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引子

  结束了与枢密院的会议,周钧回到宫中,开始思考与吐蕃的战事。

  在前世的历史中,763年10月,吐蕃乘大唐后方空虚、君臣不和之机,集中约二十万军队东进,直入长安,唐代宗仓皇出奔陕州。吐蕃军占领长安十五天,同时立金城公主的侄子广武王李承宏为皇帝,并设置百官。

  之后吐蕃虽然退兵,但是与大唐以陇山为界,还多次进到宝鸡,威胁长安。

  在此之后,吐蕃国力接近巅峰。北到宁夏贺兰山与回纥相接,南面以南诏为属国,西面尽有安西四镇,在中亚与大食相抗。

  而到了这一世,回纥人已经势微,安西稳若金汤。

  吐蕃接连在长安战败,单单是各部的贵族就有数百人,埋骨于长生寺。

  按理来说,吐蕃此时内忧外患,唐军应当势如破竹才对,但是桑赤若一人凭借着政治手段,却硬生生强压下了吐蕃国的乱象,与大唐在分庭抗争。

  周钧也是头疼,桑赤若在前世的吐蕃历史上仅仅只有寥寥数笔,还没大展宏图,就英年早逝,再无消息。

  然而,阴差阳错之下,桑赤若活到了现在,却给大唐造成了意料之外的麻烦。

  周钧正在思虑的时候,范吉年小心翼翼走了进来。

  周钧看向他问道:“是谁来了?”

  范吉年:“右相来了,倘若是其余人,老奴断不会来打扰陛下……”

  周钧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都这个时辰了,他来宫中必定有要事,让他进来吧。”

  范吉年答喏。

  不多时,孔攸进殿,先是跪叩,接着呼道万岁。

  周钧不耐烦的摆摆手:“又没有旁人,直接说事。”

  孔攸从怀中取出两份奏疏,呈到周钧的书案上,说道:“一封来自于市部的陆侍郎,另一封来自于御史台的长孙炎,还请陛下过目。”

  市部的陆侍郎,便是来自安西的陆恩生,周钧对他有些印象;而御史台的长孙炎,是当年左相陈希烈的弟子,洛阳向北唐请降时,就是长孙炎撰写的降表。

  这两个人之间,根本没有任何交集,孔攸为何要带着这两份奏疏入宫?

  带着这样的疑问,周钧打开两份奏疏,仔细看了一遍。

  陆恩生上疏,是请求朝廷尽快处理出海船队的通关文牒一事。

  所谓通关文牒,有点类似于如今出国前办理的护照。

  但凡是大唐百姓,离开故土去往国外,无论是去做生意,还是去拜访友人,从港口或是关所离开前,都要去开具一份文书,来证明当事人的行为良好,出国没有任何不良企图。

  而这份文书的名称,就是通关文牒。

  文牒虽小,但是办理起来极为复杂,涉及到户部、刑部等相关部门,而且还要当地里正或是坊吏开出的录籍。

  陆恩生在奏疏中写道,自从北美船队回唐之后,民间航海的风潮越来越盛。

  越来越多的大唐百姓,无论从前是否经历过航海,都想出海去寻找所谓的黄金大陆,暴富之后,再衣锦还乡。

  从秦朝起,历朝历代对于出国之事,就管的很严。

  然而,相比秦、汉、隋而言,唐朝对于出国管理更为严格,甚至比之后的宋、元、清还要过之。

  在唐朝,想要申请到通关文牒,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有资质的担保人,确保出国的合法性。如果出行人违法,担保人要承担连带责任。申请过所时,牒文要包含的内容除了诸多勘验事项外,还要有时限、沿途关津名数、离乡后自己的赋役由何人暂代等等……

  这些规章条律,从唐太宗之时便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

  叶璋当年所属的那只河北船队,光是通关文牒就准备了三个多月,而且还有当地十一家大商行作为担保,甚至范阳府也在请示过朝廷之后,做了流程简化,最终才得以成行。

  而如今,市部的陆恩生在奏疏上写道,如果按照大唐原有的出国审核流程,那么这些想要出海的人,按照先后次序去官府排队备案,怕是等到老死,也轮不到文牒。

  周钧放下陆恩生的奏疏,心中开始思索。

  相比其它朝代,唐朝对于出国之事管的非常严苛,如果想要鼓励民间航海,适度简化通关流程,肯定是有必要的。

  又拿起御史台长孙炎的奏疏,周钧看了一遍,眉头越皱越深。

  长孙炎在奏疏中,向皇帝告状,称市部只顾政绩,藐视唐律,给民间乱开出海的口子,使得出海的船队良莠不齐。船队中倘若存在居心叵测之人,那么可能会作为海盗,甚至离唐另立。

  将市部要求放开文牒的行为,与纵恶为盗,甚至引得谋逆联系起来,长孙炎这一番指责就相当严重了。

  长孙炎在奏疏中又写道,大唐组建船队出海,应当多多选取良家子,还有那些在国内拥有产业的家族。一来这些人对大唐忠心耿耿,不会叛变;二来这些人在国内有家有业,即便在国外生了贰心,也会投鼠忌器,不敢妄为。

  长孙炎的奏疏,总体意思便是两层。

  第一层,市部要求简化文牒审核的要求,可能会造成纵恶,甚至引发唐民开疆裂土的谋逆之行;第二层,如果大唐真的要派船队去出海,应当选取那些家大业大的家族,还不是让那些平民百姓也跟着来凑热闹。

  乍一看,长孙炎说的非常有道理,甚至可以说是金玉良言。

  周钧抬起头来,朝孔攸看了一眼。

  后者从怀中掏了一个胡饼,趁着周钧看奏疏的时候,偷偷摸摸正在吃着。

  见皇帝看过来,孔攸停下吃饼,也不顾胡子和衣襟上都是碎渣,笑着拱了拱手。

  周钧无奈,朝门口喊了一句:“给右相备膳。”

  范吉年闻言,一边连声应下,一边用脚踹了身旁的太监,小声催促。

  过了一会儿,孔攸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

  周钧看着两份奏疏,向他问道:“你这么着急,送这两份奏疏进宫,是想说些什么吗?”

  孔攸一边喝羹,一边说道:“陛下,这两份奏疏,表面上说的是出海的文牒,其实说的却是优先资格。”

  周钧点头道:“市部是希望民间参与航海,而长孙炎则是希望将显门排在平民之前。”

  孔攸:“通关文牒的审核,不仅需要户部、刑部的审批,还需要当地官府的审核,甚至还要有大族的作保。在这种情况下,陛下以为,按照长孙炎的说法,何种人可以得到优先出海的资格。”

  周钧明白了孔攸的意思,开口说道:“你是想说,长孙炎是想将海贸的营生,全部掌控在大唐的阀贵手中?”

  孔攸:“不仅是阀贵,怕是不少朝廷大臣,也被利益所吸引,成了其中的一份子。”

  周钧听到这里,慢慢说道:“就像当年的大碛商路……”

  孔攸微微点头:“这两份奏疏,只是引子。倘若攸所料不错,用不了多少时日,朝中怕是会发生一场争执。”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唐奴牙郎全本TXT合集