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黄子澄的想法

  大明公务员第一百三十七章黄子澄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七章黄子澄的想法

  丁显给了黄子澄一条路。如果黄子澄能将南京群臣作为未来朝廷的的代表,那么未来黄子澄在朝廷之上,也会有一席之地了。

  不要小看降臣。

  即便是北京平定天下,只要想要减轻抵抗,就一定会优待降臣的。最少是优待一部分降臣。南京朝廷毕竟是原本的大明中枢,虽然经过很多折腾,但是并非没有人才的。

  不管出于什么考虑,都要给予一些安置的。

  这对黄子澄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机会。

  黄子澄一瞬间犹豫了。

  因为他知道,抓住这个机会,就要与丁显合作。否则没有丁显支持,他很难达到他想要的位置的。

  黄子澄说道:「你要什么?」

  丁显心中一动,暗道:「上钩了。」

  丁显很清楚,自己在北京那边并不受待见。他需要一个梯子,搭过去。而黄子澄是他找到最好的梯子。先搭过去,至于其他的事情,再慢慢来。

  丁显是相信自己的手段了。

  甚至丁显已经准备好了,在未来很长时间蛰伏。反正他还年轻,未来还有时间去等,姜太公八十岁才出人投地。

  他未来捧着黄子澄,等现在的一些事情被淡忘。将来一定会有机会的。

  反正而今再苦再难,比不上他当初沉沦做印刷工的时候了。

  他有的是耐心。

  丁显说道:「不用你做什么?或者说在陛下面前,你就知道该做什么了。」

  -------

  果然在朱允炆的面前他就知道该做什么了。

  朱允炆询问丁显的计划。能不能行。

  黄子澄当时就想告诉朱允炆,这是什么馊主意啊。

  找死不是这个死法?

  但是黄子澄沉思片刻,随即心中暗暗摇头,因为他知道,在他看来,南京庶务已经走到了死局。他是跟随过何夕的老人,很明白,北京朝廷与南京朝廷从根本上就不一样。

  北京朝廷是一个近代政府,之所以不能说现代,是因为很多方面还承袭了明代原本的因素,正处于古代向现代过度的阶段。而南京朝廷本质上就是古代朝廷。

  北京朝廷对所有经济环节尽可能参与,以至于一个中央政府就有数万人,还号称人手不够。而南京朝廷作为古代朝廷,本质上就是一个维持型政府,不管是南京的很多机构上,而是人员能力上,他们想做到北京朝廷能做的事情,简直是痴人说梦。

  就好像将雄鹰的翅膀嫁接到兔子上,好像兔子就能飞翔一样。

  在黄子澄看来,南北之战南方的胜算,就是一开战,不惜一切代价,努力北进,不管遇见什么样的情况,也不能停止进攻,在北京完整转型之前,获取胜利。

  而今,双方差距太大,南京病入膏骨,不管怎么折腾都没有了。

  无力回天。

  丁显这个主意很糟糕。

  但是不用丁显这个主意,这烂摊子该怎么收拾?黄子澄都觉得头疼。

  如果没有丁显之前的话,黄子澄自然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搪塞过去。但是而今黄子澄觉得自己应该说一些话。

  黄子澄说道:「陛下,丁显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超出朝廷能力之外,以朝廷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不过,朝廷应该减少控制面,只是控制一些要害产业为朝廷所有,比如硝石,铁矿,煤矿,硫磺,粮食,棉花都矿产,其他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首先要确保的是前线的局面不崩溃。」

  黄子澄这一段话,本质上建议南京朝廷对各行业的一次剥削。

  其实这也

  是必然经过。

  宋代与明代最大的区别。

  宋代经过五代乱战之后,不惜一切代价扩充财源,也就是民间赚钱的行业,几乎都在朝廷,凡是你能想到了的,能赚钱的产业都是朝廷的产业。.

  为了支撑军需,简直不惜一切代价了。

  从盐铁开始,到酒,房产,药材,茶叶等等。

  其实与黄子澄建议一样,不要去管什么新钞旧钞,直接去管控行业,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纳入官府管理,不管是什么手段。是必须官府才能经营,或者说只有官府特许经验,并将超额利润上缴给朝廷。

  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朱元璋起于百姓,对于百姓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这些与民争利的行业,全部打消了,甚至连国内都没有多少关卡。

  这也是宋代商税占据朝廷收入一半以上,但本质上,明代商业远比宋代要发达。

  黄子澄给出的解决方案,与宋代的政策不谋而合。

  适合不适合,黄子澄不知道,总体上要比丁显的昏招合适。

  只是,这与朱元璋的爱民本意完全背道而驰。

  此刻对于南京朝廷来说,这并重要。

  朱允炆说道:「好。先生乃天下奇才。可愿意出山辅佐朕?」

  朱允炆还是有见识,他稍稍一琢磨,就知道黄子澄这个办法要比丁显容易操作。

  朱允炆并不是第一天才知道黄子澄的。甚至他还知道,在此之前丁显很多事情暗中都有黄子澄的智慧。但是朱允炆都无视了黄子澄。

  无他,就是因为黄子澄与何夕关系,让朱允炆感到不舒服。

  而今,他已经不在乎了。

  黄子澄说道:「陛下,臣虽然愿意为陛下效力,但是臣与北京的关系,实在难令天下人信服。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允炆看着黄子澄,犹豫了一会儿,并没有强求。

  见黄子澄如此,丁显心中也松了一口气。毕竟,如果黄子澄愿意代替丁显,是真的有可能。黄子澄在新学方面的造诣,要远胜过丁显。

  而且黄子澄的根基也是胜过丁显的。不要看丁显身居高位,但是实际上,丁显夹带里并没有多少人。但是黄子澄却不一样,黄子澄在国子监体系之中的位置非一般人可比的。而国子监很长一段是为何夕派别所垄断,不要杨士奇而今已经大学士,但是在黄子澄面前,也不敢太硬气。

  国子监在洪武十四年之后,一直是大明官员的主力,这一层关系在,而今官场大部分官员,都能与黄子澄在一个体系之中。黄子澄算是师兄。

  黄子澄愿意他比丁显更容易组建班底。

  而丁显很看重首辅这个位置,毕竟没有首辅这个位置在,他即便是投降也不会被重视。

  不过不管怎么说,南京的烂摊子导致南京很长一段时间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丁显甚至连对这一件事情幕后的人,都没有精力去追究了。虽然他知道这一件事情背后,一定有人组织。只是而今已经没有意义。

  他已经选择彻底抛弃南京了。而与北京方面接触。

  ------

  「好。」何夕忍不住说道。

  等南京消息传过来的时候,已经是隆武三年春天了。总体上,南京新钞贬值了近五倍,短短一两个月之内,有这么大的跌幅。

  给南京的经济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本来已经平定了苏州之乱,死灰复燃,毕竟这样程度的贬值,对百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很多百姓都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铤而走险。

  这种情况下,南京京营只能牵扯到江南地区,迟迟不能回来了

  。

  可以说,整个南京现在的情况,不要说组织什么样的进攻,甚至撤退,甚至大规模军队调动,都未必能行。

  毕竟首先要做的是稳定军心,不因为让军队因为军饷的问题而产生哗变或者倒戈。再论其他,也就是说,

  而今的南京在数月与半年之内,已经瘫痪了。

  这正是一个进攻的好时候。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明公务员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