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东三郡

  第一批俘虏三万人放回北方,曹丕痛快履行约定,将东三郡转给汉军。

  刘备也痛快,将东三郡划到荆州给赵统。

  不痛快的是孟达和申仪,但无人在意。

  随着申耽进入襄阳,赵统立刻派杨大目督三千甲士护送申耽前往房陵,南乡太守谢承率郡兵助威。

  上庸。

  孟达现在在太守府内左右度步,心道如果现在屈服,自己的四千部曲可就被赵统收走了。

  此时,他的外甥邓贤,营督李辅、郤辑,以及西城太守申仪都在等着孟达的决定。

  很快,孟达就不纠结了,因为斥候回报,赵统麾下将杨大目护送申耽到房陵了。

  而且据西边子午道传来的消息,汉中太守魏延也派人护送孟达之子孟兴,郤辑之子郤纂以及申氏子弟往西城靠近。

  孟达也知刘备仁义,但没想到这么仁义。虽然东三郡之失是自己引魏军前来的,但刘备只处理了刘封,并未株连家眷,现在还送家眷过来,是留还是走,由自己决定了。

  申仪知道申耽回来,自己难逃一死,便劝孟达道:“子度,不可让汉军进入,否则我等皆为阶下囚。”

  郤辑则道:“府君不可一错再错,汉主知东三郡之失非府君之错,故治罪于副军将军。今送家眷与府君团聚,是希望府君勿再误入歧途。”

  孟达听闻,脸上有些意动。

  申仪急得要跳脚,大骂道:“竖子,汝家眷团聚,便不为府君尽责乎!”

  郤辑道:“某对府君的忠心,日月可鉴。”

  申仪道:“子度,汝部曲只怕要散了。”

  孟达道:“何出此言?”

  申仪道:“《蜀科》之法甚严,你我皆知。况子度在汉主麾下,是靠孝直人情,位不过太守。在魏主麾下,则委以西南之事。孰轻孰重?”

  孟达也知申仪说的是对的,但现在形势比人强。曹丕为了十万俘虏,摆明要放弃他,北归的路已断。

  西边的汉中魏延,东边的襄阳赵统,南边的宜都廖化,哪个都与他不善。

  天下之大,居然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

  孟达有点怀疑人生,自己的才能被刘备、曹丕肯定,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申仪立刻进言道:“子度,立刻隔绝汉军,坚守上庸城,向关中求援。”

  要拒汉军进东三郡?

  孟达有些意动,如果能挡住汉军,那么曹丕、刘备就会看重他,到时就可以谈条件了。

  郤辑急道:“府君三思,那赵统有万夫不当之勇,如关、张再生。今在襄阳,望府君开门纳之。”

  申仪怒道:“莫非郤都督欲叛乎?”

  郤辑道:“为今日计,当迎之。”

  孟达看向一直不说话的李辅,问道:“汝以为何如?”

  李辅见孟达突然问自己,一时惊愕失色,讪讪道:“但凭府君安排。”

  五人商议了许久,都没得出个结果,孟达只好挥手让众人退下。

  郤辑与李辅同行,便问道:“君何故一言不发?”

  李辅道:“汝以为府君欲投何处?”

  郤辑道:“府君家小都在成都,不投刘又能去何处?”

  李辅摇了摇头,便与郤辑分开了,留下郤辑在原处。

  李辅回到下榻,便有亲兵上前耳语几句。

  李辅听完脸色一变,立刻进入密室,密室中有一名男子已等候多时。

  “你来了?难道不怕…”李辅有点担忧。

  “李都督不必担心,孟子度意欲何为?”

  “孟达首尾两端,余下诸人各有打算。”

  “孟达虽有委以西南之名,实际不过尔尔。切不可让孟达倒向蜀军!”

  李辅拱手,二人商议了一些细节,然后李辅将那名男子护送出城。

  申仪从上庸离开后,便立刻回魏兴整军,隔绝蜀道,使得孟兴、郤纂一行无法进入东三郡。

  很快,东三郡造反的消息传遍天下,令天下震动。

  谁也没想到,大战过后,孟达居然造反了。曹丕等人想不明白,在之前南征的时候,孟达借口东三郡境内不安宁,并未随军南下。既然孟达反叛,那就意味着可以将东三郡收回。于是曹丕下令,征南将军夏侯尚、安西将军夏侯楙两路进兵,孟达救不救无所谓,关键是东三郡不能落入蜀军之手。

  刘备这边则是厌恶孟达屡次反叛,打算解决东三郡之事,益州从事费诗更是公开言道:“孟达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后又背叛陛下,反覆之人,何足与道邪!”

  刘备直接下诏,以襄阳太守、征北将军赵统为将,起兵征讨。汉中太守、镇远将军魏延走子午道,两路进兵。

  孙权听闻此事,直呼天佑大吴。刘备不是号称“仁德”,所到之处无不纳头便拜。今日看来,刘备的统治也不稳啊。于是决定命陆议督兵三万出夏口,为孟达造势。实际则是让吕岱、士燮、刘阐(刘璋子)威逼南中,促成南中动乱。

  这就是鼎足三分均势的情况下,争斗不休,却又无法压制对方的形势。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三国突将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