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大宋第一支基建总队组建完毕,共计三万人。
赵顼将其命名为:大宋工程总队。
当下,这三万人的任务便是修缮官道、桥梁、堤坝等。
与此同时,大宋汴京城外一片近百亩的河滩地被短墙围了起来,且与军营相邻。
此处,便是生产水泥的地方,而中央禁军则成为了生产水泥的主要劳动力。
沉括等人相当给力,改良出一种水力碾碎机,再一次缩短了生产水泥的总时长。
十月十八日。
汴京城南熏门护城河南,一条长达八里,宽约五十步的水泥直道建成。
这是大宋第一条水泥路,朝廷将其命名为:南直道。
南熏门北接御街,乃是汴京城外城的南大门,车流量极大,而南直道的建成,无疑会将通行压力降低许多。
水泥的使用寿命大概在三年左右,虽然不如三合土耐用,但与砂石混合后,形成水泥混凝土,其硬度和抵御雨雪的能力却更胜一筹。
更重要的是,成本低廉,周期非常短。
这一日,几乎全汴京城的百姓都来到了南熏门,迫不及待地要踩一踩这条神奇的道路。
几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水泥路之名便传遍了天下。
而水泥路的原料配置秘方也被一些擅长建造工事的百姓研究出来,但是研究出来归研究出来,碾磨与高温锻造,非一般人能为之。
当下,水泥只能通过朝廷大批量生产。
又一日,垂拱殿内。
韩琦、富弼、曾公亮、司马光、王安石、韩绛等臣子围在一起,探着脑袋,望着中间放着的一麻袋水泥。
水泥已进入量产期。
官道、堤坝等由朝廷修建,但是水泥还有诸多用处。
其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像油盐酱醋那般日常不可或缺的物品是注定的事情。
百姓要用,自然是要收费了。
“三司使,一袋水泥的成本价是多少?”赵顼问道。
“结合人工成本,约50文钱。”韩琦想了想道:“按照市场规则,结合我大宋百姓的消费能力,建议定价为100文到120文一袋较为合适。”
当下,一百文钱,足够买一斗大米。
这时候,富弼眼珠一转,站了出来。
“官家,若辽国、西夏来买,这个价格是不是过于便宜了?”
王安石一拱手,道:“臣建议,可定价为300文。但我大宋百姓来购,可返200文于各路州府,统一用来建设私塾与百姓图书馆。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辽国、西夏等国将会大量购买水泥,我们不能便宜了他们,至少在他们无法制作水泥前,我们先把能赚的钱赚回来!”
王安石话音刚落,韩绛便开口了。
“臣附议。”谁的建议更赚钱,韩绛便赞同谁。
韩琦等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王安石的意见,赚别国的钱,就应该狠一些。
“好,那就统一定价为300文一袋。”赵顼想了想,又说道:“另外,即刻派遣一支队伍,前往秦凤路,修建一条连接宕、叠、桃、岷、河、熙六州的水泥路,然后直通青唐城。这笔钱,我们自己出!此路一修,想必辽国和西夏就急了!”
“还有,尽快让水泥出现在辽国和西夏境内,待耶律洪基和梁太后看到,朕相信,这个年底,咱们的三司使一定能天天数钱!”
听到此话,众臣不由得都乐了。
而韩绛已经笑眯眯地掐着手指算了起来。
300文一袋,每袋水泥搭配上砂石,也就能修三五米的道路。
辽国来买,至少一次性也要买十万袋,十万袋就是三万贯,可净赚两万五千贯。
并且,只要他们用了水泥,以后修桥修路,甚至修建宫殿房屋,都免不了要使用水泥,这样一算,简直是赚大发了!
朝廷变法,一直认为节流不如开源,而这次的水泥买卖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开源行动。
西夏皇宫内。
一袋水泥与一块石碑大小的水泥块出现在大殿中。
梁太后与年仅八岁的西夏国主李秉常坐在最上方,国相梁乙埋与一众大臣站在下首两侧。
水泥所带来的好处,众人一看便知。
梁太后面色铁青地看向梁乙埋,道:“你是说,我西夏境内无人能够制作出这种名为水泥的东西?”
“是。配方我们是知晓的,原料也并不难找。但是碾磨和高温锻造需要非常精细的技术,即使在大宋,也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使用。看来我们要想使用水泥,便只能向大宋购买了!”梁乙埋无奈地说道。
自从西夏施行反汉礼,撵走大量大宋读书人后,朝堂上愈加混乱,一群党项人将西夏搞得鸡飞狗跳。
当下,唯有梁太后能镇压下去。
“买,必须买!青唐吐蕃都开始修建水泥路了,水泥路对骑兵有莫大裨益。若吐蕃和辽国都将水泥使用起来,而我们还处在落后状态,那就糟糕了!”梁太后想了想说道。
“那钱呢?”梁乙埋抬起头来。
现在的西夏是一穷二白,以前还能靠抢掠生存,但现在,周边的辽国、大宋、甚至青唐吐蕃,他都惹不起。目前最大的一笔国库收入,还来源于边境的贸易。
“卖盐、卖马、卖官!”梁太后狠狠咬牙说道,绝美的脸庞上露出一抹阴狠。
一旁八岁的李秉常看着母亲的脸,眼神里透着深深的惊恐。
而此刻。
远在大北方的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正看着一袋水泥发呆。
“为什么?为什么?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人家先是制造出了火器,又制造出了水泥,你们的脑子是干什么吃的,只会养马吗?”
“我大辽与宋相比,到底是哪里差了,是朕给你们的俸禄低吗?真是一群废物!”
耶律洪基暴跳如雷。
下面的臣子们都低着头,根本不敢说话。
在辽国,除了国相耶律乙辛能说上话,其他人都甚是惧怕耶律洪基。
耶律乙辛站出来说道:“陛下,目前我们主要是碾磨与高温锻造技术不成熟,相信用不了多久,便也能造出水泥!”
“用不了多久?那是多久?”耶律洪基反问道。
耶律乙辛看向后面的一个臣子,那臣子无奈站出来说道:“最……最多三年!”
“三年?”耶律洪基面色冰冷。
“两年,最多两年!”
“明年此刻,若还造不出水泥,你便自杀谢罪吧!”耶律洪基瞪着眼睛,又说道:“既然我们造不出来,就只能先向大宋购买了!”
在他见识过水泥的功效后,便知必买不可。
水泥,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商业贸易速度,在修桥修筑堤坝上也有大用处,对大辽百利而无一害。
若不买,只会让辽国与大宋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是耶律洪基最惧怕的事情。
这两年,他脾气愈加暴躁,其主要原因就是他清晰地感知到,大宋在变强,就像雨后春笋一般,肉眼可见地迅速变强。
而辽国,似乎一直在原地踏步。
耶律洪基想了想后,又说道:“派遣密使,前往大宋挖人,只要是能工巧匠,特别是懂得火器或铸造水泥的,我们出大价钱或者强制性将他们挖过来,我们要向大宋学习,他们有的东西,我们也必须有!”
……
转眼间,到了十一月。
辽国国相耶律乙辛、西夏国相梁乙埋、青唐吐蕃首领董毡,大理国三皇子段有明,高丽国国相崔耀忠全都来到了汴京城。
除了青唐吐蕃首领董毡是为感谢大宋而来,其他人都声称是作为特使来参加大宋的元日大朝会。
其实都是来买水泥的。
与往昔不同的是,这一次,各国特使都是携重礼来大宋。
就连一向抠门,总是送泡菜坛子的高丽都带了三马车的昂贵礼物。
目的就是抢占先机,率先购得水泥,不然即使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得到。
而这时,负责水泥买卖的三司使韩绛自然成了香饽饽。
韩绛并不打算立即见这些人,直接称病不见客,但礼物可以留下。
这一晚。
最会动脑筋的西夏国相梁乙埋组局,将辽国国相耶律乙辛、大理国三皇子段有明、高丽国国相崔耀忠喊到了一起。
青唐吐蕃首领董毡最烦的就是西夏,且以大宋属国自居,梁乙埋根本不敢喊他。
丰乐楼二楼单间内,四人聚在了一起。
梁乙埋开门见山地说道:“三位,咱们都是为了大宋水泥而来,而现在大宋的三司使明显托大,想要耗一耗我们,我们可不能成为他们砧板上的肉!一袋水泥300文,那是他们大宋皇帝定的价格,估计不会再便宜了。但是,我们都至少要万袋水泥之上,在付款方式上,我们必须统一口径,不能一下子就把钱交给大宋了!”
“梁老弟,具体怎么说?”耶律耶律乙辛问道。
“我建议,我们先拿货,然后付三成钱,六个月后,再付三成,到了年底,若水泥使用完全无问题,再付四成,以此来保障我们的利益。不然钱提前给了大宋,我们容易被坑,宋人的心眼太多了,大家应该都清楚!”梁乙埋提出这个方式,其主要原因在于西夏没钱,已经到了拆东墙补西墙的境地。
大理国三皇子段有明认可地点了点头,道:“我赞同梁国相的建议。”
“我也赞同。”高丽国国相崔耀忠也点头说道。
梁乙埋看向耶律乙辛,辽国的意见乃是最重要的。
耶律乙辛想了想,道:“没问题,老夫觉得此主意甚好,我们是买货的,大宋是卖货的,我们出钱,有权利这样要求他们!”
“对嘛!”梁乙埋顿时露出了笑容。
“来,咱们喝,咱们接着喝,这猴儿醉真是好酒呀!”
……
大半个时辰后,梁乙埋已经喝得站不起身来,嘴里嚷嚷道:“我们……我们就是要给大宋一点颜色瞧瞧,让他们知道,水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见梁乙埋已经醉得开始胡言乱语,其他三人便各自散去了。
一刻钟后,尬尴的一幕出现了。
辽国国相耶律乙辛、大理国三皇子段有明、高丽国国相崔耀忠三人的马车几乎同时出现在三司使的府门前。
三人相视一笑,顿时都明白了彼此的想法。
首先,所有人都知道大宋与西夏关系不睦,而三人自然是宁愿得罪西夏也不会得罪大宋。
其次,水泥乃是必需品,三人希望的是能够尽快拿到水泥,而非因为一些小钱与大宋拉扯,万一大宋不和他们做生意,那就糟糕了。
最后,三人根本不屑与梁乙埋成为一丘之貉,西夏做过太多两面三刀的事情了。
就像西夏曾给吐蕃提供熟透的粮食种子,那就是畜牲才会做出的事情。
韩绛虽然装病,但一直留意着四国特使的动静,四人今晚聚在一起喝酒,韩绛自然也是知晓的。
而当听到辽国国相耶律乙辛、大理国三皇子段有明、高丽国国相崔耀忠三人来访时,不由得乐了,当即命人将三人迎了进去。
接下来,三人与韩绛说话开门见山并顺便将西夏国相梁乙埋给卖了,聊得甚是开心。
最后,韩绛捋了捋胡子,笑着说道:“三位既然如此有诚意,那老夫也就直接说出我的底线了。其一,所有水泥皆需各国自提,我大宋不提供运输;其二,提前结款,在我们签订契约后,必须在十五日内将所有银钱结清;其三,三万袋水泥以内,保证一个月内交付完毕。三万袋以上十万袋以内,三个月内交付完毕,若超过十万袋,最多可购二十万袋,六个月交付完毕。”
韩绛又补充道:“从现在起到明年六月,咱们只能签订这一次买卖契约。至于西夏,他们想要水泥,就只能等到下半年了!”
大理国三皇子段有明率先说道:“我同意。我大理愿购八万袋!”
高丽国国相崔耀忠紧接着说道:“我高丽愿购五万袋!”
一旁,耶律乙辛干咳一声,道:“我大辽,愿购二十万袋!”
“好,咱们明日便可签订契约!”韩绛满脸笑容,此种情况与他料想的几乎一致,为了水泥,各国肯定是愿意低头的。
翌日,直到午后,梁乙埋才从昨晚的宿醉中清醒过来。
就在这时,其属下急匆匆地跑过来,道:“相爷,不好了不好了,辽国、大理、高丽与大宋签订完水泥的买卖协议了,他们一共要了三十三万袋,另外青唐吐蕃也要走了七万袋。大宋的三司使派人告诉我们,咱们想要水泥,只能等到明年下半年了!”
“什么?”梁乙埋大惊失色,当即便坐上马车朝着三司府奔去。
可惜,到了门口后,三司使称病不见客。
梁乙埋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这次他要买不到水泥,梁太后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翌日晚,梁乙埋再次携重礼前往三司使府邸。
连去三日,韩绛才为其打开了门。
“梁相,真是对不住啊!你要怪只能怪辽国、大理、高丽、青唐吐蕃要得太多了,他们下手也快,你怎么不早些来呀!我大宋明年上半年只能卖给境外四十万袋水泥,你要真需要,要不让他们给你分一些?”韩绛一脸真诚。
梁乙埋郁闷得都快要哭了,其他几国哪里会匀给他。
“财相大人,你就行行好吧!我若拿不回买卖水泥的契约,我姐能打断我的腿,你不能看着我死吧!”
“那……那怎么办呢?我大宋生产水泥的人力有限,只能生产这么多呀!”韩绛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
这时,只见梁乙埋咬了咬牙,说道:“我……我西夏加钱,我们要十万袋,愿意……愿意出400文一袋。”
韩绛就等着这句话呢!
其犹豫了一下,道:“这样不是太好吧!三百文乃是我家官家定的价格,官家会生气的!不过……若再生产出十万袋,确实需要增加人力成本,梁相,这样吧,我再合计合计,如果我们能多生产出十万袋,就按照这个价格卖给你!”
“谢了谢了!”梁乙埋的眼睛里满是感激,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又说了许多感谢的话语后,方才离开了。
韩绛撇了撇嘴,道:“哼,若不是官家想得长远,一袋都不愿卖给你们!”
这时,一旁的中年管家走出来,笑着说道:“老爷,你若再坚持坚持,没准儿还能卖到五百文一袋呢!”
韩绛白眼道:“哈哈,人家都说老爷我钻钱眼里面了,我看你才是钻钱眼里了,知足吧,要多少是个够呀,老爷我心善啊!”
三日后。
大宋与西夏签订契约,十万袋水泥,一袋四百文。
梁乙埋的眼睛里满是感激,虽然多付出了一笔钱,但他若下半年才能拿到水泥,他的国相之位就彻底不保了。
七日后,各国的银钱陆续抵达三司,三司一下子变得阔绰起来。
韩绛瞬间有了底气,在朝堂走动时,双手一背,甚至会专门询问一些衙门,问道:“近日可缺钱呀?若是缺钱了,就向官家申请,我三司保证三日内就能到账!”
曾公亮、司马光、富弼等人在私下里,都笑称他是大宋财神爷。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