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一章 银钱业小地震

  送走前来为西商说情的董御史,李佑又低头沉思片刻。\\www。Qb//

  在他看来,想将银号事业快速做大,能与西商合伙是个不错的思路,董御史所言倒不为错。但是即使合伙也不是这么个合伙方法,更不是眼下这个时机,所以他才拒绝了董御史的调解。

  他所创造出的事业,可以让别人来分一杯羹,但他必须要占据主导权和主动地位,合作方法和时机必须是他拿主意。正如他对长公主说过的,这时代只有他李佑才看得清未来方向!想到这里,李佑不由自主挺了挺胸膛,满怀都是舍我其谁的豪气。

  仔细回想起来,仿佛他无论插手哪个行业,总会与全行业为敌。在扬州与盐商斗争了一年左右,在京城煤市与煤铺联盟斗了一个月,这次又轮到银钱业了么?

  不知道这次银钱业将会怎么办,估计还是通过组建行业联盟,打压他这个异端罢。

  “有自盱眙来的尚大人到访。”这时家人在书房外禀报道,并送进来帖子,这打断了李老爷的遐想。

  李佑接过帖子看去,原来是前年他在泗州抗洪抢险保皇陵时,合作愉快的盱眙县尚知县登门拜访。帖子后另附有礼单一张,简单瞧了瞧,分量不轻。

  李佑不禁哑然失笑,这尚老头现在还挺讲究,记得他在盱眙时很穷,又不太会走动关系,所以一直当着知县。便吩咐下去:“既然故人来访,请进来相见。”

  原来尚知县这次也是任期满了进京考计。以他的功劳薄升一级问题不大。无论如何,在这太平年间,参与过平定造反谋逆大案的地方官还真是凤毛麟角。

  他来拜访李佑,所为的是另一件事。他有个侄子是举人功名,明年将要进京赶考,不过大比是谁也说不准的,所以尚大人想为侄子谋条后路。但他人脉很差。不然也不会连续多年都是知县,在京师认识的人中,有名的也只有李佑了。

  尚大人想着万一自家侄子考不中进士。也不打算继续等三年了,直接以举人功名在吏部选官做。故而想求李佑在这里面帮帮忙,一是尽快选上官。二是谋个过得去的官职。

  运作个举人级别的选官,对别人来说难如登天,但以李佑在吏部的关系网,并不难办。他也不绕弯子,很痛快的答应了:“真要用到时,我尽力而为。”

  尚大人感激连连的谢道:“大恩不言谢,在下铭感五内。”

  他与李佑不过是在泗州和盱眙相处过一个月,再有就是二人皆为苏松道王参政的好友。这点交情,其实是不见得足以打动别人帮忙选官,须知选官乃是官场中最难求人帮忙的事情。因而尚大人原本做好了碰钉子的心理准备。却没想到李佑如此好说话。

  真乃人言可畏、传言不足信也,尚大人暗忖道。

  李佑抬起手,挥了挥手里的礼单,露出几丝诡异的笑容,“在盱眙见到尚大人时。你爱民如子、清贫如水,如今又何来重礼遗我?”

  尚知县尴尬的陪着笑了笑,语气含糊的答道:“借了点,借了点。”

  果然是借的…李佑立刻明白了。京师里确实有一门很繁荣的业务,就是借债给官员,尚知县八成就是从这个渠道借来的钱。

  借钱的官员大多是刚取得功名准备铨选的人。或者入京的地方官。他们借钱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应酬交际。

  外地官员或者官场新人到了官员密集的京城,正常情况下的应酬是极多的。同年、同乡、同窗、故旧等等都可以要一一交往,相应的花销也不小。

  如果是刚刚选官尚未去外地赴任的、或者由于各种原因手头紧的其他官员,只怕是应付不了这种应酬的。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找债主借钱了,这种放官债的行业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大概流程就是贫穷官员借钱交际应酬、选官、到地方赴任、用收入把欠款还清。债主方可以派出一两个人当做长随跟着官员去地方,直到债务终结为止。

  李佑听口风就能听出,尚老头就是从这种渠道借来的钱拉关系送礼,那么就可以从这里着手了。想至此,他请求道:“既然如此,还请尚大人帮一个小忙。”

  尚知县莫名其妙的,这李佑手眼通天富贵满门,有什么能求到他的?但仍回道:“李大人有所差遣,在下不敢辞也。”

  李佑低声吩咐了几句,尚大人听完后吃惊道:“这不太好罢,如何使得?”

  “尚大人你这把年纪了,做官又苦又累的还有什么奔头?就此升为六品散阶,回家养老的好,何苦还继续宦海浮沉。”李佑劝说道:“再说贵府前程都在你那侄子身上吧,他选官包在我身上,不敢说前程似锦,但绝对不会亏待他。”

  这…尚知县低头考量,李佑也不着急,慢慢的喝茶等待。半晌过后,尚知县重新抬起头来,咬牙道:“但凭吩咐!”

  又过了两日,京城银钱业忽然爆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京师二十一家较大银庄、钱铺、银铺、帐局的东家在山西会馆宣布,在这二十一家之间实行票据通兑!

  顾名思义,就是在这二十一家银钱铺庄里,任何一家给客户开出的银票、存票,可以在另外任何一家进行兑现和使用。

  虽然二十一家通兑的震撼程度比起李佑设想的异地汇兑差了许多,但对于当下的京师银钱业而言,也不啻是一场小地震了。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迎合市场需求的行为,受到了欢迎的。一来二十一家强强联合增大了整体信用;二来可以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京师通行银票”了,方便于使用。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次联合起来的二十一家都是京城业内里有名有号大铺庄,但今年以来逐渐异军突起的惠昌银号却被排斥在外,这就值得玩味了。

  戴掌柜急急忙忙到文宣院来见李佑,如实禀报道:“今日情形不妙,许多客人意欲兑现银两,看样子是想转入那二十一家的。”

  李佑虽然预测到西商控制的业内巨头会联手,但也没想到来的如此之快,而且措施比想象的更加超前,在他们所处的局限性中,已经做到了极限。

  李佑不由得感叹道:“不愧是这年头思维最前沿的商帮,也懂得联网么。”

  最新全本:、、、、、、、、、、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奋斗在新明朝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