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花相上官婉儿

  大唐王朝。

  那是男女地位发生改变的时代。

  那是一个女人挑战男人的时代。

  那也是女性在政治权力上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

  上官婉儿,一代旷世才女,闪耀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

  上官婉儿,原本只是阶下女奴,命运注定沉沦于深宫冷院。

  但她却在权谋诡谲、腥风血雨的朝堂之中,步步为营。

  最终攀至权力巅峰,成为唐朝历史上第一位女宰相。

  纵观上官婉儿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辉煌与悲怆并存。

  她虽出身名门,却也尝尽世态炎凉,备受人生百折。

  她才华出众,敢于打破传统桎梏。

  凭借过人智慧,化身诗界盟主,权倾一时。

  然而,过于急功近利,争名夺利的欲望。

  最终使其功亏一篑,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和性命。

  红颜薄命,青史留名。

  上官婉儿无疑是大唐王朝最具传奇色采的女性之一,值得后人无限唏嘘。

  对于上官婉儿的一生,我们不予评判对错。

  但对于上官婉儿,我们不禁还要感叹一句,不服丈夫服妇人。

  上天给了她这样的天资,她就要展露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以证明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女子一样可以活出精彩!

  “上官婉儿自称是西汉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孙三代的后裔。”

  “高祖父上官贤官至北周幽州太守,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时任江都宫副监,祖父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

  “664年,祖父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与上官庭芝一起被武则天所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

  “在掖廷为奴期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

  “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

  “677年,武则天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当场出题考较。”

  “上官婉儿文不加点,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浑然天成。”

  “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后来武则天称帝,诏敕多出其手者。”

  “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

  “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而已。”

  “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

  “从696年开始,武则天又让上官婉儿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

  “权势日盛,军国谋略,杀生大权,大多取决于上官婉儿。”

  “神龙元年,张柬之等拥护李唐宗室的大臣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

  “神龙政变后,唐中宗复辟,又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

  “上官婉儿深被信任,又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

  “上官婉儿与韦皇后、安乐公主亦多往来,屡次劝说韦皇后行武则天的故事。”

  “于是韦皇后上表请求规定,全国士民百姓一律为被父亲休弃的母亲服丧三年。”

  “又请求规定天下百姓二十三岁时才算成丁,到五十九岁就免除劳役。”

  “改易制度,用来收取人心民望,李显都准许了。”

  柳如是:尽管上官婉儿是一代才女,但终生未嫁实在可惜。

  上官婉儿终身未嫁,原因众多。

  第一,上官婉儿没有瞧得上的人。

  上官婉儿有极高的政治才干,又有极高的文学才华。

  这样的女人,放眼当时的唐朝。

  在青年人中,可以说很少有上官婉儿瞧得上的。

  如果是有成就的老头子,但大都有三妻四妾,上官婉儿绝不甘心去给人家当小妾。

  第二,上官婉儿不愿意嫁出去。

  上官婉儿是个政治人物,从她一生的作为来看,政治也是她极为爱好的一件事。

  既然是政治人物,那就只能在宫中,在武则天身边才能发挥政治作用。

  要是嫁出去,她也就只能相夫教子了。

  武则天虽然当了女皇帝,但也没有让天下的女人都走上仕途。

  所以,上官婉儿绝对不会嫁出去。

  上官婉儿被武则天封为才人,后来又被李显封为昭容,这相当于一种女官的职位。

  也可能就是借妃子的封号,为上官婉儿专门设定的。

  不应该是嫁给了唐高宗,或者嫁给了李显的表现。

  再说了,按照武则天那样的性格,也不会让才华横溢的上官婉儿和自己分享丈夫。

  李显的皇后韦后也是一个政治权欲极强的人,她自然也不会同意李显娶上官婉儿。

  第三,武则天不想把上官婉儿嫁出去。

  因为上官婉儿非常能干,而且对武则天非常迎奉。

  武则天很喜欢,经常让她帮助处理政事,堪称宰相。

  如果要考虑上官婉儿的婚姻,只有两种情况。

  一是把上官婉儿嫁出去,二是让上官婉儿嫁给皇帝。

  这两种情况武则天都不愿意看到,也就不提让上官婉儿嫁人的事情。

  “上官婉儿又向韦皇后推荐武三思,将武三思领进宫中。”

  “李显于是开始与武三思商议政事,张柬之等人从此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

  “不久,武三思依靠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

  “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

  “上官婉儿又与其私通,并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

  “707年七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

  “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杀武三思,并诛其亲党十余人。”

  “又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击阁门搜捕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韦皇后处,并扬言太子造反。”

  “李显和韦皇后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

  “令右羽林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闭门自守,李重俊兵败被杀。”

  “但记载,上官婉儿曾四次向中宗进谏,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

  “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最终以死相谏。”

  “喝毒药后,太医紧急救治,才得以保命。”

  “上官婉儿深得唐中宗李显、韦皇后信任,专秉内政。”

  “祖父一案也被平反,上官仪追赠中书令,上官庭芝追赠黄门侍郎。”

  “此后,上官婉儿经常劝说李显,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

  “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

  “每次都同时代替李显和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世人大多传诵唱和。”

  “对大臣所作之诗,李显又令她进行评定。”

  “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

  “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

  “上官婉儿酷爱藏书,曾藏书万余卷,所藏之书均以香薰之。”

  “百年之后,其书流落民间,依然芳香扑鼻且无虫蛀。”

  陈圆圆:上官婉儿的风流,武则天都要靠边站,不仅征服男人还能征服女人。

  上官婉儿是一位绝世才女,不仅能征服男人还能征服女人。

  原本身为阶下囚的她,凭借着自己的才华成为了万人之上的女宰相。

  不过在上官婉儿得势之后,私生活却是风流不堪。

  十几岁的上官婉儿成为了武则天的心腹,甚至武则天与男宠张昌宗玩乐也不避讳她。

  上官婉儿正值情窦初开,加上张昌宗姿容秀美,男色惑人。

  十几岁的上官婉儿哪能把持的住,因此两人很快打得火热。

  一次,上官婉儿与张昌宗眉目传情,被武则天发现。

  武则天震怒,本欲处死上官婉儿。

  但最终仍是怜惜她的才华,便只下令处以墨刑,在脸上刻字。

  从此之后,上官婉儿如花般的容颜就有了瑕疵。

  但是,聪明的上官婉儿为了遮盖难看的伤痕,便在伤疤处画了一朵红梅。

  经过这件事儿,上官婉儿深知在皇宫之中,权力才是自己的护佑。

  上官婉儿为了在残酷的后宫生存下来,就开始和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相好,只是朝堂上暗流涌动。

  在武则天势危,李唐复位声渐高后,上官婉儿便偷偷与前太子李显相好。

  不过她十六岁就已经与李显眉目传情,只是没有名分。

  不久之后大臣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

  李显又重新当上皇帝,上官婉儿因为提前转舵投靠韦皇后与李显。

  不但没有被武则天牵连,还受命专掌起草诏令,被封为昭容。

  因韦后野心很大,也想成为下一个武则天。

  只是她政治精力不足,需要有过经验的上官婉儿来辅助。

  就这样,中宗夫妻俩都对上官婉儿宠爱有加,此时的上官婉儿更加春风得意。

  上官婉儿还评定诗文,选举人才,大力提倡清雅脱俗的文风。

  一时间,上官体盛行,上官婉儿也成为中宗文坛的引领者。

  甚至得到皇帝的允许,白天去皇宫任职,晚上回宫外举办诗会。

  在此期间,上官婉儿结识了一位英年才俊崔。

  因此在上官婉儿的一力提携下,不久后便当上了宰相。

  甚至崔因受贿被贬,上官婉儿也能全力帮他复职。

  后来崔人到中年,力不从心,便找了自己的三个年轻俊秀的兄弟一起服侍上官婉儿。

  从此,上官婉儿不论走到哪儿,崔家兄弟四人都寸步不离陪伴在旁。

  为了在新势力中站稳脚跟,上官婉儿把武三思推荐给了韦后。

  武三思依靠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以张柬之为首的五王。

  不久太子李重俊派兵把武三思和其他党给杀了,并想将上官婉儿一并捉拿。

  不得已,上官婉儿跑到了韦后宫中谎称李重俊要造反,于是取得了两人的信任。

  随后,上官婉儿设计劝降了叛军。

  而太子李重俊被杀,上官婉儿依靠自己聪明才智再次站在巅峰。

  然而盛极而衰,李隆基发动政变,趁机处死了上官婉儿。

  一个风华绝代的才女,就这样香消玉殒。

  “其母郑氏去世后追谥为节义夫人,上官婉儿上表将自己的品级降为婕妤以示哀悼,不久之后恢复。”

  “李显派人又在上官婉儿居地修建园林,常引大臣宴乐其中。”

  “当时,宫禁宽疏,允许宫内官员任意出入。”

  “上官婉儿遂与一些宫官在宫外购筑宅第,经常与他们交接往来,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职。”

  “中书侍郎崔就是因为与上官婉儿在外宅私通,后被引以为相的。”

  “不久,崔又在主持事宜时,多有违失。”

  “被御史李尚隐弹劾,以罪被贬外州司马。”

  “也因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复原职。”

  “710年,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依附太平公主。”

  “六月初二日,李显突然驾崩。”

  “韦皇后将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党羽和族人,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

  “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

  “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

  “然而宰相宗楚客、韦温更改诏书,劝韦后效仿武则天。”

  “得到消息的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

  “唐隆元年,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

  “以禁军官兵攻入宫中,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一党。”

  “在李隆基率军进入宫中时,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

  “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以证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

  “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不许,斩上官婉儿于旗下。”

  “太平公主非常哀伤,派人去吊祭,并出钱五百匹绢。”

  朱棣:从巾帼宰相到挫骨扬灰,上官婉儿最幸与最不幸的一生。

  中宗李显去世后,玄宗李隆基发动政变,处死了韦后和上官婉儿等人。

  尽管上官婉儿向李隆基投诚,但李隆基还是执意处死了上官婉儿。

  唐中宗时代,唐代的政治比较混乱,各色各样的人都想参政。

  比如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都想做武则天第二。

  上官婉儿也是强力参与其中,不停的和别人拉帮结派,形成政治集团。

  但她本身根基比较浅,如同墙上草,风吹两边倒。

  谁的势力大,她就跟谁跑。

  可悲可叹的是,人算不如天算。

  当她还没有完全成为李氏这一党的时候,唐隆政变发生了。

  尽管上官婉儿手持火烛,拿着遗诏以表忠心。

  但李隆基知道上官婉儿善变,不知道她以后还会再和谁拉帮结派,不如立即处死,以绝后患。

  上官婉儿死后,她的墓葬是由睿宗皇帝下制修建并予以礼葬的。

  其实上官婉儿的墓完全是太平公主一手所建,但这背后机隐含着政治动机。

  李氏宗亲恨上官婉儿,太平公主又不能公开批判李隆基的行为。

  太平公主对侄儿李隆基发动政变虽然同意,那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利益。

  可对李隆基杀死上官婉儿这种做法不满,可也无可奈何。

  只能通过哥哥睿宗皇帝为上官婉儿正名,并批准为她举行葬礼。

  这就明显表示了太平公主系,而上官婉儿留下的政治势力也一并被太平公主收拢。

  之后,太平公主谋逆被李隆基赐死。

  李隆基下令平毁驸马武攸暨墓,让太平公主死无葬身之地。

  由此可见,唐朝的政治是何等的残暴。

  太平公主对死于李隆基之手的上官婉儿高调示好,并亲自安排志墓下葬。

  在太平公主倒台之后,新仇加旧恨,被认定为太平公主一党的上官婉儿。

  她的墓葬自然难以幸免,也一同被毁,尸骨荡然无存。

  建墓与毁墓,成了两股势力你死我活的斗争。

  上官婉儿的生命生前在政治的旋涡中翻滚,即便死后也仍无法难以逃脱。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