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民间入朝

  大唐但凡罪案,一般都是由刑部、御史台或大理寺审定,但新元十年的文牒贪腐案,却绕过了这三处部司,由皇帝直属的锦衣卫负责查办,最后向整个天下公布了结果。

  在公布的结果中,三十三家首批被允许出海贸易的商行,其中有三十家都存在连带舞弊的行为。

  长安府在案件中伪造了商行的阚录,户部则伪造了商行人员的户籍,刑部开具涉案商行的无罪担保记录,原本应当负责审核流程、打击贪腐的御史台,在整个案件中知法犯法,主动包庇了罪犯。

  一番审讯下来,负责文牒审核的朝廷部司之中,除了市部没有牵涉其中,其余部门几乎都犯了事。

  户部司侍郎刘畦,长安府少尹翟琢,通议大夫长孙炎……四十多名上了品阶的官员,再加上两百多个流外吏,让文牒贪腐案成了新元历年以来,牵涉官员最多,影响最为严重的案件。

  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皇帝大怒,朝野震动。

  户部尚书第五琦虽然未犯罪行,但是因为不察之过,被贬官至洛阳;刑部尚书迟维方原本在凉城公干,文牒这些事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但因家人私底下在商行中做了东,也因此被贬官,调离了长安;至于长安府和御史台的官员,更是来了一次大换血,许多部司甚至主副两位长官,要么被抓,要么被贬,全部不在岗位。

  在此之前,任谁都不会想到,北美大陆的黄金热,居然在大洋彼岸的大唐,引发出如此严重的一场政治风暴。

  文牒贪腐案告一段落,朝廷向各地官府发下一份公文,要求各地民间代表,按时参加新元十年的最后一次王廷议会,皇帝有旨昭告天下。

  十一月底,在新元十年最后一次王廷议会上,来自大唐各地的工商杂农代表,齐聚在长安皇城。

  当皇帝周钧出现在殿台上时,各地的代表齐齐跪倒,山呼万岁。

  有内侍先是宣读了朝廷的公文,其中包括了对罪官的处罚,废止先前的第一份通关文牒的说明,以及朝廷拟定的第二份名单。

  这第二份名单,厚达二十多页,完全参考了民间商行的排名,准了不少有才之士的请求,保证大唐的工商杂农,每一个行当,都平等的获取了北美贸易的机会。

  听完第二份名单,颤颤巍巍跪在最前面的岑参,向着高台上的皇帝,先是叩首,接着喊道:“陛下圣明!”

  场院中的上千名民间代表,跟着岑参一起叩首喊道:“陛下圣明!”

  待王廷议会正式开始,趁着民间代表各自发言的时候,范吉年从殿台上下来,找到岑参,对其说道:“岑大夫,随杂家来,陛下要见你。”

  岑参闻言,不敢耽搁,连忙跟上范吉年,登上了殿台。

  在楼宇的二层,皇帝周钧坐在上座,两旁站在不少朝廷官员。

  当岑参走进门的时候,周钧伸手止住了前者行礼,又让内侍去搬一张折椅来。

  岑参先是谢恩,接着坐下。

  他向周围看了一圈,发现朝廷中不少相熟的官员,比如第五琦、迟维方等等,如今都不在位列之中。

  周钧开口说道:“文牒贪腐一案,多亏岑大夫来警示,不然朕还瞒在了鼓里。”

  岑参:“陛下谬夸,老臣远离朝堂多年,这桩案子,也是无意间听人说起,却也没料到牵涉了如此之多的官员……”

  周钧:“大唐战事连绵,好不容易才迎来休养生息。朕登基十载,每日理政都是兢兢业业,惟恐天下再起祸端。然而,久坐朝堂,耳边听着官员们歌功颂德,朕误以为天下安定,四海升平。却没想到,这些罪人就在眼皮底下肆意贪腐,全然不把朕放在眼里!”

  皇帝一声怒喝,堂中的诸多官员,全部低下头来,心中都是忐忑。

  在贪腐案之前,在座的大臣们,谁也没有想到,朝中数十位高品阶的官员,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贬官的贬官,皇帝丝毫情面不讲,此举让诸多官员胆战心惊。

  周钧定了定神,向岑参问道:“官员腐败,结党营私,以岑大夫之见,可有诊治的良方?”

  岑参一愣。

  历朝历代,官员贪腐向来是个难题,想要治理,谈何容易?

  岑参尝试说道:“唐律严明,可震慑不法。”

  周钧:“有罪官自白,言及律法,倘若所获颇丰,即便身死,亦会铤而走险。”

  岑参一想也是。

  北美的黄金贸易,几乎是一本万利,哪怕再严苛的法律,都不能阻止官员升起贪腐之心。

  岑参于是又提议道:“朝廷可以多派御史,巡视民间,与百姓相商。”

  周钧摇头道:“长安府、刑部和御史台,本都是唐律巡按的部司,在文牒贪腐案中,不还是知法犯法,以权谋私了吗?”

  岑参闻言,怔在原地。

  的确,长安府、刑部和御史台,本来就是执法和监督部门,理应承担维护唐律的责任,但是在这次案件中,却成了犯罪的一方。

  岑参看向周钧,脸上露出羞愧的神色,接着额头叩在地上,无奈说道:“老臣愚钝,不能为陛下分忧,愧对圣恩。”

  周钧环视了一圈堂中的官员们,在场的诸人也都是面露难色。

  周钧将视线投向堂外,开口说道:“你们听。”

  堂内的官员们闻言,侧耳倾听,堂外除了民间代表的辩论和商议,再无其它声音。

  周钧:“有些官员贪图私利,不肯听取百姓的意见,祸害大唐。让这些人到民间巡按,再将听来的、对自己不利的消息,告与朝廷,这无疑就是痴人说梦……依朕来看,既然朝廷上听不到百姓的声音,那不如就把百姓的声音,搬到朝廷上来吧。”

  听见此言,堂中的大臣们,个个都是一头雾水,唯有两人,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这二人,一人是右相孔攸,另一人是市部尚书康可璟。

  岑参疑惑问道:“陛下,如何将百姓的声音,搬到朝堂上来?”

  周钧向负责组织王廷议会的康可璟问道:“参加议会的民间代表有多少人?”

  康可璟出列,躬身说道:“回禀陛下,大唐规定四万户以上为上州,两万五千户为中州,不满两万户为下州。全国共有327州,其中有上州109个;中州29个;下州有189个。根据州等不同,王廷议会共有代表一千四百五十五人。”

  周钧:“从今往后,每年一次,民间选举宿老,不得有官身。上州两位,中下州各一位,每日参加朝会,议政与朝官无异。”

  听见此言,岑参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不由结结巴巴的问道:“陛下的意思,是……是让百姓入朝议政?!”

  周钧点头。

  皇帝的这一决定,将堂中所有官员都惊到了。

  礼部尚书杜甫,虽然亲近民间,但是百姓入朝议政,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出列向周钧劝道:“陛下,百姓不经科举,就可以入朝议政,此举恐寒了天下士子之心。而且每一个州县的情况,都各自不同,如果彼此之间生了争端,煌煌朝堂恐怕会沦为市井纷争之地。”

  周钧:“民间代表入朝议政,只有议事的权力,但无品阶和官身,也不授勋;至于你说的争端,朕倒是乐见朝堂上的不同意见,总比每日不变的歌功颂德要更好一些。”

  杜甫闻言,知晓皇帝心意已决,只好叹了口气,不再劝阻。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唐奴牙郎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