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真诚,雷远深有感触。
他以前以为,那些为人君者,譬如曹操、袁绍这样的人物,就应当都喜怒不形于色,城府深如渊海,教人看不清、摸不透,战战兢兢。
即使他的父亲雷绪,也常作出这样的姿态——仿佛高深莫测的样子。
但刘备这里,却截然相反。
真诚、坦然,毫无做作之态。
与这样的人相处,一定非常轻松吧?
他这样想着。
本就偏向刘备的心,现在几乎彻底抵定——雷氏就该投靠刘备!
雷远点了点头:“使君放心,我必促成雷氏荆州之行。”
刘备笑起来,十分愉悦,抚掌道:“我相信你。”
这里说着,孙乾进来,拿了茶饼,刘备亲自动手,煮了三碗,一人一碗,边吃边聊。
这个时代的茶,是吃的,不是喝的;茶里头加上各种调料,葱姜之类的,或者还可以加点糖、加点盐什么的。
跟作一锅汤没什么区别,所以又叫茶汤。
“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吃茶。”刘备说:“我年轻的时候不喜欢吃茶,还常鄙视那些吃茶的;现在倒是跟他们一样了,有条件的时候,每天都要吃一碗。”
雷远笑道:“使君处理公务疲敝,吃一碗茶,正好可以解乏。”
刘备笑起来:“说的没错,这东西的确解乏。”
又说:“你喜欢就好。”
便问孙乾:“公祐啊,续之护送过来的百姓,安顿好了没有?”
孙乾道:“已暂时作好安顿,明日登船送武陵安置。”
刘备点了点头:“不能饿着人,也不能冷着人,现已入秋,虽然白日炎热,但晨、夜之时已显寒凉。你稍后去库存看看,给他们分发一套衣服。”
孙乾笑道:“主公放心,先前已作分发。”
刘备道:“那就好。”
孙乾道:“主公,那位曹军士卒如何处置?”
刘备一听,看向雷远:“就是乱石山的那个活口?”
雷远道:“是。”
说:“当时漫山遍野的残肢断臂,独此一个活口,陷在陷阱里头;因为断了双腿一臂,这一路都是抬着来的。”
刘备点点头:“虽然他以前是曹操的兵,但现在既然脱离出来,便作正常百姓看待。”
于是对孙乾道:“公祐抽时间与之谈谈。”
孙乾点头:“是,主公。”
随后简雍、陈到归营,刘备热情向雷远作了介绍,晚上又把大家召集起来,设宴为雷远接风洗尘。
第二天,雷远便离开江夏,回灊山去了。
...
却说杨信给屋子封了顶,决定好好庆祝一下;新居落成,这人啊,便仿佛有了一条根,踏实了不少。
这是值得庆祝的事情。
便到河里打了几尾鱼,又进山中猎了一头野猪。
把野猪剥皮拆骨,后臀大腿、板油留下,其他部分则分给了村中邻里;村里总共七十来户人家,宰好了三百七八十斤的大野猪,除开后臀、板油,还有二百八九十斤,一家分了四五斤呢。
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结好村中邻里,总不会有坏处,至少他离开之后,村人念着这点好,能多照顾一下小妹、蔡琰,至少不欺负她们。
美美的吃了一顿大肉,小妹满嘴流油;虽然调料稀缺,野猪肉做出来的味道实在比较一般,但这年头没那么多奢求。
剩下的肉,杨信打算制成腊肉,以便长久存放——他甚至打定主意,之后多往山里走走,多猎些野物,给它熏制好,等他走了之后,小妹和蔡琰才不缺肉吃。
当然,这儿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盐。
做腊肉、熏肉,须得先给肉抹上盐;侯府发的盐只够平日用度,没有多余的盐腌制腊肉。
“我琢磨着怎么也要腌制个千八百斤腊肉才够。”
杨信说道:“这盐,得落到汉寿侯府头上。”
蔡琰笑起来特别有一种恬静的美感,她说:“你拒绝了侯府长公子的招揽,怎么还想着从侯府拿盐?”
杨信笑道:“不白拿。”
说话间,给了旁边小妹一记摸头杀;小妹昂起头,满嘴巴油:“五哥,以后别摸我头好不好?”
杨信笑起来:“好好好,不摸头。”
小妹挣脱出去,一边啃着猪尾巴,一边往外跑:“我不信,你撒谎!”
杨信哈哈直笑。
蔡琰看着这一幕,只觉心中酝酿温馨——真真这里,犹如一家人,平静、安宁,这样的生活实在是让人忍不住珍惜。
她不禁道:“你一定要去找曹孟德报仇吗?”
杨信听了,脸上笑容渐去,点了点头:“父母兄长俱因其而亡,我与曹贼不共戴天,若不报仇,誓不为人。”
蔡琰发出一声叹息:“你不觉得眼前这样的日子太难得了么?而且我很担心...”
杨信道:“正是因为眼前这样的日子难得,我才更要把这件事情做了;我在这里享受平静的日子,我的母亲、父亲、兄长们,他们却从未享受过一天这样的日子。”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我没有任何理由,心安理得的在这里蹉跎。”
蔡琰无言。
半晌才道:“我不能拦着你,但你的情况,实在教人忧心——你分明才十五岁,可你看看伱现在,实际面貌比真实年龄至少大了二十岁。你有多少寿元可以燃烧?”
她说:“曹孟德拥兵数十万,麾下能人异士如过江之鲫;休要以为杀了一個许褚,就觉得曹孟德不过如此,那是妄念。”
“你单枪匹马杀入魔窟,后果实在难料;若你一去不回,小妹该怎么办,你想过吗?”
“若你回来,已是白发苍苍,又该怎么办?”
杨信看着蔡琰,看着她发自内心的担忧,笑了下,说:“此行是一定的,但具体怎么做,却是灵活的;我不会傻了吧唧的与曹贼硬拼。”
说:“至于寿元问题,你应该看得出来,我这几天的状态,比之前好的多;虽然我暂时没有办法完全解决寿元问题,但保持住现在的状态还是可以的。”
蔡琰知道,杨信已是铁了心,说什么都没用。
便只能发出几声轻叹。
杨信振奋精神,笑道:“今日不谈这个问题。我就算离开,也是至少是三个月后的事情;三个月后,我必已非今日之我。”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