就能和银京真正完成通讯。
电讯业务不光让各级衙门办差便利,还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每一项新技术的诞生,都会改变一次社会面貌,这也是洋务衙门最大的特色。
因为城区面积拓展太快,以至于很多社区和街道的名字都起得过于随意。
比如通讯总场所在的“银京路”,纺纱场所在的“太平街”,纺织场所在的“汉东大道”,炼钢场所在的“胶东路”,枪炮场所在的“和平大道”……
这些地方原本都是远离城区的荒避地带,因为周边居民越来越多,最后也为成了城区的一部分。这样的命名方式,也算得上是洋务一大特色了。
“赡民堂!”
路过“利济路”时,一座塔楼里传出的读书声让宁远流露出思念,“可惜小银不在!不然她看见这赡民堂完工,不知道得有多高兴?”
祁云伟则是说道:“这才刚修好一座,远远不够!小乔这孩子是打算把它建成学堂的。”
利济路,本意是“利国济民”。这条路正是因为修建“赡民堂”而得名。
大道很宽,和所有新规划的道路一样,主道中间能并排行驶四辆马车。两边的从道供行人行走,街边建着排水沟,还种了树,看起来很是清爽。
“赡民堂”正门口,沿街有不少小摊小贩。和许多蒙学校门一样,卖小吃的,卖文具的,卖小玩艺的,都喜欢凑在附近做点小生意。
此时正是赡民堂的授课时间,大门紧闭;不过旁边的侧门正好走出来一位女孩,她似乎也感觉到了宁远他们,连忙过来见了个礼。
“伯父!宁大哥,卢大人!”
“这孩子,别太拘礼了。”
祁云伟笑着抚了抚她的头发,宁远和卢源也向她还礼。
这个眼盲,却能正常行动的女孩正是小怜。她如今也穿着一身正式的官衣,只是没有补服而已,手上还抱着一口招文袋,显出几分干练的气息。
赡民堂能够开张,小怜可以说居功至伟。
祁云伟看着这个侄女,心中的欣慰可想而知。似乎有意要炫耀一下,于是问道:“小怜,学堂的功课做得如何?你小银姐姐回来,肯定是要问的。”
小怜则是兴奋地说道:“功课做得不错,我研修出了一套修炼神魂的法门,教会了不少人!只要他们能坚持修炼,以后自理生活应该不成问题。”
“哈哈哈哈,那是在好不过!”
看着宁远和卢源惊叹的目光,祁云伟不由得哈哈大笑,心里哪有不得意的。
“走,跟伯父和大人们一起走走?你如今也是衙门的人了,很多事还得找你商量。”
小怜比原来变得大方多了,跟在了祁云伟旁边:“是!只要我做得来,一定为大家尽力。”
现在的赡养堂只建成了一座,全城的孤寡老小都往这里送。不说以后人越来越多,能不能住得下,乔银的构想也不是把人当猪养,而是当人教育。
赡养堂,就是一个打着赡养名头的道术培养基地。
按乔银和祁云伟的打算,赡养堂按年龄划分老幼,健康孤儿要和蒙学学堂一样,接受正规教育。残障孤儿学习道术,争取让他们都能成才。
至于残障成年人,让他们有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进赡养堂,才是真正为他们养老送终。
所以老中幼不能混住在一起。
小怜自然听得明白,也开始思索怎样编撰课本,怎样安排修炼,拯救更多的人。
自己淋过雨,就要为别人撑伞。小怜坚持本心,所以才如此年轻就堪破鬼仙屏障。
一行人边走边聊,商量着在这条大街的南北再建立两座赡养堂,如何管理,如何运营,都发表着各自的见解。直到中午,才从“利济路”走到了“银松路”。
“银松路”如何得名已不可知,总之这里是源州府的美食一条街。新修的塔楼内有不少高档酒家,路边的摊贩也都有拿手绝活,十里长街香气四溢。
祁云伟带着大家来到一家吃蟹黄包的名店“广德楼”,正好又在这里遇上了同样来吃饭的郎先生,孙连城和诸多慕僚们,顿时喜出望外。
于是大家一同吃过中饭,下午时分穿出繁华的州府,一路来到了外滩。
……
秋分过后,风向转北。
又是一年出海的日子了。
去年就在这片营盘,送走了大批逃荒的流民。而今年的流民更多,单这一处就聚集了万户,这还仅仅是众多棚户区中的一个。
源州自开海以来,全国各地的流民都往这里跑,以至于一年比一年拥挤。据各衙门统计,今年源州安置的流民怕是有八万户,数十万人之多。
放在早年,如此多的流民涌入州府,势必要闹出大乱子。即便不出乱子,朝庭中的清流士大夫们也能趁机弹劾,没事找事,使劲拖新政的后腿。
可惜现在的泯南今非昔比,一堆堆的人往瑚州送去,再多的流民也能安排过来。
而且今年,郎先生他们更是带回了一件比造化葫芦更为逆天的神器,正需要人口填充海外。
祁云伟望着井然有序的棚户区,不禁问道:“老郎,你这次出海,打算带多少人?”
“六万。”
郎先生伸出姆指和小指,最后加了一个量词,“六万户。”
“六万户!”
祁云伟被他吓了一跳,“安排得过来吗?”
不是六万人,而是六万户!
连大人带小孩,恐怕有二三十万人,这已经相当于一座州县了。
因此宁远说道:“所以大人能不能和我爹说一声,把江知府和丁知府借我用用?等把这些人送到海外安顿好,我再把两位大人送回。您看如何?”
“胡闹。”
祁云伟一口拒绝。
“朝庭命官,你说借就借?最多派遣几位同知和县丞给你,时间不能超过一年。”
“多谢大人!”
宁远和郎先生对视了一眼,连忙向祁云伟行礼。
祁云伟又说道:“出海之前,替小乔再去看望一下老夫人!小宁前天又和我说,小乔久出不归,老夫人十分思念,咱们务必过去热闹热闹。”
宁远点点头:“这是应该的。”
小怜忍不住说道:“小银姐姐这次出海,会不会又有什么新发现?”
祁云伟笑道:“她这个人,天生有大气运!我能够感觉到,她正带着气运归来。”
说着,他着向远方望了出去。身上气血微微吐纳,直上九霄苍穹。
……
呼……呼……呼!……
广阔的南方大洋。
随着太阳偏南,风带也跟着南移。
而且越往南,离陆地越远,风就越脱离束缚,变得狂暴。
当东南信风再次越过南回归线时,与之毗邻的西风带几乎成为了咆哮的气流。
为了航行安全,飞剪船不得不撤去了一定数量的风帆。蓝银风车已经完全不是为了聚风,而是调节风量,保证船不被吹翻。
“我的个吗,这西风带当真不适合航行。”
乔银站在甲板上,望着前方的狂风巨浪,一只蓝色巨手虚托在飞剪船的一侧。只要发生危险,他就能在第一时间将船扶住。
同时,乔银还遁出上百枚念头在前方的海底探路。
现在航行速度太快,万一触礁,这艘船绝对是粉身碎骨的下场。因此西风带小船不方便航行,大舰恐怕也不方便,这条航路实在是难以逾越。
望了北方一眼,乔银知道那里就是风暴角。
“时过冬至,是绕过风暴角的最佳时间段了吧?”
现在的信风刚好吹过风暴角,西风也向南偏移,远离了蛮荒大陆南端。乔银知道安南的舰队必然大量出海,倒卖商品牟取暴利。
又是三个月的远航,再次走过了十万八千里的路程,乔银重新回到了风暴角。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