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种地?越种越穷

  第332章种地?越种越穷

  对于是否开放海禁,大明朝堂上下在四百万两银子和二十倍的利润面前都选择了无视祖制。

  说起来虽然叫祖制,但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传承至今也才两代皇帝,前后不超过二十年,要改其实也容易,完全是看朱棣愿不愿意遵守而已。

  不过为了标榜自己是朱元璋的正统继承人,而不是篡位得来的皇位,朱棣还是决定还是不要做的那么直接。

  而且这件事也确实不能由皇帝一言而决,所以最终关于是否开放海禁、怎么开放海禁的议题,还是被放到了大朝会上由文武百官共同讨论。

  毕竟一项政策的制定,尤其是这种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国策,还是需要朝堂上各个部门进行协商才能得出一个各方都能够接受的方案来。

  为了能够得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朱棣甚至下令把水镜搬到了奉天门,还特意提前通知让朱瞻也通过水镜参与这次大朝会,显然是想听听他的意见,以及让朱瞻来说服朝廷里持反对意见的人。

  “若是皇考仍在,他见今日海贸之利亦会废除海禁之策。”大朝会伊始,朱棣便率先开口为开放海禁一事定下了基调,同时也是给那些想要拿《皇明祖训》出来说事的人一个警告。

  朱棣可是朱元璋的亲儿子,你敢说比他更懂朱元璋的意思?敢说就敢弄死你!

  虽说确实有人反对放开海禁,但在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发酵,以及四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摆在面前这种诱惑,再怎么反对放开海禁的人也知道大势已经挡不住了。

  他们唯一能拿来说的也就是《皇明祖训》要禁海,朝廷放开海禁会让百姓不思劳作全都去经商,导致国家田地无人耕种、士卒无心战斗,人人都想着一夜暴富,国将不国。

  所以应该由朝廷设立市舶司,海贸也要由专人来负责。

  这个建议当然算是老成谋国之言,但再好的政策执行的人偏要往歪路上走也是不行的。

  就好像这个设立是市舶司由专人负责海贸,这个专人究竟是什么人,就很有操作的余地和空间了。

  朝廷求的是利,只要市舶司每年能向朝廷缴纳令朝廷满意的钱财,至于说市舶司究竟赚到了多少,还不是他们这些负责的人说了算。

  到时候和朝廷二一添作五,也不是不可以不是吗?

  而且这也就是明初了,要是到了后世隆庆开关的时候这么干,那些负责的人甚至能让市舶司一文钱都赚不到,回头还跟朝廷说海贸赚不到钱。

  不过这般想法的终究还是少数,如今的大明朝堂之上的官员大多还是做事的,没到明朝中后期那种文官集团把持朝政,连皇帝都敢随意弄死的程度。

  毕竟朱棣对皇权的掌控,不是明朝中后期那些不肖子孙能比得了的。

  因此隔着水镜参加大朝会的朱瞻只是一直冷眼旁观,并没有参与到讨论之中。

  虽然吵吵嚷嚷,各方意见争执不下,但在大家都同意搞海贸来赚钱这个大前提下,各方还是在一点一点的达成共识。

  户部尚书夏元吉本就是六部尚书之一,地位只在吏部尚书骞义之下,如今随着大明财政收入日渐丰盈,大明钱库的良好运作也让原本废纸一张的宝钞逐渐开始向汇票过度,这户部尚书的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和骞义如今已经是并驾齐驱。

  因此当夏元吉作为六部尚书当中第一个站出来旗帜鲜明支持开放海禁之后,这讨论的风向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朱瞻见讨论的已经大差不差,于是这才开口道:“海贸获利颇丰,对于朝廷的财政和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海商需要瓷器输送出海贩卖,就需要有窑工烧制瓷器,这窑工烧制瓷器所能获利自然要优于耕作。

  但当窑工需要懂的烧窑,不会烧窑的人自然当不成窑工,就更不用说出海去当海商了。

  所以列位所说的开放海禁会让百姓不思耕作、将士不思征战,最终导致大明国将不国,这纯属子虚乌有。

  而且就算会有这样的事情,尔等食我大明俸禄、为官牧民,难道都是尸位素餐之辈?

  百姓愚钝,不能辨明是非的时候就需要尔等去教化、引导,而不是一味的把海贸禁了,让百姓守着穷困只能去种地!”

  朱瞻这话多少是有些重的,但朝堂之上却没人敢冒犯这位郑王殿下,只能是低头受着他的诘问。

  毕竟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尸位素餐之辈,只会一味的禁止百姓。

  “而且法无禁止皆可为之,即便是洪武年间的时候太祖也未曾禁止百姓自己经营一些小买卖,甚至连城门官都不向他们收税,一味的禁止百姓从事商业,也未免有违太祖的本意。”朱瞻随后又补上了一句,算是再一次杜绝了这些文官们还拿《皇明祖训》说事。

  然而还是有人不死心,依旧站出来对朱瞻问道:“可若是开放海禁,纵使不是全部的百姓都去经商,这有一成的百姓去经商,对我大明来说也是……”

  “若是能有一成的百姓不用种地就能维持生计,还能转的盆满钵满,那我大明才算是繁荣富强,国运昌隆!”朱瞻直接打断了这人的话,随后说道:“洪武年间执行海禁,一方面是陈友谅、张士诚的残部逃往了海上,加之沿海又有倭寇袭扰,这才通过禁海来进行防御。

  而且洪武年间,我大明的人口经过元末战乱的摧残已经十分凋敝,田地也大片的荒芜。

  如果朝廷不立法来约束百姓,让他们回去耕田种地,那我大明确实是有倾覆之危,也无今日的繁荣。

  然而如今已是永乐年,不说我大明如今人口是洪武朝的多少倍,至少我知道经过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我大明的田地已经不够天下的百姓耕种了!

  这种时候就应该逐渐放开对百姓的约束,让百姓可以从事一些其他工作来赚钱养家!

  而不是只能守着那有限的田亩,最终日子过的越来越穷困。

  百业兴旺,才是富国强民之道,一味强调重农抑商,只会让百姓种地种的越来越穷!须知天下的田亩总数是有限的,而百姓人口的增长则是无限的!”

  朱瞻的这番话可以说与大明一直以来的牧民政策背道而驰,但朝堂上的有识之士却都能听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其实很好理解,明初开国的时候民生凋敝,大量的田亩荒芜无人耕种,朝廷那个时候首要的工作就是恢复生产,让人口恢复。

  所以那个时候一对夫妻可以分十亩田,只要认真劳作足以让两口人丰衣足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对夫妻繁衍后代增加了三个孩子,这个时候家里吃饭的嘴就多了起来,虽然日子依旧能过得下去,但必然生活条件会开始下降。

  而等三个孩子长大,男丁要娶妻生子,女娃要置办嫁妆,这一番折腾下来可能夫妻俩前面那么多年积攒下来的一点家底就都要被掏空。

  并且最关键的是,这个时候经过了多年的休养生息,大部分原本荒芜的田地都有了人耕种,新增添的人口是分不到新的田地的。

  也就是家里还是只有十亩地,但要养活的人口却从过去的两口人三个娃,变成至少四口、乃至六口、八口人。

  这个时候,这户人家就会从原本还算殷实的家庭开始逐渐变得穷困起来。

  当然要是在以前的朝代,这户人家多出来的人口还可以做些别的事情来补贴家用。

  比如说进城给一些店铺当伙计,去给木匠、铁匠之类的当学徒,亦或者替邻里街坊的浆洗缝补衣物等等,要是家里有织布机的话,还能纺织布匹去卖。

  又或者将家里的田亩拿出一部分土地来,在适宜的季节栽种蔬菜,挑去城镇贩卖。

  这些事情里面有些即便是在明朝也都是允许的,朱元璋虽然禁止百姓从事商业,更禁止农民去操持工匠的活计,但却也不禁止老百姓把自家田里种出来的蔬菜、纺织的布匹或者上山打的野味之类的东西拿来卖,甚至还特意给这些免了税。

  只是百姓家里的孩子想要去当工匠做工来谋生计就别想了,老朱设立的匠户制度彻底堵死了这条路。

  从民户变更为匠户那可是会影响子孙后代几辈子的事情,即便是实在活不下去了,大明的农民也不会轻易舍弃自己民户的身份。

  事实上他们也没法舍弃,从民户变更为匠户,可不是居委会登记户籍变更,去跑几趟半个手续就行。

  所以大明的百姓如果依靠种地为生,那是真的会出现种地种到最后越种越穷这种事情的。

  而这还没算土地兼并所带来的失地农民,要是把这些再算上,那老百姓就真的是越种地越没有活路。

  这在生产力有限的封建王朝时代,是几乎无解的难题。

  因为社会整体生产力有限,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也让大部分的农民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缺少需求,很难出现新的增长点。

  在这种情况下,放开海禁则不失为一个刺激大明整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渡劫失败的我只能回大明当王爷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