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第九十五章雷霆万钧第九十五章雷霆万钧
瞿能看着手中的资料,黄河铁路桥修建好之后,朝廷已经批准了。拨出特别款项,沿着黄河西岸修建铁路,一直到榆林前线。
从而保证前线的战事筹备。
就在这个时候,几乎每过几日,后方铁路就向前延伸一米。
虽然黄河西岸地势也不算平坦,但是山峦比较少,即便有高低起伏,也有办法削平垫高。这种纯粹的土方作业,而不需要挖隧道,架铁桥。速度不会太慢了。
瞿能了解大军后勤没有问题之后。根本没有将陕西军防在心上。
无他,这一场战事,他已经等了一年多了。
在此之前,北军在河套地区只有数千骑兵,毕竟河套地区本来就是草原荒漠沙漠地区都有。这种情况之下,数千骑兵在这片区域还能维持,最少草料是可以自给自足的。而更多的军队,就不是这个样子的。
但是这些军队这一段时间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的。
他们早就将敌人的情况,搞清楚了。
瞿能根本不用再做侦查了。
这一战,瞿能胸有成竹。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打发。而在榆林之战。瞿能就已经准备了,以堂堂正正之师,雷霆万钧之势压过去,不要任何花俏。就是用无数火炮火药将榆林城给淹没了。
原因也很简单。
那就是,在这里有太多的优势了。
瞿能才不管打仗花多少钱,他只知道,有这一条铁路在,后方的火药火炮粮食等物资根本不会缺少。而南军那边可不是这个样子。自然要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铁锤砸核桃,看看谁硬。
而且瞿能也想让对方看看,他们所谓的铁壁金汤不足恃。这不仅仅是瞿能的想法,其实也是枢密院很多人的想法。因为战场形势,已经让北京枢密院总参谋部,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未来即便有野战的优势,也不可能确定胜利。唯有强大的攻坚能力,才是让敌人失去抵抗勇气的办法。
当年北军面对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战斗中消灭地方,而是消灭在坚固城池之中的敌人。
今日榆林之战。不过,这么多年研究攻城战术的集体演示。
所以,瞿能一点也不急。
等大军到期,修整数日之后,才发起了进攻,首先骑兵大规模出击,就好像是洪水一般,滔滔而下。将榆林防线分割成为几处不能联系的几处要点。
当然了,在这其中,南军骑兵进行了坚决的抵抗。
宋晟岂能不知道,守城必守野。
当守城战,打到只能固守城池的事情,战事已经进入下半场了。
只是,双方骑兵在质量上相差不大。ap.
蒙古骑兵,也就所谓的鞑骑,在明军之中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编制。毕竟,在开国之初,朱元璋收集所有骑兵才不过数万骑,比起其他军队少之又少。而在数年之后,就是十数万骑之多。其中有大量降兵。
到了明成祖干脆在三大营之中,有设了三千营,而三千营就是鞑骑。作为明军的精锐主力之一。
所以蒙古骑兵战术战法,加上大明的物资保障。就是大明骑兵的底色,后期还增加了一些火器的使用。
而今双方情况差不多。
这些骑兵大多都有手铳。还有好几把。但是手铳这东西在马上固然是有作用的。但是更多的事情,还需要长刀厮杀。双方的区别大概是南军骑兵汉骑多一点,北军骑兵蒙古骑兵多一点。
但是彼此都是胡汉掺杂。
双方厮杀很是惨烈。
从一个两人,到数十人的斥候战,到数百人
上千人的大队骑兵冲击,甚至榆林城下,掩护大军立营数万骑兵厮杀。
一场场厮杀下来。
南军支持不住了。
不是南军不能打。而是南军骑兵将领都跪在宋晟面前,说道:「将军,给标下留一些种子吧。不能这样打下去,再打下,跟随标下出来的兄弟们一个也回不去了。」
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都跪在宋晟面前求情。
宋晟还能怎么办?
宋晟知道,这不能怪他们。
只能说是北军在骑兵方面的优势太厚了。
第一厚,就是在具体数量上,是远远超过了南军的。
且不说,那些编制在各军之中,分数各军的骑兵军队。甚至专门骑兵纯骑兵军。单单说漠南蒙古上的蒙古人。这些人就是北京最大的依仗。蒙古人靠着漠南数百万人,压榨出几十万骑兵。而今北京做不到吗?自然能做到。
甚至做得比蒙古人更好。
甚至一些蒙古人本身其实并不是怎么愿意放牧的。
在很多蒙古人看来,打仗是比放牧更有前途的营生。何夕制定的征召蒙古人作战的方案,一个是编入卫所军,这些人从卫所军到北京禁军。逐渐同化为大明一部分。这些蒙古将士将来,即便退伍,也不会回到蒙古了。看情况会在不同的地方安置下来。一两代之后,即便是后人也不知道他们的父辈居然是蒙古人。
另外就是类似哥萨克骑兵,也就是雇佣兵的形式。为大明作战。
战功给钱,战死给钱。一切明码标价。
不过,雇佣军作战一般有正规军骑兵压阵。防止他们杀开了,到处烧杀掳掠。毕竟,这些蒙古人的道德根本不用多言。沙俄的哥萨克骑兵从来不是为报酬打仗,而是为战利品。
他们也一样,虽然何夕开出的价码不低。但是对于这些骑兵来说,外快赚得更多。
于是,双方厮杀的时候。
战斗力不相上下,双方死伤几乎相当。但是北军有强大的后援力量,很多伤员在军营之中都能得到医治。总体上来说,北军伤亡要小于南军。而北军上层将领对骑兵伤亡的感受也与南军骑兵不一样。
对于这些蒙古骑兵,上面的将领是不心疼的。
就好像瞿能,他们父子两人都是与蒙古人打仗一步步到而今的,甚至下面一些蒙古骑兵老卒都是当年的对手。瞿能说不定还对蒙古人的死伤暗暗高兴。
所以,下面死了,给钱就行了。
如果死多少人仅仅是金钱的问题,那么北军整体上就不用会有丝毫动摇。
当然了,瞿能也很有品,他并没有逼迫这些雇佣军作战。但是作为雇佣军作战,有很多好处。第一,就是很多善战之辈,会挑选到北京禁军之中,北京禁军待遇是所有蒙古人所羡慕的。
第二,就是蒙古人本身的民族特性,对生死其实也不是太看重的。
毕竟,草原生活太艰难了,活着是很困难的事情,死亡是家常便饭,无非是自己的死亡还是别人的死亡。
于是,在汉人与游牧民族打仗的时候,总是觉得游牧民族狡诈凶残,这种凶残是不仅仅对别人,也是对自己。而今之战,对于明军,这一战不过是两兄弟争夺家产,打不过投降便是了。何必拼得那么狠。
如果是保家卫国的战事,明军中下层自然比蒙古人更敢拼命,而今不是。
而漠南蒙古已经安定了十几年了,当年少年已经长大了。这些蒙古人从小听到的就是放牧为生的生活,而是当兵打仗劫掠地方发财致富。他们为了钱什么都敢做。
何夕给他们的钱到位之后,活下来的人是不在乎死人是怎么想的。而且漠南蒙古
这些年人口滋生,这边有人退出,那边有人加入。即便这些新兵素质不行。但是骑术过硬,其余的都很容易培养的。更不要说蒙古人在生产生活之中,本身就由骑兵作战的底子。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