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奇的话说的很不好听,但成功的让一群人陷入了沉思。
被利用也是一种价值体现,这句话冲击到了他们的认知。
但仔细想想,确实很有道理。
毕竟在关外留着一个没有价值、又不听话的部落,还不如直接干掉算了。再不济,赶出漠南去,省的在身边碍眼。
巴达礼见众人陷入沉思,便又给大家加了一把火。
“布达奇说的很对,咱们现在确实没有别的选择了。自打当初归顺大明以来,皇帝陛下从来未曾要求咱们做过任何事,反而和咱们做了许多生意,让部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提升。
就拿年前这次寒冬来讲,冻死了那么多牲口,若不是明军的帮助,提供了那么多棉衣和粮食,咱们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而他们也不过是让咱们拿未来剪下的羊毛或者马匹作抵押。
他们不救,咱们要死人。就算这次是要当炮灰,咱们的部民们也多活了几个月了。没什么亏的。再说了,明军的战斗力极强,各地的总兵们估计都抢着要拿下虎墩兔。想想咱们东边的朱可贞吧,那位活阎王出手了,虎墩兔还有好果子吃?
年前陛下召我进京,已经明确说了。只要能干掉插汉,将整个漠南蒙古收归大明,那就封我做蒙古王!到时咱们的日子将会更好。
你们说,这为大明打得第一仗,是出力还是不出力?”
这一番话一说出来,场内众人全都彻底的沉默起来。
无论是布达奇,还是巴达礼,分析的,都是一个问题的正反两面。
听不听大明的。
听,会怎样。
不听,又会怎样。
答桉是显而易见的,不听话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变成下一个插汉。
收拾完插汉,他们也照样跑不了。
“他们不会卸磨杀驴吧?”一个首领略有些担心地问道。
巴达礼的话,他已经信了八九成,但还是有些担忧。
“偌大的蒙古,总要有人来管理吧?他们把蒙古人都杀了,谁来帮他们放羊?所以你说的可能性,不存在。只要咱们能好好守好自己的本分,大明就不会对咱们下手。咱们未来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土默特。”
而与他们的竞争,也就是谁更听话,给大明创造更大的的利益!
这句话巴达礼没有说出来,因为听起来太卑微了些。
但,这就是事实。
巴达礼的解释,让这个统领无话可说了。于是他再次环顾一周,见没人再反对,便开口说道:
“既然没人再反对,此事就这么定了!咱们要出兵,而且全力出兵!就算不能立下头功,也要让皇帝陛下看到咱们的付出!明白了吗?”
“明白了!”众人纷纷应是。
接着巴达礼又分配了任务,定下了出兵的时间,一直到后半夜,会议才算结束。
第二日一大早,整个部落便开始动了起来。不时有传令的士兵骑着战马呼啸而出。
站前准备,开始了。
贺兰山北侧八十里,有一个乱井的小湖泊,俄木布带着部落里的部民就在这附近驻扎。
从去年被明军救了之后,他便带着族人在这里驻扎了下来,靠着大明各项物资的援助,这个冬天过得艰苦而又安稳。
昨日傍晚,俄木布接到了朱由检的命令。
让他配合边镇的战士,一起出兵,攻打插汉。
对此,他内心自然是一百个愿意。
一方面能在皇帝那里邀功,另一方面可以报仇雪恨。
若是能抓到虎墩兔,任他羞辱一番,那可就太完美了。
为此,他第二天一大早就召集了部落里的重要首领,聚在帐篷里开了一场会议。
“大汗,明军都那么厉害了,还叫咱们去干啥。咱们就这点儿青壮了,再打干了,以后怎么办?”俄木布刚刚宣读了朱由检的命令,乌尼日便有些不愉快地说道。
其他人听了也深有同感,但都没有说话,静静地看着俄木布。
“大家都觉得,此战,明军不应该带咱们?”俄木布想了一下开口说道。
“是啊,咱们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在这待着。”
“对,咱们这点人的杀伤力,还不够他们火枪阵几个连射呢。去干吗?”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的根本问题就是他们土默特这一两万人,到了战场上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
俄木布也不插话,就那么静静地听着他们的争执。
良久,众人察觉到气氛的诡异,慢慢停了下来。
“都说完了?”俄木布沉声说道。“都说完了,让我说。
对于帮别人打仗的事儿,你们有想法很正常,毕竟吃力不讨好的事儿,谁都不愿意干。何况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但是,问题的根源就在一个利上。你们都知道大明强大,消灭插汉似乎不费什么力气,但这种时候,大明还让我们从旁协助,原因是什么?你们能猜到吗?”
众人摇了摇头。
见他们都不知道,俄木布看向了乌尼日。
“乌尼日,你来说吧,好歹你也去过京城,觐见过皇帝陛下!”
乌尼日点了点头,清了清嗓子开口了。
“大家似乎都忘记一个问题,不应该把大明的命令当成一种负担。咱们都知道他们的强大,那么为什么要用我们呢?难不成只是为了当炮灰?
不,我不这样认为。他们固然强大,但一个好汉还有三个帮手呢,有我们的加入,恐怕他们会更加如虎添翼。上阵杀敌,咱们虽然不如他们,但清扫战场总行吧?只要能将虎墩兔生擒,或者干掉,那必定是大功一件。
年前我进京,有幸见到了皇帝陛下,替大汗讨到了顺义王的封号。这称号当初是册封俺答汗的,并且一代代地传了下来。到今天,大汗再次被册封为顺义王。这其中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称号,而是被大明皇帝的认同!
被皇帝陛下认同,意味着咱们将来的日子将过得比任何时候都要安稳。
但这个安稳一定会付出代价,比如无条件的效忠!
想想科尔沁吧,他们已经归顺大明两三年了。咱们要比他们做的更好,未来偌大的蒙古才有咱们的一席之地。”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