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谋略

  蹇硕看着杨明,目光中满是欣赏。

  “少君自今日起便名扬天下,两千石已是尔尔,三公之位亦不过需些履历而已。”蹇硕举杯恭喜道。

  杨明莞尔一笑,举起酒杯,和蹇硕碰杯,等看到对方先喝之后,接着也一饮而尽。

  “不过我仍有诸多疑惑,望得少君解惑。”蹇硕放下酒杯后看向杨明。

  “但问无妨。”杨明说着也把酒杯置于桌上。

  “少君是如何说动那袁遗的?”蹇硕满脸好奇,世人皆知汝南袁氏与宦官之关系,要让他们中丨出一个“叛徒”并非易事。

  “我并未游说。”杨明摇头。

  “并未?”蹇硕愣住。

  “袁伯业与我旧交,一年前找上我,不忍百姓疾苦,说了王翘辜榷一事。”杨明说着又给自己倒上一杯酒,雒阳最知名的便是这杜康酒。

  蹇硕一阵沉思,接着笑道:“不曾想那袁遗竟也是仁爱之士。”

  “我无张良计,便只能持重待机,顺势而为。”杨明说完又一杯下肚。

  当初袁遗找上他,是因为袁氏不肯与宦官为敌,而杨氏素以忠君直谏闻名,他当然也知道杨氏不会为袁氏出头,所以便让袁遗先回去搜集证据。

  所以这七千万,并不是王甫今年辜榷的,而是去年。

  王甫虽嚣张跋扈,却也不傻,大旱之年行辜榷之事,纯粹自找麻烦。

  当然,他已死,自然无机会辩解。

  “受教。”蹇硕端起酒杯敬了杨明一杯。

  “我还有一惑,少君又是如何说服杨公,让其以杨氏全族为少君铺路的?”蹇硕刚问完,接着马上又追问道,“若非杨公也不知情?”

  杨明颔首,蹇硕却是瞪大了眼睛。

  他本以为是杨氏谋划,却没想到是杨明在谋划。

  不过他其实隐约已有感觉,因杨明只是旁支,且杨氏素来不是袁氏那般擅长谋略之世家。

  “我杨氏为经学大家,先祖杨震因居高位不能除奸饮鸩而死,杨氏不缺忠君直谏之士,只缺一把刀。”杨明说着拿起盘里面的杨梅,沾了碟子里的盐送入口中。

  这便是王甫对他毫无防备的关键之处,谁能想到一直以经学著称的弘农杨氏,会出一个敢当街弑杀他的公子?

  若是曹操拦住去路,王甫是断不可能让其上车的。

  “少君对于人心、人性,看得颇为透彻。”蹇硕发出感慨。

  “这也是我对蹇黄门信任之原因。”杨明接着说道。

  蹇硕一时沉默。

  “蹇黄门非曹节王甫之流可比,虽为宦者却是因不得已,不敛财不骄纵,若出身世家大族,也是我大汉良臣。”杨明接着说道。

  这并非假话,就如同袁氏也不是所有都亲近宦官一样,每个群体都有异类,宦官自然也一样。

  最知名的莫过于太史公司马迁,即便如今,也有中常侍吕强,上书求斥奸佞,任忠良,薄赋敛,厚农桑,开言路,刘宏封他都乡侯他都不就。

  蹇硕同样出身寒门,因家贫而为宦,他日后怎样还不好说,但至少现在,确实如他所言那般。

  蹇硕白净的脸色为之一阵潮红。

  他和杨明合作,除打压曹节为首的宦党,谋求政治地位外,也确有忠君之心。

  “我还有最后一惑。”蹇硕说着都直起了身体。

  杨明也正襟危坐,示意他接着问。

  “少君是如何确定陛下一定会寻我建议?若不寻,少君岂不是……”蹇硕最后几个字没说出口,但意思很明了,刘宏若不问他,大概率还是会杀杨明,毕竟如今内宫只有宦官,人的耳根皆软。

  “不寻便不寻了。”杨明的回答却让蹇硕困惑。

  “我已杀王甫,若死也为百姓除一害,为百姓而死,又有何憾?”杨明接着表情淡然道。

  他是穿越者,已死过一回,这辈子相当于是额外送的。

  即便有意外,计谋没成功,但也已干了一件轰轰烈烈之大事。

  就如同关羽所说那样,虽身死,也名垂于竹帛,又有什么遗憾的呢?

  蹇硕闻言愣住许久,接着双手作揖,对着杨明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夫英雄者,当如少君。”

  ……

  从酒肆出来,杨明已略有醉意,上了马车后不由笑了起来。

  与蹇硕会面风险重重,他甚至要担心蹇硕会不会杀人灭口,全程精神高度集中。

  包括此前在大牢,他也不知刘宏会不会忽然改变主意,看似淡定实则仍有忧虑。

  直至此刻,他精神才得以放松。

  他脑海中也不由回想起八年前的经历。

  他前世原本是某站的一个历史区UP主,主更三国,后因网站大幅削减创作激励被迫停更,然后拿着积攒下的钱去创业,雄心壮志本来想打拼出一番天地,没想到刚有起色,就因为过度劳累,直接猝死。

  带着无数遗憾不甘瞬间死去,却不曾想下一秒睁眼就发现自己在灵堂里,当他坐起来的时候直接吓死了个仆人。

  后来因为停尸没两天,在成功搬出“扁鹊和虢国太子起死回生”的事迹证明自己确实活着之后,他那个叫杨琦的父亲哭得差点晕厥。

  古代夭折很正常,但夭折之后又复活的,恐怕也只此一例。

  总之他穿越前后的那段经历,可以说相当离奇。

  然后他就知道自己穿越到了东汉,成为了弘农杨氏的一员,再找铜镜照了照自己后,差点又笑死。

  本来他前世只是个长相普通的普通人,结果现在,身高八尺(十九岁时)、长相帅气,又出身天下前二世家,就如同做梦一般。

  不过现实很快给了他一巴掌,他虽然出身杨氏,但是旁支,就跟那袁遗一样,天生绿叶。

  好在他马上又吃到了一颗糖,虽然是旁支,但他父亲给力,是当朝侍中。

  侍中,在西汉只是个加官,但到了东汉变成了官位,两千石,和太守一个档次,还是皇帝近臣。

  而且因为起死回生的关系,杨琦对他宠溺到了极点。

  所以总得来说,刚穿越那几年,他主要的生活,除了学经习武外,就是捣鼓造纸、铁锅等发明,闲暇时则与在雒阳的曹操、袁绍等人飞鹰走狗、放浪形骸。

  直至党锢之乱,他切身感受到了士人在宦官面前的无力。

  他清晰得记得,那是熹平元年,渤海王刘悝因为得罪宦官王甫,全家百余人被诛。

  当桓帝的弟弟在宦官面前都形同草芥的时候,一个世家又算什么?

  这是东汉末年,不久将要天下大乱,历史中他所在的弘农杨氏忠君、护君,最后却落得个杨修被杀,杨彪都只能“老牛舐犊”苟活的下场。

  要想在这样的乱世中活下去,他必须要足够有实力。

  而且那段时间,他也亲眼见到了何为东汉末年,制度崩塌,苍生涂炭,就如同病入膏肓的老人,积重难返。

  所以他直接放弃了扶汉的想法,他自认没有张居正那种为王朝续百年寿命的能力,更何况张居正也没能善终。

  争霸之路,对他而言是必选项。

  在意识到这点后,他反而兴奋起来。

  好男儿谁没有驰骋疆场、一统天下的争霸梦?

  只是普通人的那种梦,只能在游戏中实现而已,但是他现在获得了一个真实的机会!

  当然这些年的经历也让他知道这和游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要做成一件小事都得小心谋划,还得承担风险。

  但他是穿越者,开了天眼,知道哪些人是真的有能力,这就是他最大的优势。

  所以他有机会,而且机会很大。

  然后,他便开始了“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规划,便是扬名。

  汉代以察举制选人,便意味着你首先得有名气,要不然人家高级官员知都不知道你,又凭什么选你?

  要知道即便名额最多的举孝廉,一郡一年也才几个人,还是全年龄段选人,这可比当高考的省状元都难。

  扬名的办法,前辈们已经早给出来了,包括但不限于:经学、行孝、杀人、抗宦。

  先说经学,察举制那么多年,世家大族之间的利益交换多如牛毛,如果他现在是杨彪的儿子,那其实躺着等被举孝廉就行。

  可惜他不是,所以这经学之路就很难走通。

  行孝则是主流,但两汉早有二十四孝之载,要博出位,主流的法子其实是最难的。

  然后是杀人,没错,杀人也能扬名。

  典韦、夏侯惇,这都是靠杀人扬名的主,为了老师杀人,为了朋友杀人,这都是被世人传颂的。

  所以这涉及到价值观问题,东汉的价值观便是这样,不能用他前世的目光去看待。

  不过杨明出身弘农杨氏,经学大家,那种方法也没法走。

  所以抗宦是他唯一的选择,因为杨氏和宦官天然就站在对立面,且不像袁氏那样有缓冲区。

  于是,他便制定了如今的计划,或者可以说是结合了杀人和抗宦的计划:杀宦!

  历经两次党锢之祸,宦官早已权势滔天,为首便是曹节、王甫二人。

  曹节为人内敛阴毒,常居幕后,不易对付。

  王甫则高居台前,其人最为残暴,也最为嚣张跋扈。

  当年二次党锢之祸,宦官诛杀大将军窦武,便是王甫割下窦武头颅悬于雒阳都亭,为士人所愤。

  接着便是熹平元年,王甫因五千万钱构陷渤海王刘悝,致使渤海王族百余人身死,引得皇族愤怒。

  再就是如今,他竟使门生王翘往长安辜榷七千万钱,致使民怨沸腾。

  这一桩桩一件件,罄竹难书。

  所以杀王甫,既为扬名,也是人心所向。

  当然,他也不是真的和蹇硕说时那样,单纯等袁遗找上自己。

  与人说话留三分,更别说是和宦官交流。

  实际上他早就看中了袁遗,袁遗为长安令也是杨氏影响的结果。

  他没有张良计是真,但涉及生死之事怎么可能不小心谋划?

  并且杨赐他们也知道计划的一部分,只不过他们原先商定的,是要拿这些证据去面见刘宏,让天子决断。

  而杨明知道刘宏断然不会因为区区七千万杀扶他的王甫,尤其是在这个时间节点,所以这就是杀宦的时机。

  不过有一点是真的,杨明确实没有十分把握刘宏是否会问询蹇硕,也不百分百确定刘宏会听蹇硕的建议。

  刘宏的性格他只能揣度,这里面有赌的成分。

  但事实证明,他赌对了。

  ……

  正当杨明自酒肆归家之际,北宫之中,曹节手握一份竹简,正匆忙前往禁中面见刘宏。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扬名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