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迟来的战后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蜀汉篇第155章迟来的战后“庞军师可是吃了太多的青山楂,怏怏不快?”

  骑在马上,张飞瞧着庞统一脸的生人勿近,很是好奇。

  昨日制得的冰糖葫芦绝大多数最终都进了学子们的肚子里,最终留给几人的就只有青色的山楂果。

  糖衣醇甜,果子极为酸涩,那威力让张飞现在回想起来都牙根发软,因此还以为庞统到现在还介意。

  庞统哼了一声,想起来那群学子们,吃完居然还缠着孔明问他何日有时间再补一堂大课。

  有如此多学子还不知足,居然还与他抢唯一的一个徒弟!庞统愤愤不平的想。

  不过这些话最终埋在心里,摇了摇头:

  “只是在想如何处置韩遂。”

  抛开姜维这些事之外,孔明还与庞统漫谈了雍凉局势,而最终两人给韩遂计较出来了一个生路。

  接下来就要看这位大汉的征西将军要做如何选择了。

  如今已经是八月初,曹贼新粮已收,蠢蠢欲动,而益州也是同样。

  有了余粮,也能腾出手了,雍凉的乱局该怎么着都要理一理了。

  “可是要出祁山了?!”

  一说起这个,张飞兴致就高昂起来:

  “马谡现在还在房陵,可要将其调回来?”

  “既要出祁山,军师怎么不来?”

  “要是在雍凉有了养马场,俺能不能先组建一支骑兵试试?”

  张飞一直如此,对孔明称军师,对他和徐庶都要冠姓。

  对此庞统也没意见,骑在马上听着张飞叽叽喳喳,只是简单回了句:

  “孔明说如今雍凉单手可平,他还没必要过来。”

  至于孔明接下来要干嘛,他没说,但是庞统也猜得出来:

  出精兵,定南中,通身毒……也就是印度。

  如今益州民生向好,该将商道理一理了,也好让南中的蛮王们知晓,益州已经变天了。

  “宜请司马懿随军。”

  面对南中的领兵人选,孔明如此建议。

  刘璋本来就对南中的控制力不强,从刘备入江州起,南中叛乱就偶有冒头。

  不过也是拜南中飞快易主所赐,这些叛乱并没有变成大规模的叛乱。

  但这并不意味着刘备就不惦记了。

  相反,在休息了接近一年后刘备也觉得骨头发痒,主动要求领军定南中。

  只是在面对随军人选上犯了难,孔明则似是早就打好了腹稿一般:

  “宜迁司马懿为参军,随主公出军。”

  “宜令冯习、张南、吴懿为领军别督,李恢、张嶷为随军主簿。”

  南中地形复杂,并不需要太多兵马,所以人选上自然是要精挑细选。

  冯习张南都属于板正之将,不用奇兵,正适合平定南中的打法,而且为人可靠。

  吴懿本有才能,其妹与主公关系暧昧,且吴姓对于刘备颁布的各种政令都是配合的态度,没有任何微词,宜让其领军历练。

  李恢、张嶷之名都得自光幕,且两人目前都是功曹之职,作个参军熟悉局势提出建议也算恰如其分。

  至于司马懿……自是想要称称其斤两了。

  “孔明等着为我庆功便是,南中贼首,三月必平!”

  旭日初升。

  成都东边的万里桥上,刘备信心满满的给孔明做保证。

  若是出汉中去与那马超韩遂搏命,刘备自己心里也没底。

  但若是说去南中钻林子里与土人作战,刘备感觉简直是……光幕那个词儿怎么说来着?

  手拿把掐。

  兵精,粮足,将皆求战,此皆胜道。

  刘备还瞟了眼旁边一脸笑吟吟的司马懿:

  而且还有晋宣帝随军,怎么输?

  孔明拱拱手:

  “那便以三月为期,到时亮定备足酒菜,等主公得胜归来。”

  刘备点点头,抖了抖缰绳,随即大声道。

  “马忠,传我军令,大军开拔!”

  既然是要攻伐南中,集结起来的一万六千兵马便是在成都南门集结。

  刘备是被手下拉来的,说既要远行则定然要来万里桥上走一走。

  如今桥已经走了,大军自然要趁早开拔。

  此时成都城内狐笃在府衙门口等到了李姝,正打算进去一起上课。

  也就在此时,他听到“哒哒哒”马匹奔跑的声音,一个小将策马跑过直道,然后转向向南消失不见。

  狐笃眼神中的羡慕是藏不住的,李姝安慰道:

  “刘皇叔前两日不是说了嘛,狐笃将来可要做汉之栋梁呢。”

  狐笃眼神中多了点笑意,点点头道:

  “嗯!”

  随即想了想道:

  “惟望皇叔能得胜而归。”

  李姝的眼睛笑成了两弯月牙:

  “昨天我爹爹可是去城内的道观给皇叔祈福了呢,回来说有好多人都是一样的想法。”

  狐笃对此也不意外:

  “皇叔仁德。”

  相较于想当皇帝的刘焉,以及享乐技能点满的刘璋。

  刘皇叔让大家家有余粮,这是最直观的体现。

  狐笃的体会还要更深一点。

  毕竟如今街头巷尾讨论的都是荆州的大胜,以及刘皇叔亲征的南中。

  用狐笃大父的话说就是:益州不孤矣。

  读书之人,有志之士无不期望天下扬名,但是:

  刘焉封益州以图帝。

  刘璋失汉中而孤悬。

  益州人已经茫然太久了:天下扬名之道在哪里?

  而如今皇叔入蜀,以狂风暴雨般的节奏让益州皆尊其号令,将益州与汉中荆州重连一体,不再孤悬。

  外败汉贼,内修民政,垂垂老矣的益州就此重新焕发了生机。

  有人欲随这位颇有高祖之风的宗亲以成大事,令自己一名出天下惊。

  也有人借重新打通的去往中原之路,即刻动身,天命归曹当速投效。

  总之,再也不必蹉跎度日。

  与益州人这种略显沉闷的感慨不同,荆州人面对前线的大胜,唯有欢庆。

  其中滋味最难言说者,当属江陵百姓。

  赤壁兵败后,江陵城原本的百姓都已经被曹军强行迁走。

  如今的江陵百姓成分复杂,有的是随雷绪翻越天柱山的江淮百姓,有的是从新野、宛城、襄阳等地提前南逃的荆州旧民。

  他们曾为周公瑾的赤壁之胜欢呼过,也为其英年早逝哀恸过。

  随后的就是茫然疑问,周郎早逝,曹军来袭谁人能挡?

  而此时,江陵城传唱的战绩就是对这个疑问最好的回应:

  关云长水师七日克樊城。

  黄忠阵斩乐进襄阳自破。

  关云长星夜奇袭复宛城。

  徐军师挥扇退十万曹兵。

  张翼德临阵怒骂曹阿瞒。

  除了最后一个真实性有待考究之外,其他的战绩都已经被宛城过来的商贾证实。

  毕竟按宛城人所说,当时张将军在忙着安定城防呢,去追曹操本人的乃是关将军,故而就算临阵怒骂,也应当是关将军怒骂才对。

  但大家伙都没见过关将军骂人,故而都有点难以想象,所以有人猜测是不是因此变成了张将军临阵怒骂。

  毕竟张将军大嗓门和暴脾气人尽皆知。

  而当江陵百姓听到宛城人绘声绘色的说那关将军衔尾追击曹操时,不少都拍着大腿遗憾:

  “怎么没一刀将那曹贼劈死呢?”

  毕竟不管是江淮百姓还是荆州旧民,亲朋当中基本都有丧命于战乱的。

  百姓们在摇头可惜,商贾们则都是松了一口气,江陵城再也不是面对曹贼的第一线,这让他们的生意凭空多了不少保障。

  不是不信任关将军以及江陵的城防,实在是……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嘛。

  而直到徐庶真的凯旋归来,临时驻守江陵的蒋琬才真真正正松了一口气。

  从关羽徐庶北上之后,蒋琬便换了个办公地点,督掌荆州大小事务顺带防御东面的盟友,堪称是心力憔悴。

  因此在见到徐庶第一时间后,蒋琬便诉苦道:

  “至今方知那诸葛丞相为何早亡矣!”

  徐庶摇头大笑:

  “虽已大胜,但仍需公琰担待一二。”

  抱怨归抱怨,但谈及正事蒋琬也不推诿,闻言皱眉道:

  “荆州北尚不安定?”

  徐庶摇头道:

  “战事了了,关平与黄将军势如破竹,连战连克,荆州已复。”

  “如今关平与黄将军共同驻守堵阳城。”

  “七月中旬再次来犯,为黄将军所阻,一箭射中徐晃头缨,曹军不克而还。”

  蒋琬督掌荆州,因此对情报自然烂熟于心,大概默默估计了一下道:

  “虽已收粮,然转运耗费亦需时日,徐晃所督应该不过一支偏军?”

  “两军。”徐庶确认:

  “如今北方无忧,唯……”

  蒋琬叹了口气道:

  “江东。”

  说着蒋琬拿起桌上的书册,略略翻了一下道:

  “数月前,江夏由鲁子敬坐镇。”

  “月余前,江夏由步骘与吕蒙共掌。”

  “半月前,商贾们顺江而下的的公函便只有吕蒙的印章了。”

  江东与荆州一直有大宗商品往来,江陵出益州之糖锦,收江东之铁矿石炭。

  此等往来皆需郡守签授,从留名来看,鲁肃早已经不在江夏,变成了吕蒙。

  这也是至今蒋琬都心力憔悴的一个原因,实在怕这哥们儿给自己来个白衣渡江。

  徐庶默默点点头,屈指敲着桌子,沉吟了一下道:

  “战时曾有一队密使,从许都来,去往江夏。”

  “在宛城有停留补给,留有记录为关将军所获。”

  蒋琬了然,大概明白为何鲁肃忽然离开江夏了。

  而且从最坏打算来说,十万哥……不,孙权可能真的要成吴王了。

  随即徐庶道出了另一个消息:

  “关平来信,称有商贾密告。”

  “天子或将北巡。”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