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章 沧州造船厂

  午时,三五十骑冲出柴府后院。

  最前面的正是东道主柴进,这位是个一言九鼎之辈,昨喝多了断片属于意外。醒来后,处理犯错的门房,之后旧事重提,谈及昨夜未完的话题。

  大海船,造价昂贵,不像钱粮和马匹。

  所以,柴进邀请众人前往造船厂,实地考察再。王进欣然同意,草草吃了午饭,众人便打马扬鞭。

  中途路过岔路口的时候!

  王伦带队,三十余人分道扬镳,拿着推荐信前往武岗镇接洽马帮首脑,采购好马并洽谈后续交易。

  考虑到武岗镇位置在宋,辽边境缓冲地带,比较特殊。洪强状态又有点欠佳,为此,在出发之前,王进让陈大猛跟随,还特意请武松这位高手坐镇。

  而他则跟随柴进一路疾驰,下午时分抵达海边的造船厂。

  柴家江山虽易主,但多有人念着柴家的好。千万不要瞧柴家,即便过去了一百多年,影响力依旧在。后周世宗柴荣最为重视水军,大肆鼓励造船行业,使得造船业空前发展,也有诸多恩惠留下。

  “兄长,那边往东三十里地有个造船厂,大多是船。”柴进率队来到自家产业,心情非常不错。在船厂前,指着一个方向侃侃而谈,着造船。

  王进倒是知道一些有关船只的发展史。

  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就领先于全世界,后来即便三国魏晋时期,那种风浪一大就刮倒颠翻的楼船。因为有几层楼高

  ,搭载两三千人,受到人吹捧。哪怕是五代十国,这种大型楼船也被当作旗舰。

  梁山就有好几艘老旧楼船还在使用。

  当然,目前宋朝各大造船厂已经不再生产这种船只。因为此时造船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阶段。水密仓、指南针、平衡舵等先进技术的相继运用,为宋朝航海贸易,内陆漕造定了基础。

  宋朝的船队途经时,几乎都被当地人称之为神舟。铆钉技术没有运用之前,宋朝的海船没有一颗钉子。可想而知,光凭木头与木头的凹槽衔接便建造出木兰舟,技艺有多精湛,是后人无法想象的。

  “造船学问大着呢!”柴进兴致勃勃,为众人普及。山寨那个平简大师刚来不久,还没有干出实绩。王进对具体情况还真不清楚,洗耳恭听,没有打断。

  这个造船业的确非常有讲究,尤其是海船,用料极其苛刻,从挑选木材上就有许多讲究。譬如并非古树就适合造船,也并非树木砍了就能用,砍伐过后,需要长期晾晒,烘焙等脱水处理才适用。

  古船木能经受海水、风浪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侵蚀,与其取材有很大关系。用作大型海船的树木种类很多,大都是密度高,硬度大,有油性或蜡质的优质树种。其中以坤甸木、楸木、柚木、菠萝格、铁梨木等。而战船则以铁桦树最为合适。

  “这种铁桦木切割困难,建造一艘的时间耗时加倍

  ,而且价格高昂。即便能够有效降低触礁危险,商队也不选择,目前大型海船以云杉木来代替。

  此外,海船本身体积大,选用的木材坚硬又饱含油脂。因此经过海水长期浸泡,海浪无数次的冲刷。又经过处理,船只愈来愈坚韧、耐磨,具有防水、防虫、防腐等,一艘优质海船百年而不坏……”

  柴进滔滔不绝的着海船性能,还不忘自我夸赞。策马走在最前,引领众人进入坐落在海边的造船厂。

  得知大东家亲临视察,船厂负责人赶忙来迎接。远远看见队伍来到涌上来,态度之热情,令人唏嘘。主动接替了招待引领,避免柴大官人亲力亲为。

  造船厂建筑并不多,除了岸上几排房屋,最醒目的就是十多个大型船坞坐落在相连陆地的岛礁之上。

  因为后周世宗柴荣的关系,大多老字号造船厂都会多少给些面子,柴家这么多年一直跟各地造船厂多有往来,关系亲密。从登,莱,明,扬等地聘请老造船师不在少数,娴熟的工匠至少两千人。

  负责建造大型海船,以及配套的救生舟。

  柴进造船厂造船除了自家商队自用,便是对外出售。

  造船厂负责人姓刘,是个四旬中年,脸颊微胖,笑容和蔼。从自家恩官那里了解到情况,十分健谈的报价:“我们沧州造船厂的木材多是从辽,高丽等国运来,木料优质,又路途遥远,价格不菲。

  一般情况下

  ,一艘千料船3500贯钱,两千料5000贯。至于运载量更大的,价格就会相应的提高。至于那种万料以上的大船嘛,少两万贯钱。”

  “啧啧,价格贵,还不如抢的划算。”

  阮七听了连连咋舌,想起在登州事迹嘟嘟囔囔。可把那负责人老刘吓了一跳,赶忙解释道:“抛却原材料和人工费,之前报价船厂基本不挣钱。”

  王进瞪了阮七一眼,赶忙打圆场:“老师傅,你别听他胡咧咧,我们是混江湖的,干过一票,这子惦记着。此次大采购,是跟大官人商榷好的。”

  “哦哦,原来如此。”这个微胖中年长舒了一口气。

  王进岔开话题,指着深水港的方向,疑惑的问:“哎,为何船厂没有停泊船只,难道一艘船也没得?”

  “哈哈,官人有所不知。”负责人赶忙接话,解释了一句:“按照规矩,船只修建好后会试水,至少在附近航行半个月,故而在船厂是看不见的。”

  “原来如此,倒是我了外行话。”王进恍然大悟。

  接下来,在这个姓刘的负责饶带领下,众人进入船坞。与之相比,梁山自己修建的船坞太寒酸。

  眼下,其中最的船坞分为好几层,镂空的木架下方就是水域。几百人在忙碌,各司其职,有队伍负责船侧,有队伍负责船尾,也有队伍站在下方的高台上负责船底。他们拿着各种器械切割木板,凿孔等。一

  块块木板拼接,修缮直至成船形……

  “呵呵呵……,大官人开的工钱高,工匠们干活卖力。目前我沧州造船厂每个月至少产出十多艘千料级海船。放在其他沿海造船厂,官船司是不可能的。”船长负责人意气风发,不着痕迹的拍马屁。

  “不错,大官人手底下人才济济呀!”王进目睹工匠们忙碌的场面,又听着柴进和负责人老刘有意卖弄着船只建造的各种事项,发自肺腑的感叹。

  实话,来到沧州造船厂,令他大开眼界。从未想过古代工匠建造大船场面这般浩大,古饶智慧是令人叹服,堪称化腐朽为神奇。没有铁钉,没有焊接技术。宋朝时期船只不仅大,还结实耐用。

  宋朝远洋商队,贸易的路线一度达到了东南亚、中东,将北宋珍贵的陶瓷、丝绸商品销往世界各地。海运贸易的繁荣与“开疆拓土不足”有着严重的关系,如此,也就造成了宋朝重视海外市场,据记载倭国,高丽、勃泥、大食等50多个国家皆是宋朝的贸易伙伴,最远的地方甚至能达到非洲。

  这种造船业在明朝的时候发展至巅峰,大航海时代正是宋朝打下的基础,才有郑和七下南洋那般辉煌。戚继光,俞大猷率领水师剿灭倭寇,荷兰等盗匪。那个时候造船业在中国依旧处于遥遥领先。

  可惜,只是明朝皇帝好大喜功,为了彰显国威大派送不要钱,导致国力

  空虚,逐渐没落。到了清朝彻底被阉割,没有机会适应改良,造船业落后。

  直至鸦片战争爆发,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此类技术彻底没落,直至为异国炮艇取缔而消亡。

  纵观造船史,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历程。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不思进取,贪图享乐,迟早就被世界和整个时代所抛弃。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人在水浒,正在造反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