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大海战之四十二:准备线列作战!

  不过,“马赛号”这次英勇的、近乎自杀式的撞击行动,虽以悲剧结局——未能给目标任何伤害、自己却惨烈覆没,但是,并非没有回报——“冠军号”、“龙骧号”、“豹变号”组成的“左一支队”被迫停止前进,“马赛号”以自我牺牲为代价,实现了“迟滞敌舰队之追击、为本舰队顺利掉头转身争取时间”的战术目的。

  待“马赛号”沉没无踪、“冠军号”重新启动之时,“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其余四只军舰——旗舰“窝尔达号”为首,“维拉号”次之,“巴雅号”再次之,“圣马洛号”殿后——堪堪完成了掉头转向,艏南艉北,艏艉相衔,以一线纵队,向我方杀来。

  这四只军舰,型号、吨位虽不尽相同,但都属三等巡洋舰,是“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的主力舰只。

  就是说,虽然,“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已有一半舰只覆没了,但是,主力犹在。

  我方原定的“进一步破坏第一分舰队队形,争取再一次将之分为左右不能相顾的两截”的计划,无法实现了。

  没有时间出什么新的奇计了,丁汝昌、乔百伦、狄克多、大爱德华四人,经过短暂的商议,“冠军号”打出了一系列旗号:

  “左一支队保持队形,准备进行线列作战!”

  “左二支队暂缓前进,纵队变横队,堵截敌舰队南下通道!”

  就是说,以“冠军号”、“龙骧号”、“豹变号”三舰接战;“驭风号”、“伏波号”、“弄涛号”、“福星号”四舰,除了负责“堵截敌舰队南下通道”之外,也兼差预备队。

  看到旗舰的旗号之后,“驭风号”向其后的“伏波”等三舰打出了“变阵”的旗号,“左二支队”放缓了速度,“伏波号”、“弄涛号”、“福星号”次第右转之后,一一上前,“伏波号”居“驭风号”右,“弄涛号”又居“伏波号”右,纵队变成了横队。

  “福星号”则居整个横队的右后方。

  作为一只小吨位的炮舰,“福星号”原则上不直接参加大规模海战,她的任务,主要是“掠阵”,即主责侦查、通讯。

  “左二支队”在“变阵”,“左一支队”则在“保持队型”。

  “马赛号”向“冠军号”发动撞击,“冠军号”被迫右舵,这个动作,后头的“龙骧号”、“豹变号”,自然不能跟随,因此,彼时,“左一支队”的队形便已有些散乱了。

  所谓“保持队形”,一来,“冠军号”要将右转的舰艏摆回来;二来,所谓“摆回”,并非摆回原位——为了接下来的“线列作战”,必须对航线做出一定的调整。

  所谓“保持队形”,其实是“调整队形”。

  队形还是一线纵队——同之前一样,也同“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剩下的那四只军舰一样;调整主要是调整航线——新航线当然还是平行于旧航线,亦即平行于“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的航线,不过,要向右,即向东,亦即向“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方向平移一段距离。

  “窝尔达号”转的这个二百七十度的大弯儿,半径甚大,“北京—东京”舰队第一分舰队掉头后南下之航线,甚至还在我方“左二支队”变阵前的航线之东;而我方制定的“线列作战”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若我方出战者为铁甲舰——譬如目下的“冠军”、“龙骧”、“豹变”,则在保持良好射界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缩短敌、我舰队之间的距离。

  就是说,在保持良好射界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两条平行线——我舰队之航线、敌舰队之航线——之间的距离。

  原因,不外“扬长避短”四字:

  “扬长”,最大限度发挥我方防护力强之优势。

  “避短”,最大限度缩小我方炮术尚浅之劣势。

  中国海军肇建迄今,只有三年多一点儿的光景,而苏窦山大海战的对手,却是世界第二海军强国,几百年的底蕴;若是陆军也就罢了——尚有“速成”之可能,可是,海军是高投入、高技术的军种,其建设,绝非一蹴可就的。

  因此,不论老师如何高明尽责,学生如何聪慧勤奋,即便最骄傲者,也不敢说,在纯技术层面——包括炮术——中国海军已可同对手相提并论了。

  炮击,距离目标愈远,命中率就愈低,因此,距离目标愈远,对炮术的要求就愈高,也因此,距离目标愈远,炮术较为高明的一方,相对来说,优势就愈大。

  所以,我方才要尽量拉近同敌方的距离——这个距离,若拉近到炮术相对较弱的一方亦可轻松击中目标的话,基本上,炮术较为高明的一方,就不存在什么明显的优势了。

  当然,我方可轻松击中敌方,敌方更可轻松击中我方。

  可是,我身披重甲,“防护力”三字,是你万万比不得的呀!

  就是说,你我虽都可以击中对方,可是,我打的穿你,你打不穿我!

  所以,咱们俩,一定要挨的近一些才好呀!

  距离近、命中率高,还另有一个好处——我方就不必说了,这个“命中率高”,指的是敌方的命中率高。

  啊?敌方的命中率高,我方还有好处?

  是滴。

  战舰的要害,在于水线,不过,对于“冠军号”、“射声号”等铁甲舰来说,因为被覆铁甲,其中又以水线防护最严,较小口径的火炮难以击穿,因此,“冠军号”、“射声号”对阵吨位较小的敌舰之时,受威胁最大的部位,并不是水线,而是相对来说没那么要害、却无法以装甲进行防护的部位——舷墙及甲板上的“上层建筑”。

  如果距离较远,命中率较低,即便敌舰炮瞄准的是我舰的水线,击中的,一样可能是舷墙及“上层建筑”;若距离较近,命中率较高,敌舰炮指哪儿打哪儿——瞄准我舰水线,击中的就是我舰水线,则没有防护的舷墙及“上层建筑”,反倒是更加安全了。

  看,是不是敌方的命中率提高了,对我方反倒更有些好处了?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乱清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