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极,是极。张公之见,深得我心啊!哈哈……”
……
三两句话寒暄,两人别过,目送赵忠离去的张让兀的想起一桩事来:这蔡邕是个士人,所谓清流,个个都是那忠心爱国之辈。
而今外戚权重,何进之张狂一日胜过一日,压迫我等几乎不得喘息,何不借助士人力量……
前有中常侍曹节谋诛大将军窦武事,我亦是中常侍,何不可再为之。
张让拿起一卷书,眼神虽在书上,心思却飘得远远的。
有言曰: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曹节诛窦武,危险重重,皆是借助外军之力的缘故,今我诛何进,定不能作此险事,需用内军,如此如此……
张让步步谋划,全为‘国家大事’。
……
“怎么又有盗贼生事?!”
陈国境内,骆俊手执竹卷,怒视堂下官员。把好一个高大汉子吓得畏畏缩缩,不敢吱声。
骆俊果有真才实学,他转而说道:“如今国家弩兵已经收入国内,你竟不想到要用弩兵去驱赶境内盗贼?真是好大一颗猪脑袋!”
“可……”
“可?”
骆俊把竹卷掷在地上:“可什么,说来!”
“国相,弩兵是大王之兵,我等不能借取啊。”
“哼!”骆俊冷哼一声:“果然是一颗猪脑袋,尔等不能借,我堂堂国相,不能借?还是说,你们竟以为我不曾担心国家治安?”
“下臣不敢!”
骆俊:“我看你敢的很呐。
罢了!国内盗贼屡屡生事,再不管,恐怕黄巾复起,大王震怒。我命尔等,必须把冒头的盗贼头目按下去,若按不下去,就小心了尔等的脑袋。
滚吧!”
“喏!”
那官屁滚尿流的就走了。
骆俊却仍似毫不解气的皱眉头,“黄巾灭,盗贼起。盗贼不灭,黄巾复起。”这是在他脑中形成了一串逻辑关系,如果黄巾在陈国复起,那么陈国大乱,豫州大乱,天下……
还是不提天下了。
骆俊现在只顾陈国,兼顾豫州。
‘盗贼蜂起,只因百姓群聚陈国……若不能教化百姓,则陈国不能治;陈国不能治,则黄巾复起于陈国……教化百姓,着实困难啊。’
骆俊心中如此感叹。
忽的,他心中冒出一点灵光:“为何不驱散百姓,百信散,则盗贼就如无水之飘萍,也就自散了。不过豫州地已被黄巾贼祸害过一场,遍地废墟,百姓焉能回归?
……
豫州不成,那……还有兖州,兖州已吾!正当此时也!
那先生不是有一块神布,使粮食无竭,我正该利用这般消息,驱使百姓过豫州,去已吾。
哈哈,骆俊啊骆俊,你果然聪明至极!”
骆俊眉头之锁骤然消除,心情开朗,就笑出声来。
想到就要做到,骆俊立刻下拨命令,派遣乡亭官吏,在百姓群中散步消息,就说已吾有神仙出世,能变化出如江河般的不穷粮食。
来逃难的百姓在陈国一直就饥一顿饱一顿的艰难度日,他们还要开垦土地,重新造就家业。
许多人闻听消息,当场就动心。
“可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
这样的对话在陈国乡里发生了千万遍,更遑论还有很多早已知道了先生其人的百姓,于是一群群百姓纷纷动身,扶老携幼的前去已吾求取活路。
虽不为求活军,但为求活民。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